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在第12個字的詩句
南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卻思仙人白玉笛,胡床醉倚南樓吹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憶鄂渚
- 出門煙水空茫茫,西為漢沔南衡湘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上譙江州
- 橫波滴素,遙山蹙翠,江北江南腸斷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鵲橋仙·橫波滴素
- 郎吟未了西湖酒,驚心又歌南浦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臺城路/齊天樂
- 露洗春腴,風搖醉魄,聽笛江南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一萼紅·倚闌干
- 只恐溪山游未了,莫嘆飄零南北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壺中天/念奴嬌
- 不道留仙不住,便無夢、吹到南枝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國香
- 揚舲萬里,笑當年底事,中分南北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壺中天/念奴嬌 夜渡古黃河,與沈堯道、曾
- 蓬萊水淺公猶分歧,輝照東南對斗牛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元厚之少保生日
- 朝廷攬賢無遠近,北盡漠塞南嶺瀧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次韻和平甫同介甫當世過飲見招
- 從來詩子多好奇,寒暖又別南北枝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題慧二梅圖
- 上饒之民吾賀君,君獨不見南安軍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送孟信州去矣行
- 野草閑花無限數,渺在西山南浦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酹江月/念奴嬌
- 小樓認得春來處,晴靄蒼茫南北峰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立春
- 今冬最暖春最遲,忽憶誠齋南海藁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月中觀梅
- 功名正恐不免耳,拄笏練溪南北秋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送別趙尉
- 趙君規模要名世,徐君人物南州稚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用佚老園叟韻簡直孺并寄園叟
- 過湖船用百錢買,臥看云歸南北峰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過湖
- 三邊農桑俱偃武,將軍懶射南山虎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用王深造韻觀射寄呈吳門吳侍郎
- 正凄涼望極,中原路杳,月來南浦。 -- 出自宋·施岳·水龍吟·翠鰲涌出滄溟
- 其五建業余杭古帝丘,六朝南渡盡風流。 -- 出自清·錢謙益·西湖雜感 二十首選六
- 鎮靜洪都,澄清白下,又過東南第一州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沁園春 送按察司合道公赴浙東任
- 霜水明秋,霞天送晚,畫出江南江北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奪錦標 清溪吊張麗華?
- 君不見汴京禮樂正全盛,江南杜宇啼天津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題宗忠簡公誥(王黼時為少宰,署名誥上)
- 粉蝶兒只解尋花覓柳,開遍南枝未覺。 -- 出自當代·金庸·瑞鶴仙 黃蓉唱與郭靖
- 千載功名亦天意,君不見河南節度三日至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睢陽嘆
- 回頭往事竟成塵,我是東西南北身。 -- 出自清·李鴻章·赴試途中有感
- 五涼前后南北西,四燕前后南北異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歷代傳授歌
- 方將相與作齊魯,邇微覺忘南梳沐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勸學
- 玉清玄帝右是顧,金華散仙南其驅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送廣西經略應寺丞被命改除歸朝奏對
- 篙師方借北風去,驛使忽將南信來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買舟赴廣至太和逢迓吏
- 互隨宦牒往來次,俱在梅頭南北間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贈郭雄李
- 空生謝客西堂夢,徒怨湘娥南浦離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秦淮斗草篇
- 履跡誰來東郭朝,笛聲不起南樓夜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題朱氏梅雪軒
- 紅妝樓下東郊道,青草洲邊南渡橋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和上巳連寒食有懷京洛
- 吟肩峭若靈峰峙,詩骨清於南澗濱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送郡守
- 何如姑養北宮勇,猶可自附南方強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閏夏六月書事一首
- 不如哦君七字句,舉首看度南山云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以湯餅招韓伯周王巖起二提舉鄭深道曾宏甫二
- 滿把相思清恨,題詩欲寄江南。 -- 出自宋·劉翰·清平樂·鴛鴦翡翠
- 長庚伴月天欲曉,西照太白南羅浮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游考功將漕夔門七絕
- 滿酌香含北砌花,盈尊色泛南軒竹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新豐主人
- 師子座中香已發,西方佛偈南僧說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聽南僧說偈詞
- 青巖碧洞經朝雨,隔花相喚南溪去。 -- 出自宋·孫光憲·菩薩蠻·月華如水籠香砌
- 去矣何之窗戶小,容膝聊倚南軒。 -- 出自宋·葉夢得·念奴嬌·故山漸近
- 最是玉人枕上,幾回夢斷江南。 -- 出自宋·陳德武·清平樂·黃梅雨住
- 黃昏腸斷倚闌時,看看數盡南飛雁。 -- 出自宋·陳德武·踏莎行·聲跡隨風
- 嘆風寒楚蜀,百年受病,江分南北,千載歸尤。 -- 出自宋·陳人杰·沁園春·我自無憂
- 湯為池兮火為城,未如三伏南州行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南來苦熱戲作二首
- 南箕忽哆遂雄吞,顧視怳若南柯寤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曉起聞明仲謁空叔嘗過門追已無及繼讀觀霧長
- 鹽蒸蜜漬尚絕倫,啄鮮空羨南飛翼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荔子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