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在第3個字的詩句
初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來牟初餅餌,科斗已笙歌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初夏六首
- 近午初微暑,侵晨尚薄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初夏六首
- 新蟬初蛻殼,稚菊始分椏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初夏六首
- 望風初魄動,飲德更心醺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前韻謝袁提學及其弟府判二首
- 山色初明小雨開,可容無地拓襟懷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王俊甫山長九日登烏聊二首
- 麥隴初秋曉吹寒,新篁搖動碧瑯玕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張明府清風堂三首
- 失怙初周晬,耽吟早極玄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呂肖卿三首
- 社襖初穿暑氣收,今朝五日過中秋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八月二十日趙西湖攜酒夜醒二更記事
- 之子初游遠,物務思經營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送胡教論炳文如金陵二首
- 男兒初嗜學,如日曉行天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謝魏公輔二首
- 愧子初來塢路賒,曾微酒旨與肴嘉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王君偕子同來訪
- 江行初見雪中梅,梅雨霏微棹始回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過湖口望廬山
- 歸裝初解臨川印,注本應多介甫詩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撫州呂使君索李雁湖注王半山詩
- 山雨初開一望之,似無筋力可登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九日約馮伯田王俊甫劉元煇
- 星源初建郡,芹泮視諸侯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李際可婺源州學正
- 昔年初弱冠,丙午創書堂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紫陽趙山長治臺叟三首
- 前主初喪后主立,國亂未定內掣肘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為張都目益題爪哇王后將相圖
- 暑風初緣稻,霖雨正黃梅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送李顯之
- 我詩初學張文潛,晚悟后山拜山谷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葉宗貴一山
- 皓魄初未出,稍覺云暗野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中秋夜有客攜酒
- 醉臥初未聞,遄駭雪霰舞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春寒紀異
- 借服初金佩,峨冠尚黑頭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七月十日有感
- 曉窗初起望春云,天色陰晴未十分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清湖早春
- 昔日初聞寇,諸人早出師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四月初四日聞績溪凡十五都賊焚欲盡傍出焚歙
- 太極初生第一點,尋根細認古今春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胡仲虎歸婺源并呈江山長雷
- 曠平初渺莽,屈曲漸深幽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徐如心如婺源三十韻
- 褰帷初鄂渚,杖斧復錢塘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喜寓軒張夢符侍郎下訪
- 炎官初恣肆,道暍稍侵尋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張耕道喜雨見懷兼呈趙賓旸
- 舞姬初試薄羅衣,趁蝶隨蜂玩午暉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袞繡球花
- 天地初開孰結融,一溪千折萬山重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婺源邑中
- 牡丹初喜開千朵,劫火何知村一空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追懷甲戌清明宇文信仲知郡大卿同尤張二倅過
- 貌比初來老,行因共語遲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四月二十二日別江州謝送者
- 老我初登第,聞君早解詩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仇仁近持山村圖求屋貲
- 投卷初來此,回船忽去之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吳僧慶閒上人
- 天荒初破起鄉風,東普聲名日愈隆。 -- 出自宋·費德厚·多岳先生祠
- 圣胎初出赤志翁,醜杖旁扶赤志翁。 -- 出自宋·符昭遠·句
- 蕭蕭初覺淡云輕,颯颯如聞轉樹聲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七月十一夜涼風聚至事書懷三絕句
- 鵬飛初不礙蒿蓬,自擬歸休慕仲翁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無逸用前韻見謝復次韻三首
- 甘雨初勻歲事時,冥冥造物本無私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同工曹至臨洛道中禾黍蔚然喜而有作呈朱令
- 再命初筵終不起,獨甘窮巷寂無依。 -- 出自宋·富弼·過邵堯夫先生
- 函關初未入,氣已吞祖龍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讀荊軻傳
- 憶昔初見時,予客劉養源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送劉養源游吳中
- 恨子初筵我旅酬,妙處安能為標指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次韻張{上須下立}見寄
- 鶴山初共被,苕水晚同襟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存齋牟端明挽詩
- 穉川初隱地,山邃枕如城。 -- 出自宋·耿南仲·題丹灶四首
- 一葉初自吟,萬葉競相謔。 -- 出自宋·鞏豐·芋洋嶺背聞雨聲滿山細聽林上槁葉風過之相戛
- 洞門初不鎖,俗客豈容登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張持道生辰三首
- 沼心初受水,鏡面已生云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明復作文房四物詩因用其韻
- 林柯初脫葉,江國便知秋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題謝園二首
- 天涯初得子,氣味巧相如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寄王褒伯和明舉韻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