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在第12個字的詩句
北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過江始與風沙隔,京口山連北固牢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潤州通判李屯田
- 豈應全資南畝麥,多應不分北枝梅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十二月十七日雪
- 淮波帶日魚鱗紅,岌岌飛上北斗中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使風
- 家風自有東陽詠,主道新移北海樽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沈學士景休知真州
- 都藍攜具向都堂,碾破云團北焙香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嘗茶和公儀
- 桫欏古樹常占歲,在昔曾看北海碑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桫欏樹
- 圣壽久長南至日,寶圖高大北辰星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南郊大禮詩
- 忽從清洛南邊郡,移向黃河北岸州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留別仲咸
- 直可逐去此腥擅,西出玉門北逾口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代書謝王勝之學寄萊石茶酒器
- 采擷但慰吾愁魂,吟詩作賦北窗詞更妍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依韻和子充雜言
- 垂瀑介于高丘兮,洞深林而北靡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漫浪閣辭
- 彌高出于千仞兮,群鳳過而北南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漫浪閣辭
- 何妨偶入東坡夢,未害閑依北固禪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與曇秀師別垂二十年而后相會于金山作
- 晻晻轟轟有物催,端如鬼駕北溟來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甘雨
- 詩興已從東閣動,山寒并許北枝開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鄭元亞新居面梅開軒諸子讀書其間名曰擢英
- 江山已定南居計,魚鳥休撩北去心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端午登郡城得白菊一枝
- 交說紛紛不憚煩,要公小駐北歸轅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送楊倅致政還鄉
- 長男乍飲西方水,少女初開北地花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絕句六十四首
- 東方青龍西白虎,南面朱雀北玄武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挨排四象生真土詩
- 醉后時歌東里曲,閒中堪伴北山靈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單君范行李中諸詩前數章自道后二章為單
- 奮臂勇尋西學侶,囘頭挹謝北山靈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前韻謝同樓諸公
- 即日遂收西望涕,方春便趁北歸鴻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有詔解郡作
- 便使灘聲能怨別,此愁不獨北歸人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次望喜驛始見嘉陵江得予友天章張文裕西使日
- 君算青云多少地,三年來作北平侯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和天休龍圖經句署懷舊憶道卿舍人并見寄
- 二年同守夢刀城,遙節初為北道行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張宮苑拜嘉州刺史知恩州
- 媚柯攢仄倚春暉,封植寧同北枳移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和晏尚書海棠
- 雙蟠曉闕蒼龍動,斜倚春城北斗回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禁門待漏
- 三畝荒園草棘荒,可堪終夜北風狂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梅花十首
- 鳴鞭走送煩騶轡,坐對朝寒北風起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王都慰惠詩求和逾年不報王屢來索而王許酒未
- 西風裊裊木颼颼,身在江湖北岸州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立秋二首
- 船頭旗竿船尾柂,南游江海北長安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汴上觀迎送有感
- 雪盡塞鴻南翥少,風來胡馬北嘶頻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與鄭秀才叔侄會送楊秀才昆仲東歸
- 汴水月明東下疾,練塘花發北來遲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送王總下第歸丹陽
- 一章西奏拜仙曹,回馬天津北望勞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十二月拜起居表回
- 文章已變南山霧,羽翼應摶北海風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酬河中杜侍御重寄
- 月落尚留東閤醉,風高還憶北窗眠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元處士自洛歸宛陵山居,見示詹事相公餞行之
- 江北不如南地暖,江南好斷北人腸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初識梅花
- 煙光正入南山色,氣勢遙連北闕春。 -- 出自唐·秦韜玉·天街
- 去年六月西河西,今年六月北河北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巡邊在河北作
- 形影相追高翥鳥,心腸并斷北風船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同趙侍御望歸舟
- 後夜想當繁劇處,夢魂還繞北池行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吳學士席上作
- 若令東海解醉人,吾亦去取北斗酌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西園月夜醉作短歌二闋
- 薤簟自憑南郭幾,縠巾猶臥北窗風。 -- 出自宋·錢惟演·初秋屬疾
- 莫道衡陽無雁信,故應時有北來人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次韻子云途中見寄
- 馬上哦詩沖暮雪,甭風懷我北窗眠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次韻沈千里玉山道中風寄
- 眼明共識西都艷,齒冷應懷北苑珍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用前韻以小春茶餉子象
- 百年半夢隨流水,半在南枝北萼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摸魚兒·是耶非
- 費盡柳金梨雪句,問沈香亭北何時召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賀新郎·睡覺鶯啼曉
- 喚起杜陵風月手,寫不東渭北相思句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賀新郎·彈鋏西來路
- 分折南枝與君著,老夫自要北枝年 -- 出自宋·劉過·梅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