南在第4個字的詩句
南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大江限南北,今此一舴艋。 -- 出自宋·韓希孟·練裙帶詩
- 從此東南基岱岳,好磨崖石頌成功。 -- 出自宋·彭秋宇·庚申喜聞
- 欣須對南山,但見云度遲。 -- 出自宋·羅公升·偶賦二首
- 江海東南瀉,日月西北傾。 -- 出自宋·羅公升·入書室東垣有神光自幾案出三首
- 竄身楚南極,獨立鄭東門。 -- 出自宋·羅公升·辟地
- 劫火分南北,秋風隔古今。 -- 出自宋·羅公升·挽章
- 陽鈁來南翔,玄鳥將西歸。 -- 出自宋·連文鳳·秋懷
- 步出東南林,啞啞聞哀音。 -- 出自宋·連文鳳·慈鳥
- 于今東南聚雋彥,奭然一發能穿楊。 -- 出自宋·方鳳·送吳立夫
- 綠樹江南啼子規,落花流水洗胭脂。 -- 出自宋·王镃·春雨
- 燈火城南聽夜雨,桑麻杜曲憶春風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喜劉邦瑞遷居采芹坊二首
- 開遍枝南與枝北,頂頑不受春風德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寶積寺僧舍古梅一樹皆榮而頂獨枯即席為賦
- 帆影分南北,潮聲變古今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飛云渡
- 王氣銷南渡,僧坊聚北宗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故宮
- 蒼山走南門,雉堞隱相并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峴山
- 洗馬初南遷,卜宅苕溪津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陳武帝宅遺址
- 連山爭南馳,劃斷滄江曲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紀行十首 觀音山
- 何如城南佳山水,千巖萬壑摩青蒼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畫山水行
- 胡雁投南遷,白日從西下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擬古(四首)
- 昔予居南山,樂有同心人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雜言(十一首)
- 花發江南年正少,紅袖高樓,爭抵還鄉好? -- 出自近代·譚獻·蝶戀花·庭院深深人悄悄
- 人在江南望江北,征鴻時送客愁來。 -- 出自宋·施宜生·題將臺
- 人在江南望江北,斷鴻聲里送潮來。 -- 出自宋·施宜生·題都亭驛
- 天分斗南北,人向日東西。 -- 出自金·蔡珪·出居庸
- 寧逢江南射生手,莫遇雁門饞太守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雁塔
- 兵火東南關氣數,交游湖海隔風波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寄清曠鄧隱夫
- 投老江南黃葉村,菊花時節雨昏昏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贈談數陳改之
- 相將東南去,子獨從之游。 -- 出自宋·安丙·送陳伯宏歸天臺
- 我恨各南北,公乃遂所求。 -- 出自宋·安丙·送陳伯宏歸天臺
- 誰染淮南景,秋汀蓼盡紅。 -- 出自·陳昂·郊原
- (徐騎省南唐后主挽詞:此身雖未死,寂寞已銷魂。 -- 出自·陳寅恪·春日獨游玉泉靜明園
- 幸虧了南陽劉秀起了義,感動的二十八宿下天曹。 -- 出自清·賈鳧西·木皮散人鼓詞
- 稱與淮南夸好事,耕歌漁唱已相連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和王介甫寄安豐知縣修芍陂
- 茲為東南守,雙溪對寒潔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湖州李使君聞予游廬山寄書云為我一謝清絕
- 不為山南多勝處,便堪從此駐巾車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承天院
- 身同雁南去,心似水東流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題秋浦亭
- 稍添郭南坡,次及城西疇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喜雨
- 三日汝南城不開,天角隱隱聞輕雷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蔡州三首
- 我生東南趣向野,揮弄清溪看苕霅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汴河
- 昨見河南推賈誼,行聞天子召吾丘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次韻李端叔見贈
- 一官老南北,十年棄樵漁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憶九江呈李端叔
- 人生苦南北,相見出偶爾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迸晁無咎之官塞上
- 又動江南思,匡廬田已買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西堂假山
- 自此稍南行,更有瀟湘水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代簡答次中見留
- 頗思東南州,水竹兩幽茂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寄題經父萱堂
- 二王東南望,貌像頗輝煥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廟下候風呈同行
- 強埽道南舍,竹陰泛簾櫳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送毅父弟使江東
- 更翔西南天,江云慘高秋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葉師迎娶還吳省親遂之官達州以詩見意
- 逼仄東南路,連天紫翠峰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至樟樹店寄徐安道
- 想像江南今盛發,亦經頻雨稍離披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館中桃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