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十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柏山小小叢林,安居九十日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偈傾一百六十九首
- 君不見寒山子,行太早,十年歸不得,忘卻來時道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頌一百則
- 四月十五這公案,七月十五方結絕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偈頌一百六十首
- 本人曾來亦不去,百二十日如是住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本來上人
- 爭似亦庵新建立,容盡十方云水客。 -- 出自宋·釋祖先·偈頌四十二首
- 若有歡喜信樂心,下至十念即往生。 -- 出自宋·釋遵式·依修多羅立往生正信偈
- 南無總持功德藏,三世十方諸佛印。 -- 出自宋·釋遵式·大悲觀音栴檀像
- 臨終遇勸念彌陀,生彼十劫得初地。 -- 出自宋·釋遵式·十六觀經頌·下品上生觀第十六
- 山色一豀連雨色,雪花十里糝松花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寄慈林交講師
- 不聞十月杜鵑鳥,只見十月杜鵑花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杜鵑花
- 頗記江湖獨宿時,一夢十年看未了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老融墨戲詞
- 古字數行仙藥訣,鮫綃十幅壽星圖。 -- 出自宋·四錫·乾明節(jié)祝圣壽
- 行年六十粗知化,藏經十二無能繙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暇日游逍遙臺睹南華塑像獨置一榻旁無侍衛(wèi)前
- 雖知香臭在得喪,一朝十獲歲九遷。 -- 出自宋·孫邦·和史經
- 茫茫六合有安宅,恍悟十年行路迷。 -- 出自宋·汪應辰·尤美軒
- 傍人都道不須辭,儘做十分能幾點。 -- 出自宋·王回·雙鳧
- 午夜千溪分水月,清秋十里韻松風。 -- 出自·王吉·游瑯琊山呈銳意公長老
- 龍腦透縷鮫綃紅,鴛鴦十二羅芙蓉。 -- 出自·王山·答盈盈
- 淝水八千思偃伯,丹徙十萬盡忘饑。 -- 出自宋·王遂·謝二吳書見訪
- 莫因舊雨與新雨,閑卻十枝并五枝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和卓季萬寄示五絕德操為唱
- 我家舊往長淮湄,花開十丈芙蓉旗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偶得上饒芡實頗佳分薦同邑以詩送
- 平生此腹負將軍,空攬十年燈火讀。 -- 出自宋·王翊龍·煎茶
- 人生聚散定何許,悵望十年三別離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博·送齊六歸石城
- 吳宮煙水碧迢迢,瓊樓十二凌青霄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白佇詞
- 兩戒山河剖析明,歷分十二議尤精。 -- 出自宋·徐鈞·僧一行
- 擬跨胎禽法幾隔,珠簾十里自繁華。 -- 出自宋·徐榮叟·瓊花
- 夾徑兩崖幾蜀道,沿流十度異貪泉。 -- 出自宋·徐時·石門題壁
- 大圓鏡智成無漏,普照十方塵剎中。 -- 出自宋·徐天錫·八識詩
- 曲終待月西南廂,重調十指初不忙。 -- 出自宋·許志仁·和寶月彈桃源春曉
- 瑯琊世譜今乃識,寶章十代何蟬聯。 -- 出自宋·薛紹彭·秘閣觀書
- 茂盛八紘宜得最,膏腴十道比俱偏。 -- 出自宋·薛田·成都書事百韻
- 桂林二十四巖洞,杖屨十年供醉吟。 -- 出自宋·姚宋佐·上桂林詹帥
- 昔年著腳窮深幽,藕花十里煙波秋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追和東坡次蔡郎中游湖韻
- 遠山百里削寒玉,平湖十畝磨青銅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重陽
- 玉龍千丈自夭矯,飛雨十里長廉纖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題五泄瀑布四首
- 莫倚傳呼工噬嚙,須知十月有清霜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蚊
- 竹里幾聲泥滑滑,河邊十里草青青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三月二十四再到永佑陵
- 是處喜經連夜雨,田家十口可無饑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峽路山行即事十首
- 飽聞巫山冠巴峽,奇峰十二相參差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
- 萬古叢祠千木暗,五風十雨一爐香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游江瀆廟用故侯吳龍圖韻
- 奪得瓊花消息早,揚州十進而上珠簾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和程泰之閣學詠雪十二題·掛雪
- 平時憂旱不憂水,秋水十日憂雨垂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禱祈喜以甲子日得晴
- 曉日一川迎使節(jié),晚山十里送歸艎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守郡不能同憲使倉使游靈巖
- 綠障千巒森羽戟,翠綃十頃颭池塘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游滄浪亭
- 秋日懸光八使來,笙歌十里郡筵開。 -- 出自宋·曾會·上齊山
- 照影清溪眩怪奇,推遷十代市朝非。 -- 出自宋·曾極·梁金華宮石
- 憶昔夫差全勝日,水犀十萬橫吳鉤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虎丘
- 何當借得神畫筆,霜綃十幅圖孱顏。 -- 出自宋·張道宗·玉華山
- 輟公一夜楞嚴講,慰我十年方廣心。 -- 出自宋·張景脩·石橋
- 一萬余家留戀意,二三十里管弦聲。 -- 出自宋·張士遜·送柴大諫赴闕
“十”同音字
- 呞
- 姼
- 徥
- 恀
- 栻
- 觢
- 飾
- 石
- 眡
- 適
- 適
- 拾
- 氏
- 榁
- 蝕
- 釃
- 釃
- 濕
- 溼
- 濕
- 示
- 釶
- 鉇
- 鍦
- 什
- 世
- 丗
- 乨
- 亊
- 事
- 仕
- 佦
- 使
- 侍
- 兘
- 冟
- 勢
- 勢
- 十
- 卋
- 史
- 呩
- 嗜
- 噬
- 塒
- 塒
- 士
- 失
- 奭
- 始
- 嬕
- 實
- 実
- 室
- 宩
- 寔
- 實
- 尸
- 屍
- 屎
- 峕
- 崼
- 嵵
- 市
- 師
- 師
- 式
- 弒
- 弒
- 忕
- 恃
- 戺
- 拭
- 揓
- 施
- 時
- 旹
- 是
- 昰
- 時
- 枾
- 柹
- 柿
- 榯
- 浉
- 湜
- 湤
- 溡
- 溮
- 澨
- 炻
- 烒
- 煶
- 獅
- 獅
- 瑡
- 眂
- 眎
- 睗
- 矢
- 礻
- 祏
- 秲
- 竍
- 笶
- 筮
- 箷
- 簭
- 籂
- 絁
- 舐
- 舓
- 蒔
- 葹
- 蒒
- 蒔
- 蓍
- 虱
- 蝕
- 蝨
- 螫
- 褷
- 襫
- 襹
- 視
- 視
- 試
- 詩
- 誓
- 諟
- 諡
- 謚
- 識
- 識
- 試
- 詩
- 謚
- 豕
- 貰
- 貰
- 軾
- 軾
- 辻
- 逝
- 遈
- 遾
- 邿
- 釈
- 釋
- 釋
- 鈰
- 鉂
- 鉃
- 鉐
- 鉽
- 銴
- 鈰
- 食
- 飠
- 餙
- 餝
- 饣
- 飾
- 駛
- 駛
- 鮖
- 鯴
- 鰘
- 鰣
- 鰤
- 鰣
- 鲺
- 鳲
- 鳾
- 鶳
- 鸤
- 鼫
- 鼭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𠀍
- 𠁱
- 𠂕
- 𠃭
- 𠓡
- 𢂑
- 𢻱
- 𥐘
- 𥼶
- 𦳊
- 𧐂
- 𩢲
- 𩰢
- 𪀦
- 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