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在第11個字的詩句
北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樹雜古今他處少,枝分南北一齊開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喻子才提舉招昌源觀梅倦不克往蘇仁仲有詩次
- 春雨春風俱作惡,溪南溪北頓成疏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鄭深道餞曾宏甫臺州之行見招風雨不能度溪橋
- 天為斯文開瑞應,海南海北一宗工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壽崔帥卿七絕
- 潑火雨來還不信,崗南崗北竹雞啼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次趙保之清明即事五絕
- 湘江之西勒浯石,瀚海之北封狼胥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范漕季克云坡
- 推向萬山深處去,沉犀橋北望龍陽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楊漢州見和答之二首
- 亡秦定必三戶楚,況今南北皆王土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次張亞夫喜雨
- 獨客飄然物外游,江南江北總宜秋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秋日
- 只報精兵過大河,東西南北殺人多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東陽罹亂后懷王慥使君五首
- 負局高風不可陪,玉霄峰北置樓臺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天臺葉道士
- 生死往來多少劫,東西南北是誰家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二月三月雨晴初,舍南舍北唯平蕪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村居
- 灞水何人不別離,無家南北倚空悲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灞上感別
- 一東一西如別鶴,一南一北似浮云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送李參軍
- 渾然天地為一色,渭水南北復何似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大雪行
- 仗節傳呼出紫宸,燕南薊北望車塵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和同使鄭內藏見始之作
- 翻暖為寒一信風,畫橋南北巖西東。 -- 出自宋·陳郁·城東看柳
- 云子登場賽鼓歡,村南村北盡黃冠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次韻劉卿任飲散感秋之作二首
- 年去年來供屈指,嶺南嶺北入支頤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立春日有感
- 憂樂懸知不同調,山南山北寂寥人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次韻明仲幽居春來十首
- 何當矍鑠渡河去,一洗塞北煙塵空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醉歌贈金元白
- 猶有梨園聲在,念那人天北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好事近·獨倚浙江樓
- 天氣清和行色好,江南江北半桑麻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送董令升舍人歸朋溪二首
- 花似若人清絕俗,故從江北寄江南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寄梅花與曾子修
- 淮水東來沒踝無,只今南北斷修涂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出合肥北門二首
- 惆悵此時頻極目,江南江北路迢迢。 -- 出自宋·嚴羽·和上官偉長蕪城晚眺
- 主人勝度,文章英妙,合住北扉西沼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永遇樂·飛觀橫空
- 珍重孤云出山去,東西南北一青天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別綬老
- 廬阜東西二林寺,錢塘南北兩高峰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次韻錢申伯游東山既歸述懷之章
- 況是從來,愛留南國,名高北斗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水龍吟·兩山空翠煙霏
- 殘山剩水在何處,第五橋北南塘坳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題高郵何將軍老山圖
- 一柱東南擎白日,五城西北護丹霞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和楊參政完者題省府壁韻(二首。丙申歲)
- 苦憶東南多勝事,空吟西北有高樓。 -- 出自元·趙孟頫·次韻端文和鮮于伯幾所寄詩
- 白豹寨前惟皎月,野狐川北盡黃云。 -- 出自明·李夢陽·秋懷(二首)
- 好雨逡巡留客住,浮云南北為誰忙。 -- 出自明·王磐·雨中同古淮作
- 灶宅龍宮紫氣驕,壯游南北倚青霄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金山
- 未及寢園春薦去,沉香亭北已先嘗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宮詞一百首(并序)(錄五十首)
- 夭塹悠悠爾奈何,大江南北自滄波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金山江天閣漫興(三首)
- 春去秋來年歲疾,湖南薊北關山難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隨陽雁歌送兄南游
- 車馬驅馳人在世,東西南北鶴隨云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歸山留別子侄二首
- 今來流落一何苦,江南江北九寒暑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贈李長史歌
- 慣識江南春早處,長驚薊北夢回時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鶯
- 雖遠長安初見日,漸親冀北已瞻云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就日館
- 真法嘗傳心不住,東西南北隨緣路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曾·錫杖歌,送明楚上人歸佛川(一作權德輿詩)
- 道出橫塘跨石梁,塘南塘北稻花香。 -- 出自宋·程師孟·入涌泉道中
- 共是江山棄水云,更同魏北走埃塵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和唐林夫正字韻
- 魚膠清堅豈易致,燕支山北隨佩觹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謝子瞻尚書惠墨端溪硯二首·石墨
- 玉鏡臺前呈國艷,沈香亭北映朝曦。 -- 出自宋·葛勝仲·浣溪沙
- 魚戲舞綃紋,似出聽、新聲北里。 -- 出自宋·葛勝仲·驀山溪·春風野外
- 稠紅亂蕊,漫開遍、楚江南北。 -- 出自宋·曾紆·上林春/一落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