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在第3個字的詩句
南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果逢南使還,馮寄好消息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楚村道中
- 長長南山松,短短北澗楊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山中寄及第故人
- 粉畫南山棱郭出,初晴一半隔云看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和少府崔卿微雪早朝
- 愛此南澗頭,終日湲潺里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南澗
- 全高南越蠹,豈謝東堂策。 -- 出自唐·顏真卿·謝陸處士杼山折青桂花見寄之什
- 東城南陌塵,紫幰與朱輪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閑居
- 蜀客南行祭碧雞,木綿花發錦江西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送蜀客
- 漾漾南澗水,來作曲池流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城南
- 獨愛南關里,山晴竹杪風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和裴仆射朝回寄韓吏部
- 遙愛南橋秋日晚,雨邊楊柳映天津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寄孫洛陽格
- 襄陽南郭外,茅屋一書生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題李山人幽居
- 氈城南望無回日,空見沙蓬水柳春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送和蕃公主
- 銜命南來會郡堂,卻思朝里接班行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贈商州王使君
- 京城南去鄱陽遠,風月悠悠別思勞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送從弟濛赴饒州
- 銅柱南邊毒草春,行人幾日到金麟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蠻中
- 宮城南面有深山,盡將老幼藏其間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相和歌辭·董逃行
- 更愛南峰住,尋君路恐遙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贈同溪客
- 詞客南行寵命新,瀟湘郡入曲江津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送邵州林使君
- 昨日南園新雨后,櫻桃花發舊枝柯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和裴仆射看櫻桃花
- 楚驛南渡口,夜深來客稀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宿臨江驛
- 應同南浦雁,更見嶺頭春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江頭
- 昔浮南渡飆,今攀朔山景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石淙
- 懿茲南海華,來與北壤俱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和宣州錢判官使院廳前石楠樹
- 昭昭南山景,獨與心相如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題林校書花嚴寺書窗
- 目送南飛云,令人想吳會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早春贈別趙居士還江左,時長卿下第歸嵩陽舊
- 故人南臺秀,夙擅中朝美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李侍御河北使回,至東京相訪
- 獨憐南渡月,今夕送歸鞍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瓜洲驛奉餞張侍御公拜膳部郎中,卻復憲臺充
- 驛路南隨桂水流,猿聲不絕到炎州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江樓送太康郭主簿赴嶺南
- 草色南湖綠,松聲小署寒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盧判官南湖
- 猶是南州吏,江城又一春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西庭夜燕,喜評事兄拜會
- 星象南宮遠,風流上客稀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夏口送徐郎中歸朝
- 巴嶠南行遠,長江萬里隨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初貶南巴至鄱陽,題李嘉祐江亭
- 陽雁南渡江,征驂去相背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史判官奏事之靈武,兼寄巴西親故
- 盛府南門寄,前程積水中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裴使君赴荊南充行軍司馬
- 庭種南中樹,年華幾度新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題靈祐上人法華院木蘭花(其樹嶺南,移植此
- 留連南臺客,想像西方內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陪元侍御游支硎山寺
- 獨結南枝恨,應思北雁行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從弟貶袁州(一作皇甫冉詩,題作送從弟豫
- 猶見南朝月,還隨上國人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曲阿對月別岑況、徐說
- 故山南望何處,秋草連天獨歸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陸澧還吳中(一作李嘉祐詩)
- 漢宮南北對,飛觀齊白日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擬古詩十二首
- 武皇南面曙欲分,從空下來玉杯冷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漢武帝雜歌三首
- 一夕南宮遇,聊用寫中情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寄職方劉郎中
- 故人南北居,累月間徽音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夏夜憶盧嵩
- 始話南池飲,更詠西樓篇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示全真元常(元常,趙氏生)
- 忽報南昌令,乘驄入郡城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寄洪州幕府盧二十一侍御(自南昌令拜,頃同
- 情人南楚別,復詠在原詩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送李二歸楚州(時李季弟牧楚州,被訟赴急)
- 舟通南越貢,城背北邙原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登高望洛城作
- 未真南宮拜,聊偃東山居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贈丘員外二首
- 時伐南澗竹,夜還灃水東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答暢校書當
- 聽松南巖寺,見月西澗泉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歲日寄京師諸季端武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