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在第6個字的詩句
十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翻云挾雨動十日,灑潤及物無遺馀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歸自淮南雪行呈張鹽袁憲
- 可能辭滯留,十步九顛隮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離伏龍
- 計鐵取券直,十九收六七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錢弊
- 寓公芹泮士,十九盡親識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招朱法曹趙宰趙予野飲
- 辛勤結發七十戰,數奇堪笑李將軍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柘皋短吟
- 夜光一百八十七,有底六丁忘下收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跋簡齋二帖
- 巧笑明眸年十五。 -- 出自宋·鄭僅·調笑轉踏/調笑令
- 善導有遺蹤,十佛從口吐。 -- 出自宋·呂希純·高峰庵
- 流浪滄浪二十年,三江五湖一釣船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自陜州渡黃河歌
- 元和元豐五十紀,婆娑下委才及肩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千齡檜
- 閉門縣榻二十年,不見孺子與文舉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蚩蚩
- 駑馬但能追十駕,鉛刀奚可斷千牛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答孔榘處度見贈
- 庚寅十月二十五,曉分黑帝臨丹府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舞陽令祝樂天再任
- 我今西來二十年,夢寐江南見幽趣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贈卜者張生歌張歷陽人也
- 綠竹喬松三十里,云中猶未見蘇山。 -- 出自宋·阮閱·蘇仙山
- 風雨年年常十五,休將涓滴強邀功。 -- 出自宋·阮閱·郴江百詠并序·靈湫
- 人在洞天三十六。 -- 出自宋·謝逸·玉樓春
- 職方閱輿圖,十已歸四五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紀關隴
- 我哀怙恃今十年,不及增培一抔土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梓潼張孝女
- 鳳歷推移二十霜,一回重見閏重陽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閏重陽
- 西南世家無十族,吳范生兒長食肉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送吳使君
- 一年三百六十齋,一日不齋事如麻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題遂寧馮遷居夫隱士畫像
- 此既身之章,十年共起臥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送犢鼻褌與任敦夫
- 一年三百六十日,卻有半年閒守窮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戲書元明廳壁
- 隱跡人間數十年,不令眾覺種丹田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金丹詩四十八首
- 千八百年三十代,云臺空碧佩琳瑯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云臺治
- 云陽峰高七十一,欲與衡岳爭為雄。 -- 出自宋·李祁·題朱澤民山水
- 謾回首、畫樓十二。 -- 出自宋·趙耆孫·遠朝歸·金谷先春
- 不挹風猷二十年,天涯淪落看騰騫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寄孫修撰頃法同舍訝予多忘有見過之意
- 急雨春風顛,十日聲不絕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久雨
- 夢里春風三十年,青銅照我頭都白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寄姚文發
- 丹桂亭亭五十尺,共持玉斧取來看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受崧兄弟赴漕懷試作二十八言送之
- 棘闈裹飯三十年,百煉自知俱繞指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先君守官司醴陵日予嘗隨先生讀書岳麓山法華
- 惟時十月二十四,積慶高門生異人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王倅生辰
- 學宮墻外草,十里望不絕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學山野燒異常登高泮宮如在火池中間泮師率諸
- 霔雨洞洗之,十日不知清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知識相問多以封川氣候寬涼為言大暑中因念退
- 有宅一區園十畝,不知天遣幾時歸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早春有感
- 古來三百六十寺,春入頹基草木荒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初到西湖
- 徑須酣飲六十日,安用取禾三百廛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久雨二首
- 知愚何止三十里,咫尺須論百千界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寄題翠樊亭
- 萬言若投石,十年猶枯囊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同天隱少章游嵩少懷元明
- 三嘆已哺食,十起中夜床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同天隱少章游嵩少懷元明
- 不到鐘山二十上,江邊獨立思茫然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晚泊江口令小舟汲江心水烹葉璵云谷碎冰散步
- 濛濛勒花春,十月九風雨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晞陽軒
- 蓬轉生涯四十年,歸來華發舊山川,驚魂僅免走三穴,情話喜同傾四筵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似表弟始歸寇退之后置酒會親族坐客即席詩次
- 政如強弓五十步,無力可貫青唐鐵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和謝吏部鐵字韻三十四首·呈幾叟儀曹四首
- 帝城周遭八十里,二十萬兵氣裂眥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靖康迎駕行
- 直上洞天三十六,馬蹄迤邐步瓊瑤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訪故人
- 當時大鑊四十石,餡粗如柱餅八尺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鼓腹謠
- 遺跡榛蕪四十年,使君跋馬獨依然。 -- 出自宋·林季仲·又用前韻二首
“十”同音字
- 呞
- 姼
- 徥
- 恀
- 栻
- 觢
- 飾
- 石
- 眡
- 適
- 適
- 拾
- 氏
- 榁
- 蝕
- 釃
- 釃
- 濕
- 溼
- 濕
- 示
- 釶
- 鉇
- 鍦
- 什
- 世
- 丗
- 乨
- 亊
- 事
- 仕
- 佦
- 使
- 侍
- 兘
- 冟
- 勢
- 勢
- 十
- 卋
- 史
- 呩
- 嗜
- 噬
- 塒
- 塒
- 士
- 失
- 奭
- 始
- 嬕
- 實
- 実
- 室
- 宩
- 寔
- 實
- 尸
- 屍
- 屎
- 峕
- 崼
- 嵵
- 市
- 師
- 師
- 式
- 弒
- 弒
- 忕
- 恃
- 戺
- 拭
- 揓
- 施
- 時
- 旹
- 是
- 昰
- 時
- 枾
- 柹
- 柿
- 榯
- 浉
- 湜
- 湤
- 溡
- 溮
- 澨
- 炻
- 烒
- 煶
- 獅
- 獅
- 瑡
- 眂
- 眎
- 睗
- 矢
- 礻
- 祏
- 秲
- 竍
- 笶
- 筮
- 箷
- 簭
- 籂
- 絁
- 舐
- 舓
- 蒔
- 葹
- 蒒
- 蒔
- 蓍
- 虱
- 蝕
- 蝨
- 螫
- 褷
- 襫
- 襹
- 視
- 視
- 試
- 詩
- 誓
- 諟
- 諡
- 謚
- 識
- 識
- 試
- 詩
- 謚
- 豕
- 貰
- 貰
- 軾
- 軾
- 辻
- 逝
- 遈
- 遾
- 邿
- 釈
- 釋
- 釋
- 鈰
- 鉂
- 鉃
- 鉐
- 鉽
- 銴
- 鈰
- 食
- 飠
- 餙
- 餝
- 饣
- 飾
- 駛
- 駛
- 鮖
- 鯴
- 鰘
- 鰣
- 鰤
- 鰣
- 鲺
- 鳲
- 鳾
- 鶳
- 鸤
- 鼫
- 鼭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𠀍
- 𠁱
- 𠂕
- 𠃭
- 𠓡
- 𢂑
- 𢻱
- 𥐘
- 𥼶
- 𦳊
- 𧐂
- 𩢲
- 𩰢
- 𪀦
- 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