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在第9個字的詩句
十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豈覺塵埃里,干戈已十年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懷四明亮公
- 豈不見大鵬點翼蓋十洲,是何之物鳴啾啾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偶作五首
- 一向寒山坐,淹留三十年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我見東家女,年可有十八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柳郎八十二,藍嫂一十八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慈悲大喜舍,名稱滿十方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僮仆八百人,水碓三十區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語汝慕道者,慎莫繞十纏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五言五百篇,七字七十九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昔日經行處,今復七十年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幾千奩鏡成樓柱,六十間云號殿廊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北齊二首
- 名山洞府到金庭,三十六洞稱最靈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奉同顏使君真卿清風樓賦得洞庭歌送吳煉師歸
- 風篁掃石瀨,琴聲九十里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盧溪道中
- 喧江雷鼓鱗甲動,三十六龍銜浪飛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競渡時在湖外偶為成章
- 戟枝曳陣孰禦侮,二十游秦老還楚,蛟蟠枯泓驥追鼠。 -- 出自宋·柳開·贈夢英詩
- 絕頂一茅茨,直上三十里。 -- 出自唐·邱為·尋西山隱者不遇
- 功成名遂來不及,三十六峰仙鶴老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寄李補闕
- 游山游水幾千重,二十年中一度逢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遇李山人
- 志人愛幽深,一住五十年。 -- 出自唐·于鵠·過凌霄洞天謁張先生祠
- 雞省曾三入,鰲峰近十旬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故蘄州玉刑部閣老挽歌五首
- 吾家文雅占關西,五十年來桂兩枝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弟偁歸鄉
- 鄉黨共推賢,干名二十年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送章四十舅翁東歸
- 重來歲月疾,俯仰五十秋。 -- 出自宋·葉夢得·鵝湖山
- 憶昔曾游處,俄經二十年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秋暮書懷
- 星回律變數將終,二十年前此邑中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和人歲暮書懷
- 橫山老人兮獨處廓,十七地兮三一屋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橫山堂三章
- 偃息聊三輔,蕃宣表十連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朱丞相赴宣州四十韻
- 便須火急營春事,九十韻光一半休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春日書懷
- 從駕方連召,扶頭得十篇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讀太白集
- 蕉花落處蠻煙碧,六十三程是白州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絕句五首
- 但分茅半檐,不假牛十具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竹源之集奇仲不赴蕭屯以詩嘲之再用原韻
- 酒邊父老猶能說,五十年前好四川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利州
- 彈鋏三千客里,囊錐十九人中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別楊駙馬
- 群峰如兒孫,羅列三十六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天壇山
- 卻憶群姬左右趨,三十六宮醉花月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云安聞鵑
- 善財童子何許來,五十三參見真諦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光相寺
- 不堪世路頻磽確,四十蕭然禿鬢翁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秋興八首追和杜老
- 城見三千歲,人終八十春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哀徐朝議恭人潘氏
- 花不能言應有恨,恨十分、都被春風誤。 -- 出自宋·嚴仁·賀新郎·碧浪搖春渚
- 辦虹竿千丈,犗鉤五十親點對連鰲餌。 -- 出自宋·嚴仁·水龍吟·飚車飛上蓬萊
- 鐵騎千群觀獵,宮樣十眉環座,礕礰聽鳴弦。 -- 出自宋·嚴仁·水調歌頭·慘淡望京闕
- 沈吟久,支頤細數,四十九年非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滿庭芳·雨送涼來
- 姮娥為誰著意,洗得十分明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訴衷情·曉來猶自雨冥冥
- 醉伴三千珠履,如登十二瓊樓。 -- 出自宋·曾覿·西江月·醉伴三千珠履
- 多情低唱下梁塵,拚十分沈醉。 -- 出自宋·曾覿·好事近·一夢別長安
- 萬里碧空如洗,寒浸十分明月,簾卷玉波流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水調歌頭·今夕定何夕
- 玉京何處,翠樓空鎖十二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念奴嬌·寒綃素壁
- 一別三吳地,重來二十年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登垂虹亭二首
- 酒酣怒發上沖冠,四十年前廬阜南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上平江陳侍郎十絕
- 無端流落迫殘年,三十南山訪老禪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別綬老
“十”同音字
- 呞
- 姼
- 徥
- 恀
- 栻
- 觢
- 飾
- 石
- 眡
- 適
- 適
- 拾
- 氏
- 榁
- 蝕
- 釃
- 釃
- 濕
- 溼
- 濕
- 示
- 釶
- 鉇
- 鍦
- 什
- 世
- 丗
- 乨
- 亊
- 事
- 仕
- 佦
- 使
- 侍
- 兘
- 冟
- 勢
- 勢
- 十
- 卋
- 史
- 呩
- 嗜
- 噬
- 塒
- 塒
- 士
- 失
- 奭
- 始
- 嬕
- 實
- 実
- 室
- 宩
- 寔
- 實
- 尸
- 屍
- 屎
- 峕
- 崼
- 嵵
- 市
- 師
- 師
- 式
- 弒
- 弒
- 忕
- 恃
- 戺
- 拭
- 揓
- 施
- 時
- 旹
- 是
- 昰
- 時
- 枾
- 柹
- 柿
- 榯
- 浉
- 湜
- 湤
- 溡
- 溮
- 澨
- 炻
- 烒
- 煶
- 獅
- 獅
- 瑡
- 眂
- 眎
- 睗
- 矢
- 礻
- 祏
- 秲
- 竍
- 笶
- 筮
- 箷
- 簭
- 籂
- 絁
- 舐
- 舓
- 蒔
- 葹
- 蒒
- 蒔
- 蓍
- 虱
- 蝕
- 蝨
- 螫
- 褷
- 襫
- 襹
- 視
- 視
- 試
- 詩
- 誓
- 諟
- 諡
- 謚
- 識
- 識
- 試
- 詩
- 謚
- 豕
- 貰
- 貰
- 軾
- 軾
- 辻
- 逝
- 遈
- 遾
- 邿
- 釈
- 釋
- 釋
- 鈰
- 鉂
- 鉃
- 鉐
- 鉽
- 銴
- 鈰
- 食
- 飠
- 餙
- 餝
- 饣
- 飾
- 駛
- 駛
- 鮖
- 鯴
- 鰘
- 鰣
- 鰤
- 鰣
- 鲺
- 鳲
- 鳾
- 鶳
- 鸤
- 鼫
- 鼭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𠀍
- 𠁱
- 𠂕
- 𠃭
- 𠓡
- 𢂑
- 𢻱
- 𥐘
- 𥼶
- 𦳊
- 𧐂
- 𩢲
- 𩰢
- 𪀦
- 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