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在第11個字的詩句
南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我今收拾胸中去,歸賦淮南大小山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和王主簿
- 古今多少英雄恨,認取江南舊武昌。 -- 出自宋·陳謙·鄂州南樓
- 夜涼燈火掩柴扉,詩誦城南憶退之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徐子融八月四夜見訪值予有出寄詩三絕和韻以
- 苦無多路旅程寬,正是江南綠打團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送趙國宜直筠州戶掾
- 丹山西去水東流,亭在山南隔蓼州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余自白陽馳謁宜都周夢得長宮飲于清江亭愛其
- 誰知此物能云雨,常濟山南萬頃田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游善權洞二首
- 江郊車馬滿斜輝,爭赴城南未掩扉。 -- 出自宋·陳亦梅·梅花
- 梅花迎路客平安,此是江南盡處山。 -- 出自宋·陳元晉·入庾嶺
- 死為異國他鄉(xiāng)鬼,生是江南直諫臣。 -- 出自宋·陳仲微·句
- 收藏石匣非無意,留與江南野史傳。 -- 出自宋·崔鶠·勸忠樓
- 村園富貴誰消得,更看溪南墨牡丹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次韻答鄰友況六首
- 想當意匠經(jīng)營初,已盡東南煙霧跡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題峴山圖
- 堪憐尹叟非關吏,猶向江南逐老聃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游陽明一洞天呈王理得諸君
- 隔生兄弟何須說,來作城南十日游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次韻答貴白
- 麥苗含穗枇杷熟,卻似江南四月時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仲春即事
- 日沈露下不勝寒,絕頂江南第一山。 -- 出自宋·鄧犀如·華蓋山
- 萬紅千紫畫乾坤,綠染江南江北村。 -- 出自宋·丁高林·山中吟
- 曉辭龍尾下青冥,持節(jié)東南一鎮(zhèn)并。 -- 出自宋·丁執(zhí)禮·送程給事知越州
- 有人欲踏青云路,認取城南第一峰。 -- 出自宋·董居誼·青云亭
- 堂堂漢使到天涯,覆芘西南億萬家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上制置侍郎
- 雍容青瑣漢儒臣,出牧東南七郡民。 -- 出自宋·范育·送程給事越州
- 初開學禁預招延,俄滯周南四十年。 -- 出自宋·方大琮·挽趙南塘
- 又聞龜山與延平,首為東南揭標的。 -- 出自宋·方逢辰·錢判府國史直講秘書赴鎮(zhèn)南劍
- 長江不是無天暫,只為江南多婦人。 -- 出自宋·方逢辰·天對
- 夏前十日嘗新麥,政是江南最好時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春晚雜興十二首
- 梧桐疏葉間微黃,年例江南未肯涼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重陽后絕句五首
- 燕山雪花大如席,豈料江南亦見之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二月朔大雪已五日三首
- 平生自號愛梅人,家住江南野水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林學正愛梅二首
- 身閒天下朋游少,秋暑江南雁到遲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九月初八日
- 發(fā)雕齒鈍兩衰暮,重到江南如隔生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老馬行
- 其二杜子美,解道吳楚東南坼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孟浩然雪驢圖
- 舊來詩眼如今別,添與江南一段愁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北高峰屢欲登而輟
- 麥田下種稻田乾,秋盡江南亦未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過石門
- 相逢偶值寄梅人,今歲江南暖未勻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閻承旨靖軒
- 北人下馬驚相問,自古江南無此冷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留丹陽三日苦寒戲為短歌
- 我生南土六十二,自古江南無此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留丹陽三日苦寒戲為短歌
- 文章太守與誰游,山水江南第一州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用韻謝湖州總管李才甫附周漢東寄聲
- 秋容洗雨雁浮空,牛斗之南江以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漢臣明府與公度使君話吾州山水之勝有詩次韻
- 地上天少日晷短,子月日南而北返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己亥十一月二十一日長至前一旬書
- 三茅觀頂燈猶在,六部橋南塔頓新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武林感舊又二首
- 如何去歲聽風雪,身在江南夢故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宋·方翥·甲戌除夕
- 明朝依舊山前路,溪北溪南花草香。 -- 出自宋·方翥·利
- 庾公陳跡已悠悠,春到江南天盡頭。 -- 出自宋·高吉·庾嶺
- 霜天如洗月鮮明,少醉街南取次行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城中月夜
- 金門射策盡名賢,誰似江南閻子然。 -- 出自宋·顧禧·寄懷閻安中
- 中朝將帥論功賞,不及江南一白丁。 -- 出自宋·郭彥章·題廬陵義士傳
- 黃云收盡綠針齊,江北江南水拍堤。 -- 出自宋·洪興祖·拂云亭
- 云關左右轉九鎖,天柱西南邊一峰。 -- 出自宋·胡鍵·題大滌洞天留題
- 霜風吹凍玉池冰,留滯周南尚未行。 -- 出自宋·黃大受·沙頭秋晚
- 一筇忽入青山去,豈是終南捷徑人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隨隱為祝南山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