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在第5個(gè)字的詩句
半在第五個(gè)字的詩句
- 百頃青黃半,一村晴雨分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秋日書事貽潘少白
- 窗戶清清半掩門,小兒揩淚立黃昏。 -- 出自宋·宋伯仁·有感
- 有客來排半,無人為整冠。 -- 出自宋·宋無·答馬懷秀兄弟見訪
- 暖云無定半陰晴,茅屋紙窗深復(fù)明。 -- 出自宋·宋肇·杜鵑
- 自嘆荊枝半凋落,若論宗戚亦沾榮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次韻劉叔貢舍人從駕
- 殘靄初收半在沙,一川芳草趁溪斜。 -- 出自宋·孫嵩·春日武康游望過孟東野故居
- 云外荒村半掩扉,門孤事業(yè)與心違。 -- 出自宋·孫嵩·生日
- 百年曾未半,千載忍無傳。 -- 出自宋·孫應(yīng)時(shí)·哭東萊呂先生
- 傍有巖穴半開扃,飛仙之宅凝神清。 -- 出自宋·孫應(yīng)時(shí)·峽中歌
- 笙歌九天半,花木十洲春。 -- 出自宋·孫永·上已日
- 集古金石半豐碑,逝者似為書者累。 -- 出自宋·湯炳龍·題晉王大令保母帖
- 洪鐘發(fā)天半,清磬入云中。 -- 出自宋·唐仲友·續(xù)八詠·雙溪占勝地
- 金石舊交半淪謝,新松嫩竹是忘年。 -- 出自宋·陶夢(mèng)桂·追次前韻
- 一鏡湖光半壁山,主人何往客來觀。 -- 出自宋·汪翔龍·訪黃吏部不值
- 蓬顆牛羊半餒飫,云路陰淥吒足艱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七夕讀牛女事
- 只今頭上半儒冠,誰肯公庭弄舌端。 -- 出自宋·汪應(yīng)辰·宜春士愿樸而虛蒙珥筆之名每欲為邦人一洗之
- 瑤草琪花半已空,洞門寂寂自春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王玨·空明洞
- 疏簾清簟半云雨,臥聽天籟生虛涼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和曾谹父庚伏書懷六首
- 晨鐘粥缽半爐火,午日茶甌一局棋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路居士山水歌
- 滿城增笑半悲啼,唯有使君心獨(dú)苦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喜雨寄上饒守
- 今宵柳巖半輪月,何處花村飛錫聲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送寶覺禪師
- 微云淡日半昏明,初換春衫步屧輕。 -- 出自宋·王執(zhí)禮·錦溪次趙令韻二首
- 數(shù)間老屋半欹頹,宗袥雖存沒草萊。 -- 出自宋·王執(zhí)禮·游錢王太廟
- 梅飄柳墜半春中,庭下緋英細(xì)作叢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博·次韻張司法題鄭少尹庭下緋桃
- 東風(fēng)吹雨半斜斜,青草池塘憶謝家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博·春日書懷
- 花覺青春半,山凈白晝陰。 -- 出自宋·吳光·句
- 詩瓢行腳半天下,多謝先生棒喝功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見劉后村先生
- 袖中枝桐半皴裂,為予載拊舒郁結(jié)。 -- 出自宋·夏天民·題汪水云詩卷
- 香雪支離半墜風(fēng),柔條無奈不成業(yè)。 -- 出自宋·謝幼謙·酴醾
- 上得越山半,方壺紫翠環(huán)。 -- 出自宋·幸元龍·游越山
- 黃巖出穀半丹邱,使指新疏萬壑流。 -- 出自宋·熊克·勸農(nóng)十首
- 春來懶倦半相仍,全似諸方怕事僧。 -- 出自宋·徐恢·燈夕多為城中之約因賦此篇
- 秋來天氣半晴陰,塊坐山窗一欠伸。 -- 出自宋·徐集孫·雨中用進(jìn)退格
- 老屋蕭條半欲斜。 -- 出自宋·徐集孫·獨(dú)坐
- 夜枕欹傾半眠醒,或起浩嘆窺星天。 -- 出自宋·徐僑·樵夫行
- 臥聽爭雨半篙深,曉展芭蕉數(shù)尺心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六·次韻馬樞密二首
- 辯士祠邊半嶺松,不容凡木亂江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薛紹彭·經(jīng)行三首
- 二王妙跡半遺落,寶章虞柳俱見捐。 -- 出自宋·薛紹彭·秘閣觀書
- 方泉周四半生癡,語輒驚人不自奇。 -- 出自宋·薛師董·題金陵雜興詩后八首
- 風(fēng)雨過春半,詩書滯海涯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太古元西堂過萬壽謁住山肇淮海禪師并簡
- 雪舟不肯半涂回,直到荒林意盛哉。 -- 出自宋·楊長孺·和曾無疑
- 仙禽灑羽半天飛,疑是歸來老令威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(yuǎn)·春夜雪再用韻十首
- 數(shù)竿修竹半池荷,密掩柴門少客過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(yuǎn)·借虛翁涌金門城五詩韻以寫幽居之興
- 過了重陽半月余,菊花方見放東籬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(yuǎn)·重陽已過半月菊花方開二首
- 塵埃面目半生勤,去住渾如出岫云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(yuǎn)·學(xué)稼
- 非賢非智半癡聾,性稟天然雅淡中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(yuǎn)·始生書懷
- 我聞之言半疑信,踏破曉光上孤峻。 -- 出自宋·楊簡·奉檄往哭象山復(fù)會(huì)葬及歸自金溪留宿本縣仙樂
- 孤臺(tái)起天半,群峰羅崔巍。 -- 出自宋·葉樞·游武夷
- 一年春事半晴雨,萬里云帆幾夕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易士達(dá)·春閨
- 九十春光半晦明,東郊攜手趁新晴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清明次韻趙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