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在第11個字的詩句
十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爐煙一窗,瓶花一床,更添十里湖光,對南屏晚妝。 -- 出自清·王蘊章·醉太平 西湖尋夢
- 子云相如俱蜀人,我今五十君青春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代書呈蘇易簡學士希寵和見寄以便題之于郡齋
- 爾今已年五十二,前去七十幾多時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歸去來·歸去來
- 肺疾晚侵誰是主,看君七十更寒些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一古一律賀懶翁宏仲七十
- 名卿先達陳君舉,年將三十登州補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丘子中生日
- 本要資身兼報國,安知四十九年非。 -- 出自宋·張詠·公暇偶作
- 鄉國三千里離別,杯盤七十日相知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赴任嘉州待闕左綿七十日通判呂國博日相從吟
- 蜀道三千里巇險,宦途五十驛風波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入蜀于左綿路次水軒暫憇
- 洞庭五百里巨浸,衡岳七十二高峰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黔陽王令詩五絕句
- 歲有萬千宜壽母,人生七十見重孫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幫司馬夫人二首
- 古者畝收十一,誰興歲取十千。 -- 出自宋·宗澤·舊作感懷
- 歲歷今才第一行,三百六十完未缺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元日雪
- 天自天,地自地,枉自東游十萬里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半身達磨贊
- 無數飛花舞曉風,天開二十五圓通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送人之圓通
- 人生百歲未易滿,我已五十仍加三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重九前一日示弟侄
- 各千百百巨石堆,一一十十猛獸來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看云
- 飛下銀橋人不覺,月明三十六宮秋。 -- 出自宋·武衍·開元廣寒詞
- 七十收身古戰場,歸來八十更康強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代柬蘇僉
- 我采姹女江華濱,是為三十六帝之外臣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·九疑紫霞洞歌
- 憶昔論文向酒邊,忽來二十二三年。 -- 出自宋·連文鳳·寄上虞周伯起縣尉
- 多虧了后羿九枝雕翎箭,十個紅輪只剩了一個圓。 -- 出自清·賈鳧西·木皮散人鼓詞
- 到于今有名頭的婦人稱“十亂”,就是孔圣人的書本也把他夸。 -- 出自清·賈鳧西·木皮散人鼓詞
- 五千年廟兒興廢,老柏數十常青蔥。 -- 出自·謝覺哉·黃陵古柏
- 坐破苔衣第幾重,夢中三十六芙蓉。 -- 出自清·釋弘仁·黃山行
- 亡兄孟吉,與仲隔別,于今十載。 -- 出自·陳獨秀·述哀
- 君不見延陵季子碑上僅十字,千載萬載生光輝。 -- 出自元·張憲·贈鐫碑王生歌
- 回首六千馀里外,驚心四十九年非。 -- 出自宋·蔡淵·初度謾成
- 孔子四十而不惑,孟子四十不動心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四十
- 古來人生七十稀,吾親八十臉如桃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壬申老人生旦
- 若把此身常似病,分明四十九年非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和傳巖叟病中見寄
- 出門未暇充喉咽,已有數十填填溝水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通判國博命賦假山
- 君侯胸中百萬兵,年未四十俄專城。 -- 出自宋·陳元晉·上姚贛州鏞壽
- 日日春寒晝掩扉,驚嗟六十五年非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六十五春寒吟七首
- 三十科名續父燈,豈知七十老無能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七十翁吟七言十首
- 夜氣侵寒薄寢衣,回頭六十二年非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夜思
- 點檢客囊無一物,江湖七十五年身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秋思七言八首
- 夢草堂邊下榻時,隙駒四十五年馳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王宣慰中齋上溫州
- 兩紀逃名作閒客,樂哉七十九年身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乙巳三月十五日監察御史王東溪節宿戒方回萬
- 曾向西湖醉寫詩,衰年六十嘆飚馳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涌金門城望五首
- 君如夜寒不來旃昌黎之十操兮,將獨歌之淚潺湲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吳琴士會龍
- 殘臘先班隔歲春,匆匆五十九年人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除夕前一日記事
- 平生我有脊梁鐵,明年八十凍不折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題沈可久雪村
- 猗哉古渝程子方,年高七十彌健強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程桂軒子方還羅治先墓
- 兒子遠來作生□,□□□十六年身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五月二夜聞雨大□□日至杭
- 三歲嶺南江左路,豈知八十客錢塘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至節前二日
- 孔子三千難變魯,太公八十尚興周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太公孔子
- 畫馬不學韓干,我知八仰十翁心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施好古示龔學古瘦馬六言
- 白盡此頭浪多事,可憐七十四年人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庚子元日
- 南北間關萬死身,今年六十九年人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乙未生日二首
- 五十五時官早休,即今七十復何求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乙未歲除二首
“十”同音字
- 呞
- 姼
- 徥
- 恀
- 栻
- 觢
- 飾
- 石
- 眡
- 適
- 適
- 拾
- 氏
- 榁
- 蝕
- 釃
- 釃
- 濕
- 溼
- 濕
- 示
- 釶
- 鉇
- 鍦
- 什
- 世
- 丗
- 乨
- 亊
- 事
- 仕
- 佦
- 使
- 侍
- 兘
- 冟
- 勢
- 勢
- 十
- 卋
- 史
- 呩
- 嗜
- 噬
- 塒
- 塒
- 士
- 失
- 奭
- 始
- 嬕
- 實
- 実
- 室
- 宩
- 寔
- 實
- 尸
- 屍
- 屎
- 峕
- 崼
- 嵵
- 市
- 師
- 師
- 式
- 弒
- 弒
- 忕
- 恃
- 戺
- 拭
- 揓
- 施
- 時
- 旹
- 是
- 昰
- 時
- 枾
- 柹
- 柿
- 榯
- 浉
- 湜
- 湤
- 溡
- 溮
- 澨
- 炻
- 烒
- 煶
- 獅
- 獅
- 瑡
- 眂
- 眎
- 睗
- 矢
- 礻
- 祏
- 秲
- 竍
- 笶
- 筮
- 箷
- 簭
- 籂
- 絁
- 舐
- 舓
- 蒔
- 葹
- 蒒
- 蒔
- 蓍
- 虱
- 蝕
- 蝨
- 螫
- 褷
- 襫
- 襹
- 視
- 視
- 試
- 詩
- 誓
- 諟
- 諡
- 謚
- 識
- 識
- 試
- 詩
- 謚
- 豕
- 貰
- 貰
- 軾
- 軾
- 辻
- 逝
- 遈
- 遾
- 邿
- 釈
- 釋
- 釋
- 鈰
- 鉂
- 鉃
- 鉐
- 鉽
- 銴
- 鈰
- 食
- 飠
- 餙
- 餝
- 饣
- 飾
- 駛
- 駛
- 鮖
- 鯴
- 鰘
- 鰣
- 鰤
- 鰣
- 鲺
- 鳲
- 鳾
- 鶳
- 鸤
- 鼫
- 鼭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𠀍
- 𠁱
- 𠂕
- 𠃭
- 𠓡
- 𢂑
- 𢻱
- 𥐘
- 𥼶
- 𦳊
- 𧐂
- 𩢲
- 𩰢
- 𪀦
- 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