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在第4個(gè)字的詩句
南在第四個(gè)字的詩句
- 不使城南征夫怨,三春折盡綠楊枝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出塞·城頭落日黃云起
- 聞余竄南荒,驚悸日枯削。 -- 出自宋·惠洪·瑜上人自靈石來,求鳴玉軒詩,會予斷作語,
- 還醉江南客。 -- 出自宋·徐俯·虞美人·梅花元自江南得
- 東徹西,南徹北,中心一竊塵沙國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野軒歌
- 流落江南山盡處,雨馀蒼翠成堆。 -- 出自宋·王庭珪·臨江仙·家住天門閶闔外
- 也似江南風(fēng)景、半天中。 -- 出自宋·王庭珪·虞美人·城東樓閣連云起
- 異俗西南開萬里,冠帶盡,百蠻徭。 -- 出自宋·王庭珪·江城子·天回北斗欲中宵
- 不憤江南梅信早,爭下香車。 -- 出自宋·王庭珪·浪淘沙·翠袖卷輕紗
- 依約江南路。 -- 出自宋·李祁·點(diǎn)絳唇·樓下清歌
- 掃盡云南夢北,看三江五湖秋水。 -- 出自宋·李祁·水龍吟·碧山橫繞清湖
- 洞庭之南湘水東,青山奕奕蟠蒼龍。 -- 出自宋·李祁·題朱澤民山水
- 有客依南浦,長年學(xué)種畦。 -- 出自宋·李祁·題王與齡畦樂
- 怨草迷南浦,愁花傍短亭。 -- 出自·楊適2·南柯子/南歌子
- 都將湖南萬古愁,與我頃刻開心胸。 -- 出自宋·韓駒·題湖南清絕圖
- 不是城南畫角吹。 -- 出自宋·李子正·減蘭十梅/減字木蘭花
- 引領(lǐng)江南路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驀山溪·鰲山鳳闕
- 回首天南佳麗地,時(shí)時(shí)引領(lǐng)九江春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次韻學(xué)士重陽雪中見招不赴前后十六首
- 更愿觀南山,其中藏霧豹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和趙晦之司戶三首
- 信是嶺南秋半景,不須榕葉亂鶯啼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辛未中春旦極熱流汗暮而風(fēng)雨如深秋
- 家雖吒南巷,屋火書亦無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憶書
- 一醉分南北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醉花陰·平生五色江淹筆
- 莫待江南爛漫春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丑奴兒/采桑子
- 日日登南樓,支頤望西山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贈瑄上人
- 至今西南推望剎,十世說法云仍孫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大隋山
- 誓從東南尉,策勛西北陬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用舊韻送普守赴闕
- 胡兒正南牧,兩河如聚蚊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送雍堯咨游青城
- 欲唱江南曲,試披楚塞云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送元思師
- 洞戶悄、南樓畫角自語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花心動·水館風(fēng)亭
- 地近東南多澤國,雨逢甲子少豐年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久雨二首
- 可惜江南夢,青燈照不眠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夏日與妙現(xiàn)老堂二公晚步江皋露坐月下夜分乃
- 春風(fēng)遂南渡,百避咸奔趨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自毗陵與兄弟避地南來約為連江之歸中涂各以
- 應(yīng)笑江南夸仲父,規(guī)模才可限升州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次韻行父舍人有感
- 已到江南望江北,更留青眼為誰開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渡江二首
- 會看擊南溟,風(fēng)云生叱咤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和張嵇仲秋日病中見示
- 指極分南北,觀瀾混濁清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秋晚十詠·臨海觀望
- 十年海南州,世味嘗欲偏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次韻趙表之久別相會於福唐見貽這什
- 未折江南柳,先開隴上梅。 -- 出自宋·王以寧·南歌子·未折江南柳
- 樓北樓南青不斷,晴空總是春容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臨江仙·樓北樓南青不斷
- 妄見分南北,無乃眼中障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再次韻謝之
- 狂風(fēng)自南來,桂華雨新黃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泛舟示子
- 山北山南何處問,翩翩丹旐舞殘秋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羅知縣挽詩
- 村舍江南雪意遲,月邊初破兩三枝。 -- 出自宋·林季仲·周希父賦梅次韻三首
- 奉祠得南岳,戲彩向丹丘。 -- 出自宋·林季仲·贈李舉之別
- 悠然見南山,此意誰與評。 -- 出自宋·馮時(shí)行·憶淵明二首
- 問路迷南北,攜筇探淺深。 -- 出自宋·馮時(shí)行·阻雪
- 更得雙南金,何遜似風(fēng)度。 -- 出自宋·馮時(shí)行·出效以江路野梅香為韻得路字
- 步屧溪南探野梅,沖寒仍與故人來。 -- 出自宋·曾惇·江南野步簡賀子忱蔡瞻明
- 繞遍江南,繚墻深苑,水郭山村。 -- 出自宋·楊無咎·柳梢青·雪艷煙痕
- 花落江南,柳青客舍,多少舊愁新怨。 -- 出自宋·楊無咎·夜行船·醉袖輕攏檀板轉(zhuǎn)
- 眷倚江南,澄清一道,遴柬惟公得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念奴嬌·公家世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