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南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太乙靈旗方北指,掣轡逃歸莫南顧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題張戡蕃馬射獵圖
- 昨者斧鉞下青冥,命我盡護安南兵,嶺海一視如王庭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浮湘行
- 梅風漲溪綠如酒,曉插檣烏上南斗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送通守林彥強寺丞還朝
- 氈芋凝酥敵少城,土薯割玉勝南京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素羹
- 乞巧雙蛾加意畫,玉鉤斜傍西南掛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蝶戀花·喜鵲橋成催鳳駕
- 淺帶一帆風,向晚來、扁舟穩下南浦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南浦·淺帶一帆風
- 清線急管歡未畢,瑤池八馬西南出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開元夜游圖
- 上得青花龍尾道,側身偷覷正南山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宮詞
- 相國刻日波濤清,當朝自請東南征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東征行
- 雕籠玉架嫌不棲,夜夜思歸向南舞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傷韋令孔雀詞
- 公退晚涼無一事,步行攜客上南樓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贈華州鄭大夫
- 聞有馬蹄生拍樹,路人來去向南看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華岳廟二首
- 一別京華年歲久,卷中多見嶺南詩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寄分司張郎中
- 高堂舞榭鎖管弦,美人遙望西南天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雜曲歌辭·傷歌行
- 三表自陳辭北闕,一家相送入南山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贈孔尚書
- 路逐山光何處盡,春隨草色向南深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宇文遷明府赴洪州張觀察追攝豐城令
- 離亂要知君到處,寄書須及雁南飛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楊於陵歸宋汴州別業
- 柳絮三冬先北地,梅花一夜遍南枝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奉酬辛大夫喜湖南臘月連日降雪見示之作
- 湘流澹澹空愁予,猿啼啾啾滿南楚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湘中憶歸
- 聞道全軍征北虜,又言詩將會南河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孔巢父赴河南軍(一作皇甫冉詩)
- 江客不堪頻北望,塞鴻何事又南飛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登潤州萬歲樓(一作皇甫冉詩)
- 象床可寢魚可食,不知郎意何南北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橫塘行
- 歡榮若此何所苦,但苦白日西南馳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橫吹曲辭·長安道
- 聞故人劉小村、陳蒲塘引兵而南,流涕不自堪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所懷
- 十二男兒夜出關,曉來到處捉南冠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真州雜賦
- 楊柳遠煙連北府,蘆花新月對南樓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讀赤壁賦前后二首
- 晏歲著腳來東甌,始覺坤軸東南浮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至溫州
- 見說黃沙接五原,飄零只影向南轅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和中齋韻
- 羞殺今年堂上燕,片心寄與雁南飛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翰林權直罷歸和朱約山韻
- 諸老丹心付流水,孤臣血淚灑南風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哭崖山
- 客子漂搖萬里程,北征情味似南征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使北
- 夜瞻婺女次舍中,一點光明射南極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贈秘書王監丞
- 蒼皇已就長途往,欲往城南忘南北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胡笳曲·二拍
- 海上我時斷去舟,公來容易渡南州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海船
- 借問魚羹何處少,北風安得似南枝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思則堂先生
- 園吏暫棲君莫笑,不妨猶更著南華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夏景沖澹偶然作二首
- 且愿仲山居左掖,只憂徐邈入南宮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送令狐補闕歸朝
- 萬事盡隨風雨去,休休,戲馬臺南金絡頭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南鄉子·諸將說封侯
- 維德人不見兮,采薇蕨于江之南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秋思
- 恐路遠而多岐兮,聊贈汝以指南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悲秋
- 千里特來求驥馬,兩生於此敵南金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贈謝敞王博喻
- 自為爐而熔凡圣之銅,乃將圖南也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黃龍南禪師真贊
- 人生此樂他事無,行李道出漢南都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送薛樂道知鄖鄉
- 玉燭時和君會否,舊臣重疊起南荒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少激甘露降太守居桃葉上
- 襞積藍光刻削成,主人題作正南屏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和臺源諸篇九首之南屏山
- 谷陽舊壘一片春,勤我引領西南傃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坦夫見惠長句
- 孔氏文章冠古今,君家兄弟況南金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答和孔常父見寄
- 吾聞斯民病鹽策,天有雨露東南乾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送曹子方福建路運判兼簡運使張仲謀
- 贈我甘酸三百顆,稍知身作近南官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謝陳正字送荔支三首
- 是聲皆自根極來,更莫辛勤問南郭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秋聲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