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在第6個字的詩句
十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喚作郎官三十年,淡於名爵自應賢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挽張金都郎中詞
- 海田無雨種十一,是處奔走祈淵龍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捕蝗回奉化泊剡源有感
- 我昔扁舟來,十日看不足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送翁靈舒赴越帥分韻得欲字
- 毛穎諸孫二十輩,千里相看誰與同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絕句
- 兀坐長吟五十詩,怪來幾案夜生輝,胸中錦段明如許,羞得吳娃懶上機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絕句
- 半開半未開,十分好態度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官舍梅樹
- 相去幽居無十步,不論時節恣來游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賦清映閣
- 天作錦屏環十里,僧開朱屋面千峰。 -- 出自宋·丁寶臣·招通判沈興宗游五泄
- 世上洞天三十六,縉云第二十九區。 -- 出自宋·丁宣·仙都山
- 郁江清徹底,十里郡城南。 -- 出自宋·董敦逸·句
- 蒙瞍辭詔相,十步九顛躓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丁丑別金壇劉漫塘七首
- 倒戈橫尸四十里,搴旗獲馬六千匹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漢中行
- 一分寬未易,十分擾已博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閑坐有感偶成古風簡劉會之高吉父康司理
- 一笑重逢二十年,自憐鏡影已華顛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羅年能赴興國前詩未作嘗於醉中謾成亦并達之
- 聵聵莫知誡,十療宜十失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步自玉局會飲于判院涂丈廨舍正得日字
- 荊南古都會,十萬雄干戈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寄襄陽楊侍郎三丈
- 政在伾文過十年,幾多巖穴老英賢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挽黃通判明叔座主
- 三年已成林,十載盤空谷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青松一首送楊侍郎丈赴闕
- 我游諸方三十年,出入無界參人天。 -- 出自宋·方逢振·示湖田庵僧
- 嗟哉近霜草,十九已不蕃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秋晚雜書三十首
- 君子抱古見,十事十不然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西齋秋感二十首
- 側聞田野間,十人九饑腹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為韻賦十首
- 客來且一觴,十觴未遽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為韻賦十首
- 明年老子六十一,最憶只身三十時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武林書事九首
- 六十曰耆七十稀,西山能有幾□□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六十吟五首
- 野寺豈無僧十百,愛僧須是愛詩僧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同年宗兄桐江府判去言五首
- 千鈞巨石百十萬,亂堆橫峙塞山澗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過芙蓉嶺對鏡嶺羊斗嶺新嶺塔嶺賦短歌五首
- 莫笑衰頹七十翁,老來柔外尚剛中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七十翁吟七言十首
- 自笑衰頹七十翁,全將拙鈍易豪雄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七十翁吟七言十首
- 憶昔年垂五十詩,紫陽山下結茅茨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思家五首
- 弱冠吟詩六十年,自然熟處有肥仙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思家五首
- 南陽月輸三十斛,汝真糞士之朝榮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丁適之菊莊
- 自古云希七十老,即今僅見兩三人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牟獻這提刑來杭納婿慶予七十次韻二首
- 于茲偶有酒,十觴至百觴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擬古五首
- 后山卒僅四十九,諱日崇寧一日前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七十翁吟七言十絕
- 倏忽侵尋八十翁,平生學問見詩中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醉題二首
- 海內師儒四十強,皋比一撤即鵷行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鄧善這翰林應奉并呈交代汪親家
- 防風九畝霸十圍,痿痹支離蹣跚跛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徐仲彬達觀亭
- 長明燈籠照十方,胸中亦復作是光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靈隱寺行呈伏虎巖
- 豈料生逾七十年,孩提脫死瘴鄉煙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生日又二首
- 飲苕溪水二十年,杜門不出守環堵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牟仲啟存齋尚書之曾孫,獻之提刑孫
- 一山葉翁七十二,齒牙禿缺面不媚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葉宗貴一山
- 雙臺方叟七十六,二十七霜絕俸祿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葉宗貴一山
- 不至水西久,十年懷夢思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正月初三日水西寺
- 名僧詩話六十卷,我葺偈頌如野史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走筆送僧宣無言歸泉南
- 寂寥荒山中,十載賦招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賓旸梅氏山居訪茱萸
- 地高山使然,十倍百尺樓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仇仁近題王子由隱居
- 逾燕涉漠將十霜,西風滿眼榆林黃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鮮于伯幾秋懷長句
- 年長山僧五十秋,每攜詩卷過吾樓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芝田上人子虛二首
- 青慈古茗器,十觴聯若飛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存心具飲
“十”同音字
- 呞
- 姼
- 徥
- 恀
- 栻
- 觢
- 飾
- 石
- 眡
- 適
- 適
- 拾
- 氏
- 榁
- 蝕
- 釃
- 釃
- 濕
- 溼
- 濕
- 示
- 釶
- 鉇
- 鍦
- 什
- 世
- 丗
- 乨
- 亊
- 事
- 仕
- 佦
- 使
- 侍
- 兘
- 冟
- 勢
- 勢
- 十
- 卋
- 史
- 呩
- 嗜
- 噬
- 塒
- 塒
- 士
- 失
- 奭
- 始
- 嬕
- 實
- 実
- 室
- 宩
- 寔
- 實
- 尸
- 屍
- 屎
- 峕
- 崼
- 嵵
- 市
- 師
- 師
- 式
- 弒
- 弒
- 忕
- 恃
- 戺
- 拭
- 揓
- 施
- 時
- 旹
- 是
- 昰
- 時
- 枾
- 柹
- 柿
- 榯
- 浉
- 湜
- 湤
- 溡
- 溮
- 澨
- 炻
- 烒
- 煶
- 獅
- 獅
- 瑡
- 眂
- 眎
- 睗
- 矢
- 礻
- 祏
- 秲
- 竍
- 笶
- 筮
- 箷
- 簭
- 籂
- 絁
- 舐
- 舓
- 蒔
- 葹
- 蒒
- 蒔
- 蓍
- 虱
- 蝕
- 蝨
- 螫
- 褷
- 襫
- 襹
- 視
- 視
- 試
- 詩
- 誓
- 諟
- 諡
- 謚
- 識
- 識
- 試
- 詩
- 謚
- 豕
- 貰
- 貰
- 軾
- 軾
- 辻
- 逝
- 遈
- 遾
- 邿
- 釈
- 釋
- 釋
- 鈰
- 鉂
- 鉃
- 鉐
- 鉽
- 銴
- 鈰
- 食
- 飠
- 餙
- 餝
- 饣
- 飾
- 駛
- 駛
- 鮖
- 鯴
- 鰘
- 鰣
- 鰤
- 鰣
- 鲺
- 鳲
- 鳾
- 鶳
- 鸤
- 鼫
- 鼭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𠀍
- 𠁱
- 𠂕
- 𠃭
- 𠓡
- 𢂑
- 𢻱
- 𥐘
- 𥼶
- 𦳊
- 𧐂
- 𩢲
- 𩰢
- 𪀦
- 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