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十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東土西乾無祖師,白頭老僧七十五。 -- 出自宋·釋如珙·寄雪竇千峰琬西堂
- 孔門弟子無人識,空有三千七十士。 -- 出自宋·釋如凈·偈頌十八首
- 桃花彩綬儼仙衣,寶帶垂金腹十圍。 -- 出自宋·釋若芬·壽傅守
- 江南海北三千里,雨散云飛二十年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重經故人舊居
- 阿呵呵,只今此話大行,何待三十年后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送訥堂和尚住秀之天寧
- 坦然古路勿迂疏,霽月涼風動十虛。 -- 出自宋·釋師體·頌古十四首
- 更將何物演真乘,六六元來三十六。 -- 出自宋·釋惟清·偈九首
- 爭似漁翁扁舟獨往最脫酒,七十二峰相對長青青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苕霅歌
- 又看景定新頒歷,百歲還驚五十過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看新歷
- 此心長是愛云泉,平澹相親六十年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云泉吟
- 爭如跛腳老云門,解道臘月二十五。 -- 出自宋·釋悟本·偈
- 瞌睡師僧驚覺來,三九依前二十七。 -- 出自宋·釋先·偈頌三首
- 皷腹臺前一轉頭,不覺四月二十五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偈頌一百五十首
- 夫如是普門一十九類,楞嚴三十二應,熙怡微笑,唯唯點頭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趙通判請贊觀音
- 驀然憶著便歸來,六六依前三十六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彭檢法號仍舊
- 殘梅一片過晴檐,忽感春風三十三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丙辰二月二日喜晴
- 風光暗換人雙鬢,一別江南二十年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初夏客懷
- 雪人通身卻吃罵,兔角拄杖三十下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偈頌十四首
- 雙髻峰{左足右孛}跳上三十三天,拄杖子向十字街頭揚聲大叫。 -- 出自宋·釋原妙·偈頌六十七首
- 直饒走遍一百一十城,參見五十三善知識,功超十地三乘,位等釋迦彌勒。 -- 出自宋·釋原妙·偈頌六十七首
- 而今直下分明去,猶較南泉二十年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七十八首
- 道超情也萬法齊平,心出礙也十方通暢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憑宣教寫真請贊
- 布單不賣三千里,樹耳誰疑二十年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送嵩上人住庵
- 直饒真到不疑地,放下更參三十年。 -- 出自宋·釋子益·頌古十一首
- 多慚未得騷人旨,虛役身心五十年。 -- 出自宋·釋宗美·自題詩集
- 前年軍過雞柵空,今年一母生十雄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樂神曲
- 菊花村晚雁來天,同住蘭舟未十年。 -- 出自宋·宋伯仁·別友人
- 襟分楚澤三千里,曲奏湘妃五十弦。 -- 出自宋·宋翰·句
- 已聞幼海歌重潤,更得清風誦十章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王禹玉相公三月十八日皇子侍宴長句三首
- 馬蹄看即三千里,客舍今逾四十程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就日館
- 令人向壁臥三日,悔我讀書空十年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再和商卿
- 只今行腳一萬里,重此驚心二十年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舟自震澤道吳興城外有感
- 湘南湘北水悠悠,佳處中間冠十州。 -- 出自宋·譚申·潭州詩二首
- 南冠入海五百客,北旆歸燕七十城。 -- 出自宋·唐涇·江南四忠節國之紀也歌以哀之
- 離吳別楚三千里,入洛游梁二十年。 -- 出自宋·陶谷·寄贈夢英大師
- 讀書事業依然在,一目猶慚不十行。 -- 出自宋·陶夢桂·次韻汪山園
- 五車拄腹成何事,空受才名二十年。 -- 出自宋·汪應辰·次漢英教授示和尹少稷韻四首
- 九華門外柳三丈,蕭相樓前松十尋。 -- 出自宋·王鞏·過池陽
- 四邊險絕無猿鳥,獨臥深云三十年。 -- 出自宋·王祜·贈率子連三首
- 清河詩客本賢良,惠我新吟六十章。 -- 出自宋·王溥·謝進士張翼投詩兩軸
- 全家雖脫海波危,舊治無人詠十奇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留別昌國五首
- 淮源千古貫中州,南北分來九十秋。 -- 出自宋·王遂·謝趙廬州送淮白
- 好音佳惠不敢虛,寄以離騷三十六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又謝丁執中寄黃龍菜
- 年高且作尋常看,身健須夸七十稀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慶吉父七十作詩敘事
- 江東幕客江西吏,各是年過五十時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喜仰之至
- 離筵不用歌三疊,元夕重來月十分。 -- 出自宋·衛博·再次前韻送行
- 鄉關阻絕三千里,江海馳驅四十年。 -- 出自宋·翁采·貽里中舊游
- 厥妻曝日補破襦,弊筐何有金十奴。 -- 出自宋·徐得之·句
- 棲遲鄭國一癯仙,不被人知四十年。 -- 出自宋·徐鈞·鄭子真
- 山中薄業有萊田,出入於茲五十年。 -- 出自宋·徐時·石門題壁
“十”同音字
- 呞
- 姼
- 徥
- 恀
- 栻
- 觢
- 飾
- 石
- 眡
- 適
- 適
- 拾
- 氏
- 榁
- 蝕
- 釃
- 釃
- 濕
- 溼
- 濕
- 示
- 釶
- 鉇
- 鍦
- 什
- 世
- 丗
- 乨
- 亊
- 事
- 仕
- 佦
- 使
- 侍
- 兘
- 冟
- 勢
- 勢
- 十
- 卋
- 史
- 呩
- 嗜
- 噬
- 塒
- 塒
- 士
- 失
- 奭
- 始
- 嬕
- 實
- 実
- 室
- 宩
- 寔
- 實
- 尸
- 屍
- 屎
- 峕
- 崼
- 嵵
- 市
- 師
- 師
- 式
- 弒
- 弒
- 忕
- 恃
- 戺
- 拭
- 揓
- 施
- 時
- 旹
- 是
- 昰
- 時
- 枾
- 柹
- 柿
- 榯
- 浉
- 湜
- 湤
- 溡
- 溮
- 澨
- 炻
- 烒
- 煶
- 獅
- 獅
- 瑡
- 眂
- 眎
- 睗
- 矢
- 礻
- 祏
- 秲
- 竍
- 笶
- 筮
- 箷
- 簭
- 籂
- 絁
- 舐
- 舓
- 蒔
- 葹
- 蒒
- 蒔
- 蓍
- 虱
- 蝕
- 蝨
- 螫
- 褷
- 襫
- 襹
- 視
- 視
- 試
- 詩
- 誓
- 諟
- 諡
- 謚
- 識
- 識
- 試
- 詩
- 謚
- 豕
- 貰
- 貰
- 軾
- 軾
- 辻
- 逝
- 遈
- 遾
- 邿
- 釈
- 釋
- 釋
- 鈰
- 鉂
- 鉃
- 鉐
- 鉽
- 銴
- 鈰
- 食
- 飠
- 餙
- 餝
- 饣
- 飾
- 駛
- 駛
- 鮖
- 鯴
- 鰘
- 鰣
- 鰤
- 鰣
- 鲺
- 鳲
- 鳾
- 鶳
- 鸤
- 鼫
- 鼭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𠀍
- 𠁱
- 𠂕
- 𠃭
- 𠓡
- 𢂑
- 𢻱
- 𥐘
- 𥼶
- 𦳊
- 𧐂
- 𩢲
- 𩰢
- 𪀦
- 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