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南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和合象同琴與瑟,凝神巧妙通南北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大道玄門幾百般,不拘東西及南北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清霜示布轉白云,喜亦非常意南北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堪與言論誰是識,舜琴惠愛皷南薰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憶昨吾子客上都,我獨奔走天南隅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寄練子安教授
- 長路關山吾北去,春風梅嶺子南征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席上別蔡安禮
- 好乘扶搖九萬里,奮迅六翮飛南溟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贈別蔡武子被誣得釋赴泉州錄參
- 紫氣初來朝北極,長鹍一奮刷南溟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上廣東運副馬少卿壽十口號
- 貫索已沉牢口退,又隨錢谷向南明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上廣東運副馬少卿壽十口號
- 始信廣東元有佛,打包依舊更南還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瑩老自浙歸住東廣光孝移住南華五首
- 十年伏驥起北漠,萬里飛鸞度南湘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長至壽廣西提刑吳大卿
- 日星所會有所應,西州耆舊循南荒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長至壽廣西提刑吳大卿
- 白囊新報潢池弄,詔公借我海南重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代人題瓊守歸疆堂
- 向來相訪魯東家,今來相訪洛南涯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王元賓之子經紆道過我晉康臨行贈別
- 天下豈無游宦處,吾車不復指南中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北歸回首謝庾嶺
- 郎宿自闌朝北極,使車誰枉指南州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廣東黃漕改除廣西帥過郡送行
- 北枝晚出猶弄色,驚見北枝問南枝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過南安接孟使君辭警策多矣復承遣詩追惠遂足
- 皇皇轡絡輝鄉國,春逐霜蹄滿南陌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壽陳龍圖
- 初隨鹓鷺班中都,一麾一節今南驅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壽廣東提舉韓判院
- 章貢三年兩到休,況今又落最南州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昨與余游如陳廣元張壽卿江伯紀陳通卿皆上計
- 誓不南游今復游,東西雖異等南州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過嚴關
- 隊吏衙官出勸農,前驅亭午駐南峰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南峰寺勸農
- 籍甚江西汝水頭,功名驅作嶺南游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送張叔介
- 父母胞胎未結前,趙州識后笑南泉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太平老豁庵
- 往還始不計西東,入出今何問南北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贈江西瑞上人至南海袖詩相過
- 萬念俱灰眠即熟,終宵無夢入南柯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舟入平流
- 短白幸余頭上發,柔黃今載廣南花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重九對酌
- 短短蔞蒿淺淺灣,夕陽倒影對南山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贈釣伴
- 井邑峰巒繞郡城,新臺高峙見南溟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熙春亭
- 越國山川看漸無,可憐愁思江南樹。 -- 出自唐·孫逖·春日留別
- 我懷郁塞何由開,酒酣走上城南臺;坐覺蒼茫萬古意,遠自荒煙落日之中來! -- 出自明·高啟·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
- 從今四海永為家,不用長江限南北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
- 車馬春風日日來,楊花吹滿城南路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南園
- 竹爐新焙未得嘗,籠盛販與湖南商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采茶詞
- 當時發卒開陰宅,千車送葬城南陌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野田行
- 幸逢中國真龍飛,一函雨露江南歸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穆陵行
- 亦欲居夷嗟未得,漫看鴻鵠向南飛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送胡簿之陽朔
- 不如早上乞身疏,一蓑歸釣江南村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京師苦寒
- 非才亦辱使者召,辭謝不得來南京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答余新鄭(即余堯臣也。可補余傳之闕)
- 霜大赤棗收幾囷,剝食可比江南粳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答余新鄭(即余堯臣也。可補余傳之闕)
- 莫問西臨統萬城,書簽月色落南榮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次韻十二弟所寄
- 即今巨盜處處起,天子不貪淮南地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淮南王
- 歸客不知朱雀好,但夸明月洛南灣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飄流
- 長亭無酒酌君別,獨將此恨西南傾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送邵大兄知果州
- 長夏悠悠百計非,可憐北客制南衣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池頭
- 鎮玉無時非北渚,磨圭在處是南容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再用豐字韻對雪呈圓機
- 岱嶂吞吐云煙迷,山川獨勝東南奇。 -- 出自宋·謝枋得·書林十景詩
- 村落爭看烏角巾,略談北事向南人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田舍即事十首
- 生長柴門蓬戶里,安知世有二南詩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田舍即事十首
- 懊惱天公堪恨處,不教滕六到南州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梅花十絕答石塘二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