刻在第7個字的詩句
刻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天女手高饒剪刻,玉環肌滿見棱層。 -- 出自宋·劉褒·經略煥章先生寵賜千葉梅佳制似笑疏花太孤瘦
- 遺墨尚淋浪,隸刻照亭柱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江漢亭百韻
- 碑文多是唐人刻,經卷猶陰煬帝藏。 -- 出自宋·林表民·題大茲寺兼簡照講師
- 誰為市貞石,高刻墓之前。 -- 出自宋·薛師石·挽潘母
- 民命一絲懸晷刻,仁心觸處作春風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朱邵州挽詩
- 上方細睦錐沙刻,丈室連澆玉乳濃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游玉林午飯和曲池觀偃松過法華院于上主觀東
- 驗視難真防木刻,追擒易誤戒弓彎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送演侄三首
- 旋改詩編入新刻,重尋琴譜發清彈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偶成
- 文章小巧蟲雕刻,大巧天機五云色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贈王生
- 意到亦偶然,深刻戒斯鞅。 -- 出自宋·趙文·次韻歐陽良有高山仰止四首
- 回思發程艱,時刻多迍邅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舟發
- 不假牽絲,何勞刻木。 -- 出自宋·劉仁父·踏莎行·不假牽絲
- 詩吟席上未移刻,劍舞筵前疾似風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守時定日明符刻,專心惟在意虔誠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敲爻歌
- 金穰心愿遂,木刻足跡掃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書后村詩卷
- 老石摩挲堪篆刻,恨無筆力記西山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蕭參議游岳麓八絕
- 歡娛方在此,漏刻竟由誰。 -- 出自唐·盧殷·七夕
- 詞林采英華,琰刻播芬馥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祭顧仲瑛詩
- 羽林密號傳符刻,幕府初筵列豆登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送陳檢校從藩臣分鎮淮安
- 宋斤魯削讓峭刻,金錯錐刀豈其敵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小匕首歌
- 恐久而湮滅,命刻于石,以傳不朽。 -- 出自元·仆散汝弼·風流子 金石萃編卷一百五十八載溫泉風流子
- 正短燭燒殘,未刻西窗句。 -- 出自元·袁易·摸魚兒 正月九日,勉夫暫入城,因賦寄之
- 別腸轉如輪,一刻既萬周。 -- 出自清·黃遵憲·今別離
- 禹功縣白日,秦刻臥蒼苔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游會稽山
- 詩筆知名曾苦刻,文章多難久漂流。 -- 出自宋·穆修·送孫立東游
- 昌朝儒者,學問刻洽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慶歷圣德頌
- 悔將蟲篆疲鎪刻,旋講熊經學按摩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陶節推問疾
- 君不見大書深刻開重元,偏四大海求其傅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陳攖寧既刊周左司太倉稊米集于阜陽趙使君復
- 向去摩挲看石刻,誰知功在十年閑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和沈守持要觀潮閣留題
- 寺主相邀觀石刻,呼童汲水取茶煎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題萊公泉
- 字畫莫教凡手刻,形模當取古人長。 -- 出自宋·陳起·耘業許印章四韻叩之
- 追隨盡臘無留刻,揮染香煤有剩妍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武仲伏蒙寵寄新篇不忘往事恩誼甚厚謹依嚴韻
- 沉沉午漏下初刻,搔頭不整慵來妝。 -- 出自明·程敏政·錢舜舉清暉堂所寫戲嬰圖為臨淮顧謙賦
- 歷代法書金石刻,哪怕單篇碎塊,我看著全都可愛。 -- 出自當代·啟功·癖嗜
- 簡靜宜有余,苛刻則煩擾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沈德和使君生辰四首
- 長年過半百,摹刻愧知音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題南康戲彩堂
- 吞腥啄腐競晷刻,角牙觸齧傷天和。 -- 出自宋·陳仁玉·仙都山獨峰大雪歌
- 舊壁草生尋舊刻,新巖花熟試新泉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送旨上人西湖并寄鄧善之
- 肘旁一印懸,字刻新安牧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送袁著作守徽州
- 真言寫實事,組刻全屏除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學詩吟十首
- 相貌奇厖心慘刻,天生此輩欲如何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高相士二首
- 祠訣隱丹崖,古刻刓蒼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讀放翁詩作
- 九江法帖鐘鼎刻,兵火以來猶可得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刊印朱才俊
- 地中間獲鐘鼎刻,文為之具未為極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壽昌墨客葉實甫
- 卒輩匪怙亂,猾刻專饕惛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哭肯堂趙公擬老杜八哀體
- 得兼裒施棗此刻,價倍湖州校正詩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唐侯舉摹刊詩卷牟獻之文趙子昂字
- 兔魄侵階夜三刻,蜀錦堆香花院窄。 -- 出自宋·龔宗元·夜宴
- 英臺修讀地,舊刻字猶存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題善寺
- 燕脂新染出,剪刻費天工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繞紅亭
- 六字籀文天篆刻,數間洞屋石帡幪。 -- 出自宋·韓伯修·洪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