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在第6個字的詩句
十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一老皤皤六十余,直從苦硬做工夫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挽鹿泉賈參政二首
- 白石國城三十六,女子軍來兩城覆。 -- 出自宋·羅椅·折齒歌
- 早知秦不五十年,安得種花來此地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桃源行
- 光武中興三十年,愈民痼疾發靈泉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題蜀江觀
- 搜奇抉異三十載,此湖如玉韞而待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次楊監簿新癖小西湖韻
- 倚東風、畫闌十二,芳陰簾幕低護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摸魚兒·倚東風
- 家山近,游宴十洲三島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摸魚兒·過重陽
- 南湖雨華座,十載復誰登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贈佛光法師
- 下馬獨支筇,十步八九蹶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念昔游四首
- 名山洞府三十六,若擬帽峰猶未足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題金粟洞
- 入洛深衣已十春,聲名千載有知聞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過莆城懷別劉后村中書因以奉寄
- 半生多在路,十日九懷家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明發
- 曾被梅花累十春,孤山蹤跡斷知聞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讀后村梅花百詠
- 明圣當陽四十春,十年供奉感孤臣。 -- 出自宋·馬廷鸞·病中修實錄
- 老樹今逾七十霜,冰魂玉骨自孤芳。 -- 出自宋·馬廷鸞·帶湖春樹先和公手植也感而有賦
- 白發蒼顏六十三,年年拜母憶中男。 -- 出自宋·馬廷鸞·過屺瞻墓
- 吾母今年五十余,襟期正與君母俱。 -- 出自宋·馬廷鸞·徐氏拜榮堂
- 九重紛羽衛,十二駕龍驤。 -- 出自宋·馬廷鸞·恭進明堂大禮慶成詩
- 太守買臣五十歲,中書坡老五十一歲,五十二年回首非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沁園春·尚書當年
- 是時八月二十夜,明月正值奎婁躔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孔廟既拜之后又不遠三百里過泰山過汶河壯哉
- 滿玻璃春綠,十載受棠甘。 -- 出自宋·鄧剡·八聲甘州·笑釵符
- 褭褭春幡,恰十日、又逢元夕。 -- 出自宋·劉鑒·滿江紅·裊裊春幡
- 更四雙蓂莢,十分桂魄,中元佳致,妝點初秋。 -- 出自宋·翁溪園·沁園春·記得花筵
- 天地無情,向十載、風埃吹老。 -- 出自宋·趙文·氐州第一
- 待暖入、香紅十里。 -- 出自宋·劉塤·賀新郎·辦著春游費
- 待牡丹、開處十分春,催寒食。 -- 出自宋·黃公紹·滿江紅·客子光陰
- 山圍寬碧,月十分圓滿,十分春暮。 -- 出自宋·黃公紹·念奴嬌·山圍寬碧
- 一年三百六十日,須有一日順風時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烏沙夾阻風
- 不見滄洲已十霜,夢中炯炯此靈光。 -- 出自宋·陳紀·寄朱滄洲
- 宦海漂流四十年,老來默默守吾玄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書與士瞻上人十首
- 時艱士失業,十家九寒饑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予久客思歸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歸意濃
- 坡翁昔年五十二,翰林侍讀為學士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寄南仲
- 頗知文風盛,十室九儒士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送虞師憲赴延平書院山長
- 此大武者,二十八蹄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題徐壽畫牛
- 姓名素不聞,十載安所止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過林口市
- 仙屋周遭二十間,常容苦行掛單住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蟂磯
- 月色水光三十里,何人來此泛仙槎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水月園
- 別來已是二十載,城府之事了不知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贈朱仁甫
- 書生杜門三十載,邂逅三生一日緣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觀洛行
- 兵戈生長三十載,豪杰豈必文王興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別永福諸友
- 不見此山四十載,巖石相看亦粲然。 -- 出自宋·徐瑞·梅巖
- 三百篇詩,三十六篇,以祈壽言。 -- 出自宋·程節齋·沁園春·三百篇詩
- 問南樓月色,十載相疏,何似今宵。 -- 出自宋·龍端是·憶舊游·問南樓月色
- 在再章臺才十載,笑關河、失報應旁午。 -- 出自宋·勿翁·賀新郎·庭外瀟瀟雨
- 落魄紅塵四十春,無為無事信天真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金殿玉堂門十二,金翁木母正來過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谷神歌
- 天下洞天三十六,玄鶴洞天一仙谷。 -- 出自宋·王孝嚴·石門洞
- ……正秋容萬里,十分明潔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滿江紅·……正秋容萬里
- 一別京華近十年,此心無日不悠然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偶成
- 鐵硯不須兵十萬,銅盤何用客三千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偶成
“十”同音字
- 呞
- 姼
- 徥
- 恀
- 栻
- 觢
- 飾
- 石
- 眡
- 適
- 適
- 拾
- 氏
- 榁
- 蝕
- 釃
- 釃
- 濕
- 溼
- 濕
- 示
- 釶
- 鉇
- 鍦
- 什
- 世
- 丗
- 乨
- 亊
- 事
- 仕
- 佦
- 使
- 侍
- 兘
- 冟
- 勢
- 勢
- 十
- 卋
- 史
- 呩
- 嗜
- 噬
- 塒
- 塒
- 士
- 失
- 奭
- 始
- 嬕
- 實
- 実
- 室
- 宩
- 寔
- 實
- 尸
- 屍
- 屎
- 峕
- 崼
- 嵵
- 市
- 師
- 師
- 式
- 弒
- 弒
- 忕
- 恃
- 戺
- 拭
- 揓
- 施
- 時
- 旹
- 是
- 昰
- 時
- 枾
- 柹
- 柿
- 榯
- 浉
- 湜
- 湤
- 溡
- 溮
- 澨
- 炻
- 烒
- 煶
- 獅
- 獅
- 瑡
- 眂
- 眎
- 睗
- 矢
- 礻
- 祏
- 秲
- 竍
- 笶
- 筮
- 箷
- 簭
- 籂
- 絁
- 舐
- 舓
- 蒔
- 葹
- 蒒
- 蒔
- 蓍
- 虱
- 蝕
- 蝨
- 螫
- 褷
- 襫
- 襹
- 視
- 視
- 試
- 詩
- 誓
- 諟
- 諡
- 謚
- 識
- 識
- 試
- 詩
- 謚
- 豕
- 貰
- 貰
- 軾
- 軾
- 辻
- 逝
- 遈
- 遾
- 邿
- 釈
- 釋
- 釋
- 鈰
- 鉂
- 鉃
- 鉐
- 鉽
- 銴
- 鈰
- 食
- 飠
- 餙
- 餝
- 饣
- 飾
- 駛
- 駛
- 鮖
- 鯴
- 鰘
- 鰣
- 鰤
- 鰣
- 鲺
- 鳲
- 鳾
- 鶳
- 鸤
- 鼫
- 鼭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𠀍
- 𠁱
- 𠂕
- 𠃭
- 𠓡
- 𢂑
- 𢻱
- 𥐘
- 𥼶
- 𦳊
- 𧐂
- 𩢲
- 𩰢
- 𪀦
- 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