凝在第7個字的詩句
凝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楚峰遠眺,山嵐凝芳樹。 -- 出自元·冀國公主·騫山溪 游靈源山
- 梅點冰梢*蒂凝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浣溪沙 乙亥自壽,時二孫 行一女孫 兒時
- 鰲山宴徹,祥煙凝曉。 -- 出自元·張伯淳·玉漏遲 壽張右丞
- 但日永閑階,香凝燕寢,云岫翳還吐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摸魚兒 復以摸魚子賦神 見示,次韻答之
- 遠山顰蹙,秋波凝佇,清淚也盈盈。 -- 出自元·蒲道源·太常引 送趙參政西城別筵
- 珠箔含風,瑣窗凝霧,柳溪別是仙鄉。 -- 出自元·張野·滿庭芳 夏日飲王氏園亭
- 磬斷棲禽夢,香凝出定身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書久上人城中幽齋
- 雨洗神嵩紺黛凝,中天鸞鶴恣飛騰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東園池上書所見五首
- 樹老蒼天骨,藍凝上帝冠。 -- 出自宋·袁陟·百丈山
- 南風融雪北風凝,晚日城頭已可登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郡圃殘雪
- 山繞彤城瑞霧凝,催班曉色漸分明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集英殿立侍觀進士唱名六首
- 日欲西時暮靄凝,何嘗落向遠山層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曹村觀落日
- 乘興入孤村,神凝秋水間。 -- 出自宋·趙師秀·秋日游棲霞庵
- 寒入吹城角,光凝宿竹禽。 -- 出自宋·趙師秀·月夜懷徐照
- 千林凍損禹陰凝,一點春從底處生。 -- 出自宋·張道洽·梅花
- 瀟灑欺松竹,嚴凝耐雪霜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寄題徐季叔桂香亭
- 蕭瑟中林秋,云凝松桂冷。 -- 出自明·王守仁·秋夜
- 冰玉精神清且凝,不嫌霜霜慘於刑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依方宗丞和林簽判賞梅進璧水之韻
- 紅爐點雪不少凝,曲直勝負何所量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遭族人橫逆
- 璚滴琳華一夜凝,凌虛雕檻曉來憑。 -- 出自宋·陳洎·開元寺凌虛閣對雪寄解唐卿
- 九峰濕翠秋光凝,亭亭出水芙蓉凈。 -- 出自宋·陳舉愷·龍邱山
- 日涵林壑紫光凝,草動花翻氣似蒸。 -- 出自宋·陳巖·龍潭利眾院
- 當年霽月正光凝,坐對窗前草吐英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正伏承澤深僉判學士賢友以正生朝寵貺佳篇輒
- 道妙無生有,神凝氣孕形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驟雨
- 桃花水漲冰猶凝,燕子泥融雪更飛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久苦春寒三月三日戲作俳體
- 仙闕岧嶢紫翠凝,蓬萊樓觀喜重登。 -- 出自宋·過孟玉·再扈從游小山二首
- 山根泉發瀾生凝,亭上風微浪自平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和僧碧泉三首
- 酒對紅爐暖,香凝繡被溫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參·寒中偶題
- 乳結銀為樹,漿凝雪作峰。 -- 出自宋·胡子澄·乳洞
- 山海俱礙,瞻望凝遠愁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感懷
- 氣爽群居席,煙凝數仞墻。 -- 出自宋·孔舜亮·手植檜
- 陽剛形發輝,陰凝體受照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雜詩
- 高枝動秋風,霜凝不改綠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山中有桂樹
- 秀人壺中望,幽凝物外身。 -- 出自宋·林概·題曲水閣
- 清潤挹千巖,冷凝涵四壁。 -- 出自宋·劉達·冰泉洞
- 迎春寒色愈嚴凝,小閣爐殘冷欲冰。 -- 出自宋·劉應時·雪夜二首
- 百壇風冷露華凝,群玉崢嶸族畫屏。 -- 出自宋·潘良正·游洞霄宮
- 脫透玄關,更無凝滯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九首
- 煙靄霽杉竹,澄凝此心神。 -- 出自宋·釋簡長·贈峽山清倫師
- 棹倚袁宏渚,云凝庾信愁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江上
- 芻束無繇致,愁凝五老峰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馮深居挽詞
- 昊楚經年殺氣凝,艱難國步涉春冰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紀感
- 拜先俄食新,香凝云乳動。 -- 出自宋·釋永頤·食新茶
- 筍暗風庭竹,萱凝晚砌花。 -- 出自宋·釋永頤·久雨
- 月戶風高兮云凝古路,星河浪靜兮夜泛靈槎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眉棱垂雪,杖竹凝霜。 -- 出自宋·釋智遇·寶林遠和尚游山像孫侍行贊
- 正中偏,寶月光凝海底天。 -- 出自宋·釋子淳·又五位
- 蛻蝶將舒魄尚凝,如癡如夢復如醒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示兒
- 淚滴九霄雨,愁凝千古云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次韻陳叔易遠別離三首
- 參差瓦上溥霜凝,釀得嚴寒漸漸增。 -- 出自宋·汪真·獨居外寢偶薄寒侵體遂賦一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