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在第3個字的詩句
南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平生南北與東西,豈是揚波與汩泥,晚入金門諸彥接,來同綺席賜尊攜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諸公唱和多記經歷之事因感昔游復用元韻凡三
- 若使南陽人獨臥,風云寧隔海山高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次韻陽孝本游翟家灣書院二首又一絕
- 天漢南通潁水清,新恩監郡赴官榮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送句湛太博通守汝陰
- 明此南鄉唐堯帝,明此處下素王尊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暇日游逍遙臺睹南華塑像獨置一榻旁無侍衛前
- 大形南址直河津,君有茅廬泲水濱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寄題傅欽之學士濟源草堂
- 尚之南學遠,休璉北邙偏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大夫七弟有慶新居二百四十言次韻和之
- 釋子南宗秀,囊文數見過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道元上人累示禪偈詩筆并諸賢賡唱見索鄙作因
- 退之南食猶成詠,若到窮荒更費辭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虜中紀事
- 泉山南望海之濱,家樂文儒里富仁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送黃從政宰晉江
- 何期南澗流,近在使君宅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石縫泉清輕而甘滑傳聞有年矣前此數欲疏引入
- 此翁南郭坐忘趣,道眼不玷慵來妝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節婦吟
- 豈應南北內際,造次差毫厘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觀胡文恭樞密全集偶成一首
- 徑從南浦攜書笈,吉貝裳衣皂帽帷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閩中秩滿一首
- 桂林南面近征黃,又愛江鄉出帝鄉。 -- 出自宋·孫冕·送新知永州陳秘丞瞻赴任
- 東西南北三重圍,圍形漸縮如小池。 -- 出自宋·孫巖·觀漁行
- 實東南之美材兮,聲價等乎瑤琨。 -- 出自宋·孫因·越問·竹箭
- 許氏南園十里間,蹉跎勝賞怯春寒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江北梅開殊晚和林實之別駕韻
- 官似南昌隱,人傳東野詩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送別舜卿少府
- 別我南江去,風帆半夜聞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挽南安錢知軍佖
- 昔冠南宮淡墨書,當年萬卷各各糊,至今處子尚綽約,應笑老婆曾抹涂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借韻跋林肅翁題詩
- 回首南湖侶,傷懷流水音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挽沈叔晦國錄
- 劍門南北等為客,木偶東西聊聽天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還成都
- 咫尺南北斷,毫釐生死分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入棧
- 且賦南蠻句,休懷下里歌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客思
- 思親南望獨徘徊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十一月二十六日南至天色佳甚
- 憶昨南渡初,云雷震紛叆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章安鎮感事
- 誰把南牙壓武夫,到頭還似二公無。 -- 出自宋·唐涇·江南四忠節國之紀也歌以哀之
- 梅蘂南枝綻,鴻飛北塞穿。 -- 出自宋·唐士恥·代趙寺上韓平原生辰五十韻
- 長伴南枝帶雪開,渾無蜂蝶去徘徊。 -- 出自宋·唐仲友·蠟梅十五絕和陳天予韻
- 水連南浦天然碧。 -- 出自宋·陶夢桂·望郡城酬舟中諸丈
- 可憐南北家,論說事紛紜。 -- 出自宋·滕岑·三月十二日晚雨因取淵明詩微雨洗高林清飚矯
- 患銷南海城先具,氣壓胡天國自強。 -- 出自宋·滕元發·送程給事知越州
- 分飛南渡春風晚,卻返家林舊業空。 -- 出自宋·王操·題水心寺壁
- 昔年南國看黃葵,云鬢金釵向后垂。 -- 出自宋·王操·黃葵
- 似聞南柵溪邊柳,準擬君來擊酒船。 -- 出自宋·王大受·寄甘孝先二首
- 陟彼南山采。 -- 出自宋·王輔·句
- 失腳南來又兩年,故山猿鶴只凄然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湖南道中三首
- 十里南州路,荷香獨棹回。 -- 出自宋·王遂·寄聰自聞
- 送君南浦上,風煙慘前知。 -- 出自宋·王淹·吾兄文夫宦游天臺余將官於江左不勝感離之情
- 眷茲南陽阡,松柏日蒼蒼。 -- 出自宋·王淹·吾兄文夫宦游天臺余將官於江左不勝感離之情
- 九月南州菊未黃,年年長待飽經霜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陳粹中再約重陽之集即不果赴以詩寄這二首
- 不似南山樹,枝間有彈丸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寄題韓勉夫枝巢
- 我生南北本殊津,邂逅相逢若聚蘋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謙仲好古攜酒見過伯氏以詩謝之次韻
- 東城南陌春迷眼,逐馬隨車醉未歸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上元二首
- 聲馳南國秀千林,逸氣終疑困華陰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秀實再用前韻惠詩再答·答自述
- 忽見南籬柏,索索但枯枝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枯柏
- 襄陽南出大路奔,小山曰峴名特尊。 -- 出自宋·王洙·重建峴山羊侯祠歌
- 西山南浦氣蔥蔥,夜擁長庚粲碧空。 -- 出自宋·衛涇·為運使蔡國博壽二首
- 風度南枝烏鵲囀,月斜西塢玉繩橫。 -- 出自宋·翁華·龍爪石
- 避兵南州老云壑,風味依然殊不惡。 -- 出自宋·吳可·山居見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