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在第4個字的詩句
十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古人三十六,已自嘆頭顱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古人行
- 今垂四十年,眉目略可睹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祭詩
- 六經(jīng)四十三萬字,古未版行天所秘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題刊字蔡生
- 立秋五十日,殊未涼風(fēng)至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夜聞雨用誠齋新涼韻
- 揚州二十四橋月,莫作灞橋同調(diào)看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除日雪甚約客不至乃擁貂驟馬于郊外獨飲摘星
- 一鋪兵十人,一飯肉十斤,日費少府如千緡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檻虎行
- 一衲六十年,肘見不渠管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懶庵
- 暌違逾十年,一會豁素誠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寄陜府內(nèi)兄郭冏端公
- 吟詩三十載,成此一名難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送顧非熊及第歸茅山
- 人生七十,罕希壽數(shù)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·人生七十
- 九竅內(nèi),十分顛倒,顯現(xiàn)真功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贈長安徐先生
- 是劉伶,十分偏愛底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無調(diào)名 贈風(fēng)翔酒郎中 漸悟集卷上
- 丹成赴十洲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長思仙 與劉處玄并示孟四元
- 環(huán)墻修十座,衣餐獨贍,三處安廚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贈趙先生母蓬瀛散人
- 蕭然登十地,自得會三歸。 -- 出自元·李治·謁慈恩寺題奘法師房
- 大者始十齡,小者猶孩提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出門辭為蘇鵬賦
- 荏苒余十齡,晦朔幾朒朓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示呂生(有序)
- 卓冠七十二,分匯大明湖,幾曲繞瓊房,一泓映綺疏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珍珠泉
- 男兒三十無奇功,誓把區(qū)區(qū)七尺還天公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去國行
- 方六七十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攄·贈歐陽建
- 高僧九十聲如罄,日飲清泉伴古松。 -- 出自·老舍·清水寺訪大西上人
- 上下數(shù)十里,映睫青巑巑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憶山送人
- 感激數(shù)十郡,連衡斗羌夷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顏書四十韻
- 今逾二十載,我老泉依舊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荊門惠泉
- 感激數(shù)十郡,連衡斗羗夷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顏書
- 行年七十始研求,老臂支撐目昏眊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石鼓歌
- 匈奴七十戰(zhàn),戰(zhàn)戰(zhàn)不得當(dāng)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數(shù)奇嘆
- 生年五十還非夭,不道人間是夢中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哭商裛衡侍講
- 因思二十年前事,長躡仙班侍九重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大行皇帝挽歌辭(二首)
- 太公九十乃顯榮兮,誠未遇其匹合。 -- 出自先秦·宋玉·九辯
- 讀書三十年,今來始一試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送吳榮楷之官浙江三首
- 三百六十寺,嵐翠渺迷離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送吳榮楷之官浙江三首
- 龍鐘六十馀,伶什惟一地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里胥
- 邇來又十年,拋棄如土炭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乙己春闈謝戴醇士前輩畫竹
- 男兒三十殊非少,今我過之詎足歡!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三十二初度次日書懷
- 瞬息二十年,越兵破吳國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夫差伍員
- 天王三十有七傳,八百余年屬周紀(jì)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歷代傳授歌
- 五代五十三年間,后有十國皆僭偽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歷代傳授歌
- 福州縣十三,余幸窮厓下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古田女
- 翁時多十歲,無地貯英發(fā)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壽龍津余此溪
- 更閱五十番,飛蜂與斯蚻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壽龍津余此溪
- 置司七十二,妄誕出意表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玉山東岳
- 喚回三十年前夢,撫案挑燈感慨長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憶昔
- 西來三十六將軍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周亞夫
- 考亭三十匣,獨為百川壑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勸考亭收文公書兼聚書
- 翁死六十年,輒起人哀樂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勸考亭收文公書兼聚書
- 各與三十拄杖,少喜多嗔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一期九十日,鐵壁復(fù)鐵壁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八月二十五,洞山離查渡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結(jié)夏已十日,那事無消息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“十”同音字
- 呞
- 姼
- 徥
- 恀
- 栻
- 觢
- 飾
- 石
- 眡
- 適
- 適
- 拾
- 氏
- 榁
- 蝕
- 釃
- 釃
- 濕
- 溼
- 濕
- 示
- 釶
- 鉇
- 鍦
- 什
- 世
- 丗
- 乨
- 亊
- 事
- 仕
- 佦
- 使
- 侍
- 兘
- 冟
- 勢
- 勢
- 十
- 卋
- 史
- 呩
- 嗜
- 噬
- 塒
- 塒
- 士
- 失
- 奭
- 始
- 嬕
- 實
- 実
- 室
- 宩
- 寔
- 實
- 尸
- 屍
- 屎
- 峕
- 崼
- 嵵
- 市
- 師
- 師
- 式
- 弒
- 弒
- 忕
- 恃
- 戺
- 拭
- 揓
- 施
- 時
- 旹
- 是
- 昰
- 時
- 枾
- 柹
- 柿
- 榯
- 浉
- 湜
- 湤
- 溡
- 溮
- 澨
- 炻
- 烒
- 煶
- 獅
- 獅
- 瑡
- 眂
- 眎
- 睗
- 矢
- 礻
- 祏
- 秲
- 竍
- 笶
- 筮
- 箷
- 簭
- 籂
- 絁
- 舐
- 舓
- 蒔
- 葹
- 蒒
- 蒔
- 蓍
- 虱
- 蝕
- 蝨
- 螫
- 褷
- 襫
- 襹
- 視
- 視
- 試
- 詩
- 誓
- 諟
- 諡
- 謚
- 識
- 識
- 試
- 詩
- 謚
- 豕
- 貰
- 貰
- 軾
- 軾
- 辻
- 逝
- 遈
- 遾
- 邿
- 釈
- 釋
- 釋
- 鈰
- 鉂
- 鉃
- 鉐
- 鉽
- 銴
- 鈰
- 食
- 飠
- 餙
- 餝
- 饣
- 飾
- 駛
- 駛
- 鮖
- 鯴
- 鰘
- 鰣
- 鰤
- 鰣
- 鲺
- 鳲
- 鳾
- 鶳
- 鸤
- 鼫
- 鼭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𠀍
- 𠁱
- 𠂕
- 𠃭
- 𠓡
- 𢂑
- 𢻱
- 𥐘
- 𥼶
- 𦳊
- 𧐂
- 𩢲
- 𩰢
- 𪀦
- 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