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在第6個字的詩句
十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飲酒成詩二十篇,詩成多在菊花邊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讀陶集愛其致意于菊者八因作八首·七曰秋菊
- 四明北郭四十里,文溪之名四海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題暢上人文溪別業詩
- 海內一統三十載,書文車軌過荊蠻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題鶩源戴氏蒼山歌
- 春光幾度九十日,人壽都盧一百年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甲申元日
- 天公作惡劇,十日韜晴曦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景安錄示舊雪詩擬簡齋走筆賦所感奉謝
- 我生南土六十二,自古江南無此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留丹陽三日苦寒戲為短歌
- 江湖衰老蹤,十度游尋陽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夢東坡先生
- 今年命大乖,十事九謬誤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泥行嘆
- 此驛既已廢,十步九榛莽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鄱陽分水嶺
- 向來華屋處,十不存二三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十月初六日同仇仁近至王子由庵遂飲白云李居
- 吼哮甚江潮,十屋九仆壁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十月七日早起
- 此事一往四十年,至今夜猶夢湘沅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常德教趙君
- 邂逅一閒二十年,髭雪鬢霜慵不摘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郝同知
- 四十青春七十翁,客樓時得一樽同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楊復之歸吾里
- 官船買船逾十丈,終日牽攀僅能上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下長安堰
- 疇昔共飲徒,十不見八九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遇李尊師
- 車各雙輪三十輻,與之運行謂之轂之兩端鑿竅穴,良工于此膏其軸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馬唐卿數學環中吟
- 八卦之上六十四,右乾左坤名曰易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俞碧巖體仁刊圖書
- 九十日春已十日,清晨閒步小園中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劉元煇元日
- 座客有十人,十人皆能詩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三月初五日孟君復王元俞治中十人同會分韻得
- 況乃岡坂間,十步千盤紆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歲除夜過白土市不宿夜幾失道田家地臥四十韻
- 令郎江西三十載,董提茗事職不改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武寧茶提舉相臺鄭君思恭之萱堂太夫人馮氏大
- 舊與結交三十年,今老而歸識其子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野趣居士楊公遠令其子依竹似孫為予寫真贈以
- 豈料身為七十翁,開懷且放醉顏紅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乙未歲除二首
- 幾度出城行十里,何時筑屋就三間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游問政山次韻郡侯康慶之
- 相府違離二十年,弁兮突見外孫賢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朱師裕
- 北極地上三十六度出,南極地下三十六度入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己亥十一月二十一日長至前一旬書
- 倏忽虛盈三十載,世間春夏幾南柯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武林感舊又二首
- 賒它陸凱二十字,喚起杜陵三百年。 -- 出自宋·方蒙仲·和劉后村梅花百詠
- 才出國門三十里,便成回首望長安。 -- 出自宋·方翥·離武林
- 頓向此間超十地,愿將安定證群疑。 -- 出自宋·馮浩·題招題院靜照堂
- 聊舍三百斛,十中活一二。 -- 出自宋·馮楫·勸諭賑濟詩
- 婢千七百三十丈,翠壓江湖幾點濤。 -- 出自宋·馮濬·祝融峰
- 五馬今朝成十馬,兩人前日壓千人。 -- 出自宋·撫州樂妓·郡宴合生
- 讀書誤人四十年,有時醉把闌干拍。 -- 出自宋·富弼·句
- 鑿石誅茅四十年,棱層寶構出諸天。 -- 出自宋·富臨·紫微山
- 布衣韋帶三十余,笞配黥流動千里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編局
- 三度侶黃冠,十載謝丹紱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次韻詹丞賀得祠
- 天公更好事,十日不打雨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官田行
- 天子九九八十一萬歲,免使真人白水還飛龍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雞禍詩
- 一時謀謨嘉,十世典刑舊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近者昌言多出諸賢之后有感一首
- 我老與時忤,十年守窮空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桑貴有感
- 三百變三千,十倍價何穹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桑貴有感
- 徂謝易永久,十年閟松關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迓杜丞相檥舟白鶴山下有感
- 足躡修門甫十年,惟余篇翰富流傳。 -- 出自宋·耿秉·換崔舍人
- 定交首尾三十所,晏子狐裘虞老屐。 -- 出自宋·鞏豐·為舉子時所用方硯小童滌之誤傷其左角
- 數盡寒更六十點,鐘聲聽了又雞催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寄童梅巖
- 白帝層城統十連,肘聯荊屬阻山川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送張道從上行起復帥夔二首
- 謁告旋掩關,十日人事絕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病目
- 失身落宦網,十載溪山別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和何耕道別字韻詩
“十”同音字
- 呞
- 姼
- 徥
- 恀
- 栻
- 觢
- 飾
- 石
- 眡
- 適
- 適
- 拾
- 氏
- 榁
- 蝕
- 釃
- 釃
- 濕
- 溼
- 濕
- 示
- 釶
- 鉇
- 鍦
- 什
- 世
- 丗
- 乨
- 亊
- 事
- 仕
- 佦
- 使
- 侍
- 兘
- 冟
- 勢
- 勢
- 十
- 卋
- 史
- 呩
- 嗜
- 噬
- 塒
- 塒
- 士
- 失
- 奭
- 始
- 嬕
- 實
- 実
- 室
- 宩
- 寔
- 實
- 尸
- 屍
- 屎
- 峕
- 崼
- 嵵
- 市
- 師
- 師
- 式
- 弒
- 弒
- 忕
- 恃
- 戺
- 拭
- 揓
- 施
- 時
- 旹
- 是
- 昰
- 時
- 枾
- 柹
- 柿
- 榯
- 浉
- 湜
- 湤
- 溡
- 溮
- 澨
- 炻
- 烒
- 煶
- 獅
- 獅
- 瑡
- 眂
- 眎
- 睗
- 矢
- 礻
- 祏
- 秲
- 竍
- 笶
- 筮
- 箷
- 簭
- 籂
- 絁
- 舐
- 舓
- 蒔
- 葹
- 蒒
- 蒔
- 蓍
- 虱
- 蝕
- 蝨
- 螫
- 褷
- 襫
- 襹
- 視
- 視
- 試
- 詩
- 誓
- 諟
- 諡
- 謚
- 識
- 識
- 試
- 詩
- 謚
- 豕
- 貰
- 貰
- 軾
- 軾
- 辻
- 逝
- 遈
- 遾
- 邿
- 釈
- 釋
- 釋
- 鈰
- 鉂
- 鉃
- 鉐
- 鉽
- 銴
- 鈰
- 食
- 飠
- 餙
- 餝
- 饣
- 飾
- 駛
- 駛
- 鮖
- 鯴
- 鰘
- 鰣
- 鰤
- 鰣
- 鲺
- 鳲
- 鳾
- 鶳
- 鸤
- 鼫
- 鼭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𠀍
- 𠁱
- 𠂕
- 𠃭
- 𠓡
- 𢂑
- 𢻱
- 𥐘
- 𥼶
- 𦳊
- 𧐂
- 𩢲
- 𩰢
- 𪀦
- 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