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在第3個字的詩句
南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不愁南浦暗,歸伴有姮娥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晚歸
- 鳳城南陌他年憶,杳杳難隨驛使來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與薛肇明奕棋賭梅花詩輸一首
- 君臥南陽惟畎畝,我行西路亦風埃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答彥珍
- 遙望南山堪散釋,故尋西路一登高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成字說後與曲江譚君丹陽蔡君同游齊安
- 一見南飛雁,江邊肯更留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得書知二弟附陳師道舟上汴
- 湡浯南望重重綠,章水還能向此流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題程公辟物華樓
- 強行南仕莫辭勤,聞說田園已曠耘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平甫寄陳正叔
- 觀風南國最,應宿紫宸班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見遠亭上王郎中
- 雁飛南北三兩回,回首湖山空夢亂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張公儀宰安豐
- 畫船南北水遙通,日暮幅巾篁竹中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江寧府園示元度
- 我友南山居,笑談解人頤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今日非昨日
- 彈作南風歌,歌罷坐長嘆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朝日一曝背
- 一作南陽北阻雪我行滯宛許,日夕望京豫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南歸阻雪
- 久廢南山田,叨陪東閣賢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題長安主人壁
- 縣城南面漢江流,江漲開成南雍州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登安陽城樓
- 今日南歸楚,雙飛似入秦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和張二自穰縣還途中遇雪
- 未有南飛雁,裁書欲寄誰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人日登南陽驛門亭子懷漢川諸友
- 樵牧南山近,林閭北郭賒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南山下與老圃期種瓜
- 直與南山對,非關選地偏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冬至后過吳張二子檀溪別業
- 我家南渡頭,慣習野人舟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送張祥之房陵
- 便就南亭里,余尊惜解酲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張七及辛大見尋南亭醉作
- 高枕南山南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京還贈張(一作王)維
- 便就南亭里,馀尊惜解酲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張七及辛大見尋南亭醉作(一作張七及辛大見
- 送客南昌尉,離亭西候春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送韋城李少府
- 歸去南江水,磷磷見底清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自豫章南還江上作
- 路繞南登岸,情搖北上旗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道逢北使題贈京邑親知
- 橘柚南中暖,桑榆北地陰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別鄉人南還
- 既起南宮草,復掌西掖制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呈耿廣州
- 枝長南庭樹,池臨北澗流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與弟游家園
- 樂因南澗藻,憂豈北堂萱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酬王履震游園林見貽
- 獨攀南國樹,遙寄北風時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和王司馬折梅寄京邑昆弟
- 水聞南澗險,煙望北林繁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奉使自藍田玉山南行
- 始逢南陌,復集東城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同留守王仆射各賦春中一物,從一韻至七
- 故人南臺舊,一別如弦矢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韓十八侍御見示岳陽樓別竇司直詩,因令屬和
- 清淮南岸家山樹,黑水東邊第一栽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令狐相公使宅別齋初栽桂樹見懷之作
- 東城南陌昔同游,坐上無人第二流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寄毗陵楊給事三首
- 飄飏南陌起東鄰,漠漠濛濛暗度春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柳絮
- 昔忝南宮郎,往來東觀頻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華陰尉張苕赴邕府使幕
- 九疑南面事,盡入寸眸中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海陽十詠·切云亭
- 遠取南朝貴公子,重修東觀帝王書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分司陳郎中只召直史館重修三圣實錄
- 舊聞南方多長老,次第來入荊門道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僧仲剬東游兼寄呈靈澈上人
- 不改南山色,其馀事事新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初至長安
- 暫入南宮判祥瑞,還歸內殿閱圖書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蒙恩轉儀曹郎,依前充集賢學士,舉韓潮州自
- 鳳樓南面控三條,拜表郎官早渡橋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洛中初冬拜表有懷上京故人
- 閱書南軒霽,縆瑟清夜闌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韋秀才道沖赴制舉
- 一曲南音此地聞,長安北望三千里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相和歌辭·采菱行
- 衣冠南渡遠,旌節北門雄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太原令狐相公見寄
- 閑步南園煙雨晴,遙聞絲竹出墻聲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樂天南園試小樂
- 行到南朝征戰地,古來名將盡為神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自江陵沿流道中
- 霜凝南屋瓦,雞唱后園枝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樂天初冬早寒見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