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在第3個字的詩句
南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亭亭南北樞,赫赫東西曜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純父家池雙頭蓮
- 我欲南游叫虞舜,一怒為我誅兜共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夜臺
- 三分南北又幾年,匹士單夫無或錄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勸學
- 橫槊南來氣吐霓,北歸裁得景升兒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曹操七首
- 韓愈南投癉海波,元和天子老中訛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憲宗
- 要識南臺真白額,從來虎體一般斑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住當南岳寺,門對赤城霞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寄梅叟法師
- 翻思南郭路,迢遞隔煙村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思歸感興
- 因思南岳寺,長起石床吟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山居懷舊隱
- 舊過南岳寺,曾向雨中看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遠山
- 薰風南來,涼生殿閣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薰風南來,殿閣生涼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舜制南風治蒼生,方知堯化廣聰明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奉使南游多好景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句
- 寄傲南窗容膝地,時時飛夢到羲皇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病中作
- 空羨南歸翼,幽懷增感傷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離家作二首
- 悠悠南北各天涯,欲望鄉(xiāng)關眼已花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端午日
- 想與南安白衣老,三生元是一精魂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盤古山二首
- 公之南矣,潭人是懷,洪人是留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公邁何遄
- 鴻漸南中掾,鶯喬西外丞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挽張郴州四首
- 千古南昌尉,神仙人姓梅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寄衡陽尉徐智伯三首
- 馬遷南歷靡遺記,陸賈北歸元儉裝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高德成訪予義寧留久之告歸賦兩長韻
- 何從南派出,而過北宗來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癸丑秋游疏山首坐璣上人以其嘗在五羊相識求
- 小詘南游得大觀,天函無際碧相環(huán)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慶元六年七月至儋耳問前守之政改元四年罷歸
- 廣陵南隔迷桑梓,泗水東不斷照節(jié)旄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送孫莘老移知南京
- 姑調南昌一尉歸,斗升可養(yǎng)子真節(jié)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贈別石首尉胡廷直
- 烏翻南至影,雁墮北來音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冬旅懷歸
- 翹翹南豐曾,挺挺江旴李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癸卯豫章貢闈酬贈教授張安叔
- 剩有南歸雁,全無北至鴻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檄往校旁郡藝舟行值董仲修來赴漕試復小艤相
- 已離南康縣,不知何處村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曉行
- 來怯南中氣候偏,歸乘不熱不寒天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舟至衡陽入茶陵
- 山向南逾禿,江歸下轉清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觸興
- 誓不南游今復游,東西雖異等南州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過嚴關
- 高樓南蜃涌,大字北鴻連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君舉再飯五峰閣四望
- 猶余南過雁,歲晚客他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窮冬積陰
- 要作南中記,曾須到海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五羊城南野行書所見
- 幼拋南聚落,晚據(jù)北叢林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贈璣上人
- 仍收南郭籟,并入大韶音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舟行艤韶下石夜聽
- 解后南鵬怒輒翔,乘風附翼過清湘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清湘城西飛來峰三首
- 病起南窗坐終日,獨憐涓滴未成斟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荼跼花開有懷同賞
- 風氣南來異,行行歲月賒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偶書閩中風土十韻寄金陵知己
- 六月南氣荔子紅,斜柯輕立踏如風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榕城小妓奇奇歌
- 瞻彼南陔,時物嘉良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淳化鄉(xiāng)飲酒三十三章
- 嬉嬉南陔,眷眷慈顏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淳化鄉(xiāng)飲酒三十三章
- 胙土南賓,厥旨孔懿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寶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
- 異標南畝,瑞應西成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郊廟朝會歌辭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
- 墾祈南岳壽,勢拱北辰星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郊廟朝會歌辭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
- 平秩南訛,百嘉允殖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五方帝
- 現(xiàn)彼南極,昭然瑞文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明道元年章獻明肅皇太后朝會十五首
- 瞻彼南山,有虺其出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雨師雷神七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