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在第9個字的詩句
北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盜賊侵南甸,軍書下北關。 -- 出自清·方維儀·旅夜聞寇
- 〖征〗兵〖集〗薊北,輕騎出漁陽。 -- 出自南北·孔稚珪·白馬篇
- 生長在江南,不愛江北住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江南樂八首代內作
- 春心春望不可極,隴北遼陽俱斷腸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擬蕭子顯春別曲(四首。以下迪功五集)
- 薊門桑葉落滹沱,代北浮云鴻雁多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燕京四時歌(四首)
- 貢道走東胡,關門控北都。 -- 出自明·唐順之·喜峰口觀三衛貢馬
- 幕南五部思歸義,薊北諸軍盡立功。 -- 出自明·唐順之·寄周中丞備御關口
- 萬民敬肅哀泣,不知北風寒。 -- 出自當代·現代無名·水調歌頭 天安門詩抄
- 買屋移居在已歷年,北偏破漏更新椽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題黃子正易軒
- 病骨憂南土,孤懷念北遷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涉淮泝清迫于冰涸舟次下邳先寄彭門趙侍御二
- 貔貅十萬師,盟津直北渡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過魏東郊
- 寧越佳山水,城樓枕北湖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北湖
- 一時喚起平生夢,江北江南道路長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偶題
- 縣南堤破戶全逃,縣北堤存尚可苗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送新潛江滕令
- 登臨若有相思句,西北風吹送似休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贈黃縣尉二首
- 丹楹白扁照人開,湖北封疆直面來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入湖北界
- 擾擾送征行,匆匆赴北城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客北關回赴省宿次韻和楊秘書
- 江南道士誰為比,湖北京西日暮時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新喻道中
- 人來人去書長到,江北江南情若何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寄承甫兄
- 奏記懷東觀,移文頷北山。 -- 出自宋·高荷·上黃太史
- 日蹇嗟南國,民離嘆北風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又次韻四首
- 大漠與吳超,天南天北頭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防江二首
- 畢輔中興業,終回西北轅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寄題趙丞相獨往亭
- 中原膻腥雜夷夏,淮北城壘生莓苔。 -- 出自宋·朱槔·用東坡武昌寒溪韻三篇
- 太平寺里留詩別,江北江南幾秋月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寄淮東總領許叔庸
- 更有一般獃,望南看北斗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莊器之賢能良居鏡湖上作吾亦愛吾廬六詩見
- 風沙來往稻粱謀,江北江南一歲遒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得家書
- 我恨聞命晚,已買城北地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寄題莊器之招隱樓
- 東鴉西兔從飛馳,維北有斗南有箕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朱師關畫梅溪春曉圖
- 一水東西隔,兩山南北分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江湖偉觀
- 職當調九鼎,小卻護北門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再簡林子夫
- 馀日知安在,南村定北村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上鄭參政四十韻
- 紛紛川上人,欲渡愁北風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武陽渡
- 長江水水西南來,江北江南圖畫開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題解生山水圖
- 挾攜事登眺,南去還北及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漫塘觀雪分韻得遠字
- 頗喜漫翁貧,覽富逾北阮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漫塘觀雪分韻得遠字
- 倚檻古今異,望闕南北分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賦云山閣呈貳車
- 山寒木落峭孤臺,南北常分冷暖開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用坡仙梅花十韻·訪梅
- 文場老燕代,馀子自北面。 -- 出自宋·陳起·送別曾幼廣赴漕試歸
- 冷蕊江南信,孤鴻塞北聲。 -- 出自宋·吳錫疇·新城
- 君臣可謂逢千載,南北須教總一天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香潭八首
- 東南直道輝青史,朔北虛懷動玉旒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賦吳廷圭筼西亭
- 曉幄明初日,晨鐘遞北風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曉幄
- 江海東南瀉,日月西北傾。 -- 出自宋·羅公升·入書室東垣有神光自幾案出三首
- 王氣銷南渡,僧坊聚北宗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故宮
- 飄飄孤錫度風沙,南北由來本一家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送果上人游五臺
- 明湖眇東匯,亂石皆北向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峴山
- 江遠水東去,天晴雁北飛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過瓜州
- 中原既失守,此寶歸北方。 -- 出自·耶律隆緒·傳國璽
- 江南地暖先花發,塞北天寒遲雁歸。 -- 出自宋·施宜生·感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