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南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六代風光幾人物,不妨擁鼻向南州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賞心亭
- 爾父漸衰吾已老,寄書時一到南溪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送澤赴新涂尉
- 獻納未持天上橐,光華頻總嶠南州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挽王僑卿右司詞
- 秋千外,芳草連天,誰遣風沙暗南浦?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蘭陵王 丙子送春
- 秋千外、芳草連天,誰遣風沙暗南浦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蘭陵王·送春去
- 記得是秋除目好,近年大路到南京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法駕導引
- 似尊前曲曲陽關,行人回首江南處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瑣窗寒·嫩綠如新
- 綺陌紅樓應笑我,為梅事、過江南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糖多令/唐多令
- 朝辟東齋廣東閣,夜看南極照南園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代壽韓平原
- 蕩蕩天門叫不應,起尋歸路嘆南行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下第
- 鵝兒不酌宜城黃,流霞造此江南酒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紅酒歌呈京西漕劉郎中立義
- 今代文武通人,青霄不上,卻把南州節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念奴嬌·弓刀陌上
- 離歌聲斷酒杯空,容易里、東西南北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鵲橋仙·黃陵廟下
- 怕依然、舊時燕歸,定應未識江南冷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瑣窗寒·亂雨敲春
- 揚帆昔走儀真船,手持鰲柱擎南天。 -- 出自明·解縉·題文山上巳詩
- 七月朔方雁心苦,聯影翻空落南土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雜曲歌辭·鳴雁行
- 憶向郊壇望武皇,九軍旗帳下南方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憶郊天
- 度嶺梅花翻向北,回看不見樹南枝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岳祠送薛近貶官
- 上蔡東門狡兔肥,李斯何事忘南歸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上蔡
- 到了賢明出中土,莫夸歌舞霸南州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江南懷古
- 拂地如絲籠北闕,映花疑霧靄南榮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喜春雨
- 莫訝使君臨案久,雨晴端正見南山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西廳
- 繁英浮動滿煙葉,愛重不減雙南金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君俞惠詩覓洛中所得大金菊輒次韻酬二篇
- 今年朔雪冬不飛,臘月繁英似南好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原甫去年對雪思梅今年對梅思雪
- 炎風得秋亦已涼,喜抱塵策羅南窗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次韻和平甫同介甫當世過飲見招
- 九井神光射斗牛,天開寶級鎮南州。 -- 出自宋·方信孺·凈慧寺千佛塔
- 羞澀葵榴無舉止,盡傾顏色向南薰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端午日宮宴二首
- 我生兩腳半八區,歸來狹視東南隅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次韻芻父大篇
- 偕老杯盤最喜歡,酒中純淥浸南山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耕堂弟婦生日
- 攜取阿嬌命豪杰,過北山、疃處南山曲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賀新郎·萬頃湖光綠
- 彼美人兮春上下,如吾徒者山南北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滿江紅·曉傍蒼崖
- 吾二三子相知心,平時比之雙南金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聽琴
- 欲展經綸趨北闕,暫將去范董南閩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壽教授
- 殺氣猶纏岳字旗,秋風鐵馬已南歸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徐宰題岳王祠
- 煙霧掃開尊北岳,蛟龍斬斷凈南河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聞魏州破賊
- 紅蓮故家幕府,看新詩、題詠滿南齋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木蘭花慢 王彥立所居南齋,榜真隱,庭中新
- 披肝上疏留至尊,乘輿不顧東南巡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題宗忠簡公誥(王黼時為少宰,署名誥上)
- 家人共怪狐鬼惑,握粟出卜城南頭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天麥毒行
- 哈薩朝正貢馬頻,路遙遲到值南巡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哈薩克陪臣到因攜觀廣陵風景
- 漫憶江湖萬里游,西園風景似南州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游城西故趙尚書果園與蕭文明李士常陳玉汝潘
- 古來建國惟中原,我宗坐制東南藩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長江行
- 翠袖佳人黯空谷,白髭道士隱南塘。 -- 出自宋·白珽·竹陰
- 欲不想時能不想,休南望了還南望。 -- 出自·顧隨·蝶戀花 獨登北海白塔
- 猨鶴蟲沙天始定,不須辛苦怨南征。 -- 出自宋·鮑輗·重到錢唐
- 問舍知君困欲還,才高那得臥南山。 -- 出自宋·鮑同·中隱堂二首
- 北齊后周猶一隅,隋文混一朔南暨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歷代傳授歌
- 想是齊秦人共語,不知胡羯自南來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劉裕
- 但得關髯師廣武,北州韓信在南州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關羽四首
- 芳草連平楚,晴樓出遠城,此身南北外,漁火是閑情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江村晚望
- 半夜三更禁不得,無端北斗面南看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