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在第4個字的詩句
十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如何七十年,汗赩含羞恥? -- 出自唐·杜牧·感懷詩一首 時滄州用兵。
- 屯田數十萬,堤防常懾惴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感懷詩一首 時滄州用兵。
- 空山三十年,鹿裘掛窗睡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送沈處士赴蘇州李中丞招以詩贈行
- 大者粗十圍,小者細一指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送沈處士赴蘇州李中丞招以詩贈行
- 九月三十日,雨聲如別秋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夜雨
- 都門五十里,馳馬逐雞聲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送友人
- 一醉六十日,古來聞阮生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歸宣州因題贈
- 得年七十更萬日,與子期于局上銷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送國棋王逢
- 使君四十四,兩佩左銅魚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春末題池州弄水亭
- 一日讀十紙,一月讀一箱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
- 樓飛九十尺,廊環四百柱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題宣州開元寺 寺置于東晉時。
- 得明珠十斛,白璧一雙,新詔垂金曳紫光煌煌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榮華樂( 一作東洛梁家謠)
- 乖離今十年,班發滿我頭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有感
- 巫山高,十二峰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葛蘊作巫山高愛其飄逸因亦作兩篇
- 鄛人七十漫多奇,為漢敺民了不知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范增二首
- 行年三十已衰翁,滿眼憂傷只自攻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別鄞女
- 人間三十六,追逐孔鸞飛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陳動之秘丞挽辭二首
- 百憂三十余年事,陳跡山林草野中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書靜照禪師塔
- 邯鄲四十余年夢,相對黃粱欲熟時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與耿天騭會話
- 歌元豐,十日五日一雨風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後元豐行
- 漁商數十室,門巷隱桑麻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東門
- 夷門二十年前事,回首黃塵一夢間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示王鐸主簿
- 皇皇三十載,書劍兩無成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自洛之越
- 苦學三十載,閉門江漢陰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秦中苦雨思歸,贈袁左丞、賀侍郎
- 為學三十載,閉門江漢陰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秦中苦雨思歸贈袁左丞賀侍郎
- 別來二十年,唯馀兩心在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敬酬微公見寄二首
- 韋公八十馀,位至六尚書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傷韋賓客
- 屬車八十一,此地阻長風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君山懷古
- 況今三十載,閱世難重陳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張盥赴舉詩
- 漢郡三十六,郁林東南遙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竇中丞晚入容江作
- 朱弦二十五,缺一不成曲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調瑟詞
- 應憐三十載,未變使君名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令狐相公首夏閑居書懷見寄
- 行年三十執金吾,身長七尺頗有須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玉門關蓋將軍歌
- 未至三十已高位,腰間金印色赭然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張獻心充副使歸河西雜句
- 別來逾十秋,兵馬日紛紛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過緱山王處士黑石谷隱居
- 丈夫三十未富貴,安能終日守筆硯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銀山磧西館
- 相識應十載,見君只一官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李翥游江外
- 寺南幾十峰,峰翠晴可掬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題華嚴寺瑰公禪房
- 年才三十馀,勇冠西南方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東歸留題太常徐卿草堂(在蜀)
- 作詩三十年,視我猶後輩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
- 惜哉三十五,白發今已生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答蘇子美離京見寄
- 嵩峰三十六,蒼翠爭聳出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班班林間鳩寄內
- 凋零三十年朋舊,在者多為白發翁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同年秘書丞陳動之挽詞二首
- 宦學三十年,六經老妍摩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讀徂徠集
- 斯民四十年涵煦,耕鑿安知荷帝功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永昭陵挽詞三首
- 官錢二十買一斗,示以明信民爭馳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答朱寀捕蝗詩
- 都將二十四橋月,換得西湖十頃秋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西湖戲作示同游者
- 嵩峰三十六,終日對高閣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登絳州富公嵩巫亭示同行者
- 偶得今十載,走宦南北東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乞藥有感呈梅圣俞
- 爾來三十年,多難百憂攻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乞藥有感呈梅圣俞
“十”同音字
- 呞
- 姼
- 徥
- 恀
- 栻
- 觢
- 飾
- 石
- 眡
- 適
- 適
- 拾
- 氏
- 榁
- 蝕
- 釃
- 釃
- 濕
- 溼
- 濕
- 示
- 釶
- 鉇
- 鍦
- 什
- 世
- 丗
- 乨
- 亊
- 事
- 仕
- 佦
- 使
- 侍
- 兘
- 冟
- 勢
- 勢
- 十
- 卋
- 史
- 呩
- 嗜
- 噬
- 塒
- 塒
- 士
- 失
- 奭
- 始
- 嬕
- 實
- 実
- 室
- 宩
- 寔
- 實
- 尸
- 屍
- 屎
- 峕
- 崼
- 嵵
- 市
- 師
- 師
- 式
- 弒
- 弒
- 忕
- 恃
- 戺
- 拭
- 揓
- 施
- 時
- 旹
- 是
- 昰
- 時
- 枾
- 柹
- 柿
- 榯
- 浉
- 湜
- 湤
- 溡
- 溮
- 澨
- 炻
- 烒
- 煶
- 獅
- 獅
- 瑡
- 眂
- 眎
- 睗
- 矢
- 礻
- 祏
- 秲
- 竍
- 笶
- 筮
- 箷
- 簭
- 籂
- 絁
- 舐
- 舓
- 蒔
- 葹
- 蒒
- 蒔
- 蓍
- 虱
- 蝕
- 蝨
- 螫
- 褷
- 襫
- 襹
- 視
- 視
- 試
- 詩
- 誓
- 諟
- 諡
- 謚
- 識
- 識
- 試
- 詩
- 謚
- 豕
- 貰
- 貰
- 軾
- 軾
- 辻
- 逝
- 遈
- 遾
- 邿
- 釈
- 釋
- 釋
- 鈰
- 鉂
- 鉃
- 鉐
- 鉽
- 銴
- 鈰
- 食
- 飠
- 餙
- 餝
- 饣
- 飾
- 駛
- 駛
- 鮖
- 鯴
- 鰘
- 鰣
- 鰤
- 鰣
- 鲺
- 鳲
- 鳾
- 鶳
- 鸤
- 鼫
- 鼭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𠀍
- 𠁱
- 𠂕
- 𠃭
- 𠓡
- 𢂑
- 𢻱
- 𥐘
- 𥼶
- 𦳊
- 𧐂
- 𩢲
- 𩰢
- 𪀦
- 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