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在第6個字的詩句
十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空閨有佳人,十載常獨宿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感秋(二首)
- 河流曲曲轉,十里還相喚。 -- 出自明·王世貞·衛河四首
- 萬歷十八年十二月之朔,百舌聲聲叫如昨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十月望十二月朔百舌群鳴連日臘朔之夜雷電徹
- 只今白首二十載,我母不在爾母在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賦得百歲宣花為某母壽
- 三影詩翁八十余,此時特娶如花姝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四張歌張六丈七十
- 五日白一發,十日皺一膚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發衡州(一本題作白發)
- 只身躡雙屐,十載食破研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贈別龔行義
- 渡江秋風未十日,織女值嫁牽牛妻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送李琴川謫臨海
- 蘇臺一別已十載,世事飄如電經目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贈吳居易別
- 風塵一別未十載,短鬢蕭颯俱老蒼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句容送蔡惟中
- 醉舞狂歌四十年,老來參得一乘禪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寓江寧村居病起寫懷(十首)
- 京國交游四十春,劉家兄弟最情親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過南溪懷劉參之承之兄弟
- 海風吹梅樹,十日閉門中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春(二首)
- 肯信博陵崔十四,平生愿作樂中箏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贈箏人(二首)
- 殺人一百四十萬,新城舊城內有幾人活? -- 出自清·吳嘉紀·李家娘
- 先生春秋八十五,芒鞋重踏揚州路。 -- 出自清·吳嘉紀·一錢行贈林茂之
- 昔游倏過五十載,江山宛然人代改。 -- 出自清·吳嘉紀·一錢行贈林茂之
- 潦倒邱園二十秋,親炊葵藿慰余愁。 -- 出自清·吳嘉紀·內人生日
- 粉署為郎四十春,今來名輩更無人。 -- 出自唐·牛僧孺·席上贈劉夢得
- 四騑將戒道,十乘啟先行。 -- 出自唐·徐堅·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
- 將軍半夜飲,十里聞歌吹。 -- 出自唐·劉駕·有感
- 一身遠出塞,十口無稅征。 -- 出自唐·劉駕·唐樂府十首·輸者謳
- 電擊流年七十三,齒衰氣沮竟何堪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荊渚感懷寄僧達禪弟三首
- 曾此棲心過十冬,今來瀟灑屬生公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重宿舊房與愚上人靜話
- 六十八去七十歲,與師年鬢不爭多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無愿上人
- 中途息瓶錫,十載依公卿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夏日荊渚書懷
- 憶昔堯為天,十日燒九州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月蝕詩
- 駕車六九五十四頭蛟螭虬,掣電九火輈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月蝕詩
- 統領三百六十鱗蟲,坐理東方宮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月蝕詩
- 賈僎舊相識,十年與營守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冬行三首
- 開古孟瀆三十里,四千頃泥坑為膏腴,刺史視之總若無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觀放魚歌
- 不憐妾歲晏,十載隴西頭。 -- 出自唐·喬知之·雜曲歌辭·定情篇
- 一朝棄筆硯,十年操矛戟。 -- 出自唐·崔湜·塞垣行(一作崔融詩)
- 一朝趨金門,十載奉瑤墀。 -- 出自唐·崔湜·尋拜襄州刺史。春日赴襄陽途中言志
- 清瘦形容八十余,匏懸籬落似村居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老僧
- 來時十三今十五,一成新衣已再補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秋夜聽嚴紳巴童唱竹枝歌
- 憶昔仗孤劍,十年從武威。 -- 出自唐·王貞白·古悔從軍行
- 丹穴嬌雛七十只,一時飛上秋天鳴。 -- 出自唐·王轂·吹笙引
- 心與白日斗,十無一滿百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客舍月下對酒,醉后寄畢四耀
- 初春遍芳甸,十里藹盈矚。 -- 出自唐·李章·雜曲歌辭·春游吟
- 謫向埃塵五十春,所趣無一不瀟灑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和永叔思白兔戲答公儀憶鶴雜言
- 愿得玉龍橫十萬,榆關重識故封人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虎北口
- 南亭一駐馬,十里望青春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雪晴
- 舞急錦腰迎十八,酒酣玉盞照東西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寄公辟
- 坐憶平生游,十載懷嵩丘。 -- 出自唐·盧藏用·宋主簿鳴皋夢趙六予未及報而陳子云亡,今追
- 萬里長飄飖,十年計不就。 -- 出自宋·袁瓘·鴻門行
- 萬里長飄飄,十年計不就。 -- 出自宋·袁瓘·鴻門行
- 楚客西上書,十年不得意。 -- 出自唐·陶翰·送朱大出關
- 去者無全生,十人九人死。 -- 出自唐·劉灣·云南曲
- 哀哀云南行,十萬同已矣。 -- 出自唐·劉灣·云南曲
“十”同音字
- 呞
- 姼
- 徥
- 恀
- 栻
- 觢
- 飾
- 石
- 眡
- 適
- 適
- 拾
- 氏
- 榁
- 蝕
- 釃
- 釃
- 濕
- 溼
- 濕
- 示
- 釶
- 鉇
- 鍦
- 什
- 世
- 丗
- 乨
- 亊
- 事
- 仕
- 佦
- 使
- 侍
- 兘
- 冟
- 勢
- 勢
- 十
- 卋
- 史
- 呩
- 嗜
- 噬
- 塒
- 塒
- 士
- 失
- 奭
- 始
- 嬕
- 實
- 実
- 室
- 宩
- 寔
- 實
- 尸
- 屍
- 屎
- 峕
- 崼
- 嵵
- 市
- 師
- 師
- 式
- 弒
- 弒
- 忕
- 恃
- 戺
- 拭
- 揓
- 施
- 時
- 旹
- 是
- 昰
- 時
- 枾
- 柹
- 柿
- 榯
- 浉
- 湜
- 湤
- 溡
- 溮
- 澨
- 炻
- 烒
- 煶
- 獅
- 獅
- 瑡
- 眂
- 眎
- 睗
- 矢
- 礻
- 祏
- 秲
- 竍
- 笶
- 筮
- 箷
- 簭
- 籂
- 絁
- 舐
- 舓
- 蒔
- 葹
- 蒒
- 蒔
- 蓍
- 虱
- 蝕
- 蝨
- 螫
- 褷
- 襫
- 襹
- 視
- 視
- 試
- 詩
- 誓
- 諟
- 諡
- 謚
- 識
- 識
- 試
- 詩
- 謚
- 豕
- 貰
- 貰
- 軾
- 軾
- 辻
- 逝
- 遈
- 遾
- 邿
- 釈
- 釋
- 釋
- 鈰
- 鉂
- 鉃
- 鉐
- 鉽
- 銴
- 鈰
- 食
- 飠
- 餙
- 餝
- 饣
- 飾
- 駛
- 駛
- 鮖
- 鯴
- 鰘
- 鰣
- 鰤
- 鰣
- 鲺
- 鳲
- 鳾
- 鶳
- 鸤
- 鼫
- 鼭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𠀍
- 𠁱
- 𠂕
- 𠃭
- 𠓡
- 𢂑
- 𢻱
- 𥐘
- 𥼶
- 𦳊
- 𧐂
- 𩢲
- 𩰢
- 𪀦
- 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