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南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一夏不離蒼島上,秋來頻話石城南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山僧二首
- 田種紫芝餐可壽,春來何事戀江南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和襲美懷鹿門縣名離合二首
- 莫怪別君偏有淚,十年曾事晉征南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送鄭錫(曙曾事此公季父)
- 去年來送行人處,依舊蟲聲古岸南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經舊游
- 昨夜與君思賈誼,長沙猶在洞庭南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贈李修源
- 回首故國風光,只因清好,重作江南客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念奴嬌·歲華漸杪
- 還料楚王曾未識,徒將萍實托江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吳太博遺柑子
- 宿草離披淚滿衫,孤墳遙想帝城南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哭同年羅著作
- 安得去如秉處士,板輿榮侍臥終南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再授小諫偶書所懷
- 忽見琵琶洲上月,始驚全室在天南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泊思禪寺呈廖明略其地蓋干越寺在琵琶洲上
- 世上讒夫亂紅紫,天教仁政滿東南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東坡先生移守廣陵以詩往迎先生以淮南旱書中
- 天下兵戈連歲月,朝廷根本在西南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送王端材以宣諭屬官入川
- 平明且喜風收潤,仰視只愁云向南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淵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時年五十予以正月二日
- 陋巷遠孫還好學,未容光祿擅東南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答顏生
- 潭底有龍能變化,好將霖雨活東南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游雪竇杖錫七首·隱潭
- 枕中春夢,誰信鵬程,摩天巨翼圖南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春從天上來·肥馬輕衫
- 綠水疏林影靜涵,秋容秀野似江南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牛津公園感秋
- (蘇方,諷商胡舶舟運蘇方,歲發扶南林邑,至齊國立盡)蘇方之赤,在胡之舶,其利乃博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·蘇方一章
- 栩栩莊園夢正酣,曙霞分色照東南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晏寢
- 一榻竹窗晴晝睡,依依春夢入江南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福昌官舍后絕句十首
- 我今單舸犯江潭,往來略已遍東南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題江州琵琶亭
- 天靜秋鴻來塞北,云收片月出江南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歲晚有感
- 千里晚霞云夢北,一洲霜橘洞庭南。 -- 出自唐·張泌·秋晚過洞庭
- 好作新詩寄桑苧,垂虹秋色滿東南。 -- 出自宋·米芾·垂虹亭
- 舟來歸兮何時,步芳洲兮濯足,陟南山兮采薇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江上詞
- 緣溪花木偏宜遠,避地衣冠盡向南。 -- 出自唐·崔峒·送王侍御佐婺州(作郎士元:蓋少府新除江南
- 寢殿香濃玉漏嚴,云隨涼月下西南。 -- 出自唐·和凝·宮詞百首
- 淮岸西風晚更急,似傳烽火過江南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次韻五季夷時同宿蔣山
- 我似北人君記取,偶然留滯在東南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贈永嘉張相士
- 偏照紫府瑤臺,香籠玉座,翠靄迷南北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念奴嬌·海云四斂
- 乘船浮鹢下韶水,絕境方知在嶺南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自嶺下泛鹢到清遠峽作
- 便須巾車不可后,愿以幾杖從君南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孔先生以仙長老山水略錄見約同游作詩答之
- 漸橫枝照水,清綠弄日,都點綴、江南岸。 -- 出自宋·呂渭老·鼓笛慢/水龍吟
- 金城楊柳綠毿毿,搖落殊非昔漢南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金陵雜興二百首
- 世上規行無中矩,人間北看有城南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潁叟弟贈別韻
- 自識荊門子才甫,夢馳鐵馬戰城南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別子才司令
- 雁喚元宵歸塞北,燕銜新社到江南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二月二日即事
- 安得一牛橫短笛,南山之北北山南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勸耕
- 沈郎吟處秋風老,今代何人詩斗南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徐太博
- 蘆荻花寒山月小,西風吹雁又江南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徐太博
- 禊帖又逢今癸丑,蘭亭仍是舊東南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上巳溪泛
- 且試半篙春水綠,南山之北北山南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人日吳明輔招不往
- 天下國家多少事,好人才、半刺東南角。 -- 出自宋·碧虛·賀新郎·兗兗登臺閣
- 百分桃花千分柳,冶紅妖翠畫江南。 -- 出自清·張問陶·陽湖道中
- 斯人竟可死,天道有誰知,月落終南晦,長風飄淚絲。 -- 出自·老舍·哭王禮錫先生
- 馬頭殘夢不成酣,似覺薰風為指南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己亥中元陪祀山陵道中奉和楊學士先生韻(四
- 賓鴻初忌瘴邊嵐,止到峰前不更南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回雁峰
- 鶚書已費幾將上,熊軾猶便再落南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慶元六年七月至儋耳問前守之政改元四年罷歸
- [太簇為徽]于物司火,于方峙南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以后祀感生帝十六首
- 一樣夢醒聽絡緯,今宵江北昨江南。 -- 出自清·黃景仁·安慶客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