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在第4個字的詩句
南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玉局西南天一角,萬人沙苑看孤飛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郭功甫觀予畫雪雀有感二首
- 悠然見南山,意與秋氣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題李伯時淵明東籬圖
- 西征憶南國,堂上畫瀟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宋復古畫瀟湘晚景圖三首
- 薰風自南來,殿閣生微涼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補唐文宗柳公權聯句?并引?
- 北客隨南賈,吳檣間蜀船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荊州十首
- 北雁來南國,依依似旅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荊州十首
- 飄然東南去,江水清且暖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往在東武與人往反作粲字韻詩四首今黃魯直亦
- 我是江南舊游客,掛冠知有老蕭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泗州南山監倉蕭淵東軒二首
- 殷勤嶠南使,饋餉揚州牧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仆所藏仇池石希代之寶也王晉卿以小詩借觀,
- 眷予東南來,野飯煮芹蓼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寄天選長官?此詩為釋道潛作?
- 笑指西南是歸路,倦飛弱羽久知還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九日袁公濟有詩次其韻
- 憶過濟南春未動,三子出迎殘雪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將至筠先寄遲適遠三猶子
- 人間無南北,蝸角空出縮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高要令劉湜峽山寺見寄
- 小橋過南浦,夾道多喬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李氏園(李茂貞園也,今為王氏所有。)
- 試上城南望城北,際天菽粟青成堆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李邦直沂山祈雨有應
- 頭白江南醉司馬,寬心時復喚殷兄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田仲宣見贈
- 君為江南英,面作河朔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諸公餞子敦軾以病不往復次前韻
- 我行無南北,適意乃所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發洪澤中途遇大風復還
- 子亦東南珍,價重不可算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孫著作赴考城兼寄錢醇老李邦直二君于孫處
- 暮宿淮南村,已渡千山赤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淮
- 問君謫南賓,野葛食幾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王鞏南遷初歸二首
- 獨秀江南知有意,要三二別四三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予初謫嶺南過田氏水閣東南一峰豐下銳上俚人
- 我本海南民,寄生西蜀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別海南黎民表
- 我欲東南去,再觀雙檜蒼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種德亭
- 記取江南煙雨里,青山斷處是君家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王寂
- 胡為適南海,復駕垂天雄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前韻寄子由
- 文王化南國,游女儼如卿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漢水
- 扁舟下南來,逸駕追鳴鵠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山呈通判承議寫寄參寥師?此詩為釋道潛作
- 君不見南園采花蜂似雨,天教釀酒醉先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蜜酒歌
- 懷哉江南路,會作林下逢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路都曹
- 君家江南英,濯足滄浪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歐陽辯監澶州酒
- 太華西南第幾峰,落花流水自重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黃精鹿
- 茶為西南病,岷俗記二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周朝議守漢州
- 茫茫海南北,粗亦足生理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止酒
- 恰似江南送客時,中流回頭望云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郭熙畫秋山平遠(潞公為跋尾。)
- 凱風自南,吹彼棘心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凱風
- 凱風自南,吹彼棘薪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凱風
- 以雅以南,以龠不僭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鼓鐘
- 東城邊,南陌上,正日烘池館,竟走香輪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慶清朝慢·禁幄低張
- 凝旒望南云,垂衣思北狩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上樞密韓公、工部尚書胡公
- 吳楚東南坼,乾坤日夜浮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登岳陽樓
- 尚憐終南山,回首清渭濱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
- 金粟堆南木已拱,瞿唐石城草蕭瑟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并序
- 近接西南境,長懷十九泉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秦州雜詩二十首
- 為問淮南米貴賤,老夫乘興欲東流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解悶十二首
- 西取邛南兵,北斷劍閣隅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草堂
- 錯磨終南翠,顛倒白閣影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渼陂西南臺
- 湖城城南一開眼,駐馬偶識云卿面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冬末以事之東都,湖城東遇孟云卿,復歸劉顥
- 半陂已南純浸山,動影裊窕沖融間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渼陂行
- 且喜河南定,不問鄴城圍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憶弟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