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在第11個字的詩句
南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孤根偷轉一分陽,枝北枝南次第芳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見梅
- 憑誰與作王摩詰,為寫江南水墨秋。 -- 出自宋·黃極·秋日渡江
- 待攜六幅生綃去,畫出江南水墨秋。 -- 出自宋·黃榮仲·江山晚眺
- 紛紛務偽漫成群,淮北淮南結塞氛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歡喜口號
- 廬江去后尋消息,肯與淮南共拍肩。 -- 出自宋·黃鐘·何嶺懷古
- 雨寒風橫暫停橈,楚望亭南十里遙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離山陽阻風少憩歸思浩然
- 中興以后誰堪數(shù),名滿東南震昔賢。 -- 出自宋·康文虎·挽東萊二首
- 春風蝴蝶知何處,愁切江南曲已殘。 -- 出自宋·況志寧·春風樓
- 阮生正作窮途哭,漫道江南刺史腸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溫其示梅詩用韻為謝兼簡士特
- 昔年關西舊夫子,今日淮南大檀越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戲酬楊次公
- 矯矯赤龍推火軒,來自東南山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閔雨詩
- 因風早寄登科信,裝點江南幾日春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送杜萬
- 多能未必有相知,況是東南義士稀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送薛經(jīng)
- 老情詩思關何處,渾是湘南水岸頭。 -- 出自宋·李建中·懷湘南舊游寄起居劉學士
- 飄蓬萬里隔風沙,夢到江南未到家。 -- 出自宋·李龍高·憶梅
- 何當諱姓吳門去,踏遍東南萬山春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贈桑山老匠
- 松欞照北塵埃無,澗水流南氣象長。 -- 出自宋·李商叟·壽韓尚書
- 欲求繪畫耆英手,寫過江南子弟看。 -- 出自宋·李思衍·拜許魯齊像
- 宜川三月水東流,秀出江南二十州。 -- 出自宋·李虛己·送何水部蒙出牧宜陽
- 巉巉千丈插煙空,始見天南一柱峰。 -- 出自宋·李左史·天柱峰
- 傍廂更著茅亭好,放入西南一面山。 -- 出自宋·林夢英·金石臺
- 故人海上能多少,已見江南有兩墳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哭故人曹十九秘校叔明海陽四十弟自潮州送歸
- 乘軺嶺外丈人回,奉使天南學士來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送林子方秘書赴廣東提舉
- 晉王前殿賀平陳,從此江南雨露均。 -- 出自宋·劉鏜·詠陳后主
- 出關曾解婆娑否,枝北枝南一種梅。 -- 出自宋·劉應鳳·送文總管朝燕四首
- 鬼神如奉君王問,為說東南燐火青。 -- 出自宋·劉應鳳·送文總管朝燕四首
- 田翁笑喜桑麻長,山北山南雨意低。 -- 出自宋·劉應時·山中三首
- 花殘葉密過芳春,江北江南煙水昏。 -- 出自宋·劉應時·杜宇
- 杖藜門外問浮槎,路隔溪南處士家。 -- 出自明·劉玉·新春謾興
- 花開花落清明候,山北山南杜宇聲。 -- 出自宋·劉知過·春日
- 肯念兵屯北塞,誰上表,賀南衙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減字木蘭花慢 和心 春雪詞
- 不如乘此擒元濟,一洗江南草木慚。 -- 出自宋·呂徽之·又賦曇字韻
- 行林瓦枕虛堂上,臥看江南雨后山。 -- 出自宋·呂希哲·絕句
- 竹床瓦枕虛堂上,臥見江南雨后山。 -- 出自宋·呂夷簡·無題
- 桂花千樹占嵌巖,絕用淮南一小山。 -- 出自宋·馬之純·桂嶺
- 如今何處是橫塘,在府城南淮兩旁。 -- 出自宋·馬之純·橫塘
- 此中畢竟同還別,付與司南鼻孔知。 -- 出自宋·牟巘五·舜舉水仙梅五絕
- 水仙侑食老逋家,更著江南小白花。 -- 出自宋·牟巘五·題德范弟三香圖
- 廉嫌塞北多風雪,卻向江南戀稻粱。 -- 出自宋·潘玙·嘲雁
- 只今邊郡羞投拜,淮北淮南正殺人。 -- 出自宋·龐謙孺·聞虜人敗于柘皋作口號十首
- 席前若下清明問,且說江南一味貧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送吉州詹守五首
- 不然鹽筴更疇咨,服嶺以南公一夔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送王仲顯赴瓊州
- 霜天未老黃花菊,山北山南兩日游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良月十二日幼望吉甫季雅起淵游上善明日集保
- 放開西北三邊地,托起東南一片天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新亭落成
- 郭京楊式劉無忌,皆在東南臥白云。 -- 出自宋·丘濬·句
- 喧傳彩鷁下江干,村北村南稚子看。 -- 出自宋·區(qū)仕衡·鄭寺丞鄧山長來訪林中
- 珍珠絡結繡衣裳,家住江南山后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宋·冉居常·上元竹枝歌和曾大卿
- 何人寫出秋風句,付與淮南大小山。 -- 出自宋·任希夷·同劉武子孫李和游鐘山和劉武子韻
- 老翁采藥歸來晚,剪得山南半段云。 -- 出自宋·沈說·紙衾三首
- 不辭登陟來千里,為是東南第一山。 -- 出自宋·石景立·迎趙清獻公游雁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