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在第1個(gè)字的詩句
南在第一個(gè)字的詩句
- 南漪杜鵑天下無,披香殿上紅氍毹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菩提寺南漪堂杜鵑花
- 南行千里何事成,一聽秋濤萬鼓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柳子玉過陳絕糧二首
- 南海神龜三千歲,兆協(xié)朋從生慶喜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葛延之贈(zèng)龜冠
- 南山之幽,云冥冥兮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上清詞
- 南軒前頭兩佳木,先生撫翫常不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題雙楠軒
- 南行度關(guān)山,沙水清練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王伯?dāng)刳w昌花四首梅花
- 南行千里成何事,一聽秋濤萬鼓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柳子玉過陳絕糧二首
- 南浦凄涼老逐臣,東坡還往盡幽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潘推官母李氏挽詞
- 南去河千頃,?大水中相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楊奉禮
- 南山伐木作車軸,東海取鼉漫戰(zhàn)鼓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寄劉孝叔
- 南遷昔虞翻,卻掃今馮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用數(shù)珠韻贈(zèng)湜長(zhǎng)老
- 南有喬木,不可休思;漢有游女,不可求思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漢廣
- 南山烈烈,飄風(fēng)發(fā)發(fā)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蓼莪
- 南山律律,飄風(fēng)弗弗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蓼莪
- 南有樛[1]木,葛藟[2]累之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樛木
- 南有樛[1]木,葛藟[2]荒之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樛木
- 南有樛[1]木,葛藟[2]縈之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樛木
- 南澗之濱;于以采藻?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采蘋
- 南有嘉魚,烝然罩罩,君子有酒,嘉賓式燕以樂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南有嘉魚
- 南有嘉魚,烝然汕汕,君子有酒,嘉賓式燕以衎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南有嘉魚
- 南有樛木,甘瓠累之,君子有酒,嘉賓式燕綏之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南有嘉魚
- 南山崔崔,雄狐綏綏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南山
- 南山有臺(tái),北山有菜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南山有臺(tái)
- 南山有桑,北山有楊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南山有臺(tái)
- 南山有杞,北山有李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南山有臺(tái)
- 南山有栲,北山有杻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南山有臺(tái)
- 南山有枸,北山有楰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南山有臺(tái)
- 南枝可插,更須頻剪,莫待西樓,數(shù)聲羌管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殢人嬌
-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,忍能對(duì)面為盜賊,公然抱茅入竹去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茅屋為秋風(fēng)所破歌
- 南岳配朱鳥,秩禮自百王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望岳
- 南天三旬苦霧開,赤日照耀從西來,六龍寒急光裴回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晚晴
- 南海殘銅柱,東風(fēng)避月支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偶題
- 南國(guó)旱無雨,今朝江出云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喜雨
- 南有龍兮在山湫,古木巃嵸枝相樛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
- 南使宜天馬,由來萬匹強(qiáng)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秦州雜詩二十首
- 南登吟白華,已見楚山碧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李校書二十六韻
- 南伯從事賢,君行立談際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樊二十三寺御赴漢中判官
- 南風(fēng)作秋聲,殺氣薄炎熾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從弟亞赴河西判官
- 南登木皮嶺,艱險(xiǎn)不易論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木皮嶺
- 南方瘴癘地,罹此農(nóng)事苦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雷
- 南京犀浦道,四月熟黃梅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梅雨
- 南尋禹穴見李白,道甫問訊今何如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,兼呈李白
- 南京亂初定,所向邑枯槁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贈(zèng)射洪李四丈
- 南有漢王祠,終朝走巫祝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南池(在閬中縣東南,即彭道將魚池)
- 南內(nèi)開元曲,常時(shí)弟子傳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(jiān)李賓客一百韻
- 南過駭倉卒,北思悄聯(lián)綿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哭韋大夫之晉
- 南宮吾故人,白馬金盤陀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別唐十五誡,因寄禮部賈侍郎(賈至)
- 南謁裴施州,氣合無險(xiǎn)僻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鄭典設(shè)自施州歸
- 南岳自茲近,湘流東逝深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過津口
- 南為祝融客,勉強(qiáng)親杖屨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詠懷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