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南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五月紅蓮繁盛時,隼旟同賞郡南池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瑞蓮池
- 家住斗星天北野,路隨潮水海南頭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桂風亭
- 安得旌旗來北夢,放教恩澤到南云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讀攖寧詩集效其體寄荊門趙守二首
- 露入楓林葉未黃,風將花信到南陽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承甫兄重陽
- 得者折腰猶下列,失之垂翅合南翔。 -- 出自宋·孔平仲·和經父寄張繢二首
- 黃公不肯直南省,一麾已具東南舟。 -- 出自宋·潘大臨·贈張圣言畫柯山圖
- 手拗楊柳贈行人,情條恨葉江南春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折楊柳
- 此景聚冰藏北陸,有人眉壽等南箕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壽沃令二首
- 十年敵騎遍寰海,北客走到天南陬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行建溪上是晚同宿小橋感懷書事
- 黃屋卻臨天北極,紫壇復在郊南丘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行建溪上是晚同宿小橋感懷書事
- 只應未識今杰士,懷刺度謁劉南徐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贈黃子真
- 夢中失腳在何許,千里閩越天南隈。 -- 出自宋·朱槔·用東坡武昌寒溪韻三篇
- 淇澳渭川那復夢,而今天遣出南方。 -- 出自宋·朱槔·同蹈元看竹了軒因去年方字韻作此
- 萬里關河瞻北極,兩行旌旆過南雄。 -- 出自宋·呂定·度大庾嶺
- 三尺龍泉事遠游,越王臺上望南州。 -- 出自宋·呂定·登廣城樓
- 謀國定知有長算,胡雛不樹向南旌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賀恕齋除兵部侍郎
- 七月八月吳楚路,十里五里東南疆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送誠上人
- 寶藏豈愛五重玉,市價敢論雙南金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鼓琴行送許深父同知被詔赴闕
- 夜雪埋山江欲凍,依然春信在南枝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衡守劉子澄以詩來和韻奉酬
- 辱與門墻最不遲,白頭方誦嶺南詩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楊伯子以其尊人誠齋南海集為贈以詩奉酬
- 天作之山曷為哉,遙知閶闔正南開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游南岳
- 詩成但遣阿買書,郵筒寄我江南道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春日呈韓文
- 客愁正坐小窗間,眼明見此江南山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盱眙館中題云山圖
- 一鐙左計坐北牖,萬騎縱獵思南山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醉后偶書
- 臘雪已多春定好,愿求名名檄南枝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立春日園梅未花書呈尤檢正
- 勇退近聞辭北闕,醉游唯欠到南湖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送謝艮齋得閒西歸
- 世上群芳未敢妍,獨將春色占南園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次林和靖先生梅韻
- 氣貌老成聞見熟,江湖指作定南針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贈陳蕓居
- 元是江湖蕭散客,誰將幽夢落南柯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參選有感
- 蒲團擁裘結倍坐,別有絺綌君南鄰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次韻馮孔武雪中簡聞人簿乞炭
- 窮臘無花可入詩,何人翦玉著南枝。 -- 出自宋·張道洽·梅花七律
- 往昔濃薰懷太史,而今一瓣為南豐。 -- 出自宋·陳起·雜言送歙研廣香與友人有懷楊校書幼度
- 寂寂虛堂風露涼,邊聲驚聽雁南翔。 -- 出自宋·吳錫疇·秋夜
- 劉伯龍如鬼笑何,居然幻境蟻南柯。 -- 出自宋·吳錫疇·憑欄
- 歸去來詞書印歷,高風千載汝南評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題趙尉洞源泉
- 萬里風濤競擊撞,乾坤設險鍵南邦。 -- 出自宋·羅公升·蛾眉亭
- 青山一發愁蒙蒙,干戈況滿天南東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書陸放翁詩卷后
- 歸來老作會稽客,干戈欻起西南陲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王元章墨梅
- 煙里黃沙遮不住,河流日夜東南注。 -- 出自清·周濟·蝶戀花·柳絮年年三月暮
- 早知今年勝去年,即死不賣山南田。 -- 出自明·馮惟敏·禽言六首
- 愿君鞭影去遲遲,莫學楊化各南北。 -- 出自宋·艾可翁·君馬黃
- 至冷淡中參古意,極高明處見南枝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題古洪周君會梅閣
- 阿奴呼起字不斷,寫出萬斛江南愁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題危見心所藏陳常庵水月障及松鶴蘆雁各一首
- 束地巨環迎北小,拍天萬水盡南流。 -- 出自·陳寅恪·追憶游挪威詩 北海舟中
- 掀搖三山簸五岳,巨浪倒潑東南天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泊趙屯
- 莫言書錦歸故鄉,莫對秋雁思南翔,且登金門上玉堂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曾子開示詩再用前韻
- 聞道征帆卻滯留,蕭條湘岸正南頭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次韻和張蕓老阻風見寄
- 我雖疏慵亦勉強,天恩得邑方南歸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入關山
- 長川無風縐秋碧,鴨嘴平灘引南北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題錢舜舉漁樂圖(成化甲辰)
- 十載播遷仍置遠,好憑鬼卜問南雞。 -- 出自明·王慎中·送郭世重出守南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