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南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五馬新回金絡頭,方春稀訟釋南囚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答安陸王工部早春郡園見寄次韻
- 熛闕歸心戀九關,憑高郡閣見南山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萬州齊都官
- 欹枕風窗雪絮繁,夢回紅日轉南軒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欹枕
- 巴云晨趣東北道,僰月曉背西南天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羅承制自戎州罷歸
- 射圃云堋枕庾園,危亭虛白敞南軒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秋日射堂寓目呈應之
- 兩股尋回江上錫,一燈分照劍南天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送元諍歸中巖
- 悵望西樓珪月滿,惜君猶更向南飛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欲棲烏
- 枕席夜涼燈火暗,丁丁更漏隔南樓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小雨
- 明月搗衣聞洛杵,故人憑雁寄南書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福昌雜詠五首
- 蔞蒿芽長蘆筍大,問君底事愛南烹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齊安春謠五絕
- 燈火人家夜不收,三更明月過南樓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自上元后閑作五首
- 游人酒客興未足,舉首白日西南斜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醉郡圃二首
- 虎豹磨牙九關邃,重華可訴且南游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讀黃魯直詩
- 晨起千林臘雪新,數枝云夢澤南春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臘初小雪后圃梅開二首
- 艤舟淮南望新息,天遣清淮限南北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光山謠
- 荒城鳴金睥睨高,北斗下挹江南濤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寒蛩
- 主人金章作塵土,煙飛星散江南天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寒夜擁爐有懷淮上
- 引日星之煌煌兮,吾獨望子于南極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惠別
- 風吹潤土如炊香,烹雞為黍餉南岡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春雨謠
- 昏迷蒙兮浩恍惚,了者瞀兮失南北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愬魃:
- 雞犬蕭條數家縣,市聲已變淮南語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舟次安州孝感縣偶感寒疾臥病舟中復大風不可
- 蕭關夢斷無尋處,萬疊春波起南浦。 -- 出自唐·張泌·春晚謠
- 頭上復戴九星冠,總領玉童坐南面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王母歌
- 游子馬前芳草合,鷓鴣啼歇又南飛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嶺南道中
- 昨夜回舟更惆悵,至今鐘磬滿南鄰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哭楊攀處士
- 長欲掛帆君莫笑,越禽花晚夢南枝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郡齋夜坐寄舊鄉二侄
- 惟有寄書書未得,臥聞燕雁向南飛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臥病
- 錦帳麗詞推北巷,畫堂清樂掩南鄰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和人賀楊仆射致政
- 自說年深別石橋,遍游靈跡熟南朝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贈頭陀僧
- 上古全經皆在口,秦人如見濟南生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灃水送鄭豐鄠縣讀書
- 江客不堪頻北顧,塞鴻何事復南飛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同溫丹徒登萬歲樓(一作劉長卿詩)
- 聞道全師征北虜,更言諸將會南河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孔巢父赴河南軍(一作劉長卿詩)
- 朝過春關辭北闕,暮參戎幕向南巴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自黔中歸新安
- 城隅靡靡稍東還,橋上鱗鱗轉南渡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安樂郡主花燭行
- 騎仗聯聯環北極,鳴笳步步引南熏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扈從溫泉宮獻詩
- 余方往就西北食,聞子亦整東南轅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別老者王元之
- 欹墻數苞乃爾瘦,中有萬斛江南愁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次韻富季申主簿梅花
- 去年弄影河北月,今年迎面江南云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送張仲宗押戟歸閩中
- 箋與天公一破顏,走避北狄趨南蠻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正月十二日至邵州十三日夜暴雨滂沱
- 青嶂足稽天下士,錦囊今有嶠南詩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與大光同登封州小閣
- 添得吟詩老居士,千年一笑澤南州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題趙少隱青白堂三首
- 云接湘陰百里松,肅肅穆穆湖南風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奇父先至湘陰書來戒由祿唐路而仆以它故由南
- 漢女悲而歌飛鵠,楚客傷而奏南弦。 -- 出自南北·謝莊·懷園引
- 燕麥楊花自搖蕩,不知離客困南征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春日閑望有感
- 獨倚客亭思往事,南陽何異夢南柯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途次方城
- 庭下早梅,已含芳意,春近瘦枝南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少年游·遙山雪氣入疏簾
- 鐘鼓聲沉北斗高,白日漸遠華南葵藿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出都寄二蘇
- 多士揚眉詣東合,真人拱手倚南山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上執政
- 塞草初黃邊馬肥,邊塵莫便向南飛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秋懷十首
- 丹陽湖中好風色,晴日波光漾南北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永豐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