凝在第3個字的詩句
凝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簡霜凝處冷,奸膽落邊寒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寄殿院謝艮齋四首
- 開窗凝目立相招,霽月影從溪響應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鄔季文送清軒
- 壯穗凝鎌黃{左禾右罷}稏,柔絲滑杼白綢繆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慶元改元浦城桑田大稔余按視次告父老
- 胭脂凝汁覺差濃,頤頰盎光疑太赤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宜黃鄒圣言宜雨亭
- 江鷗凝不動,識我舊行蹤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贛東江
- 厭浥凝甘露,輪困吐慶云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淳化中朝會二十三首
- 凄寒凝陰,隕籜條場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熙寧望祭岳鎮海瀆十七首
- 華滋凝氣,靈粹發祥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朝會
- 大陰凝至化,真耀蘊軒儀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武后大享昊天樂章
- 后土凝德,神功協契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祭太社樂章·肅和
- 衢室凝旒,大庭端扆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享太廟樂章·景云舞
- 素華凝粉署,清氣繞霜臺。 -- 出自唐·令狐楚·省中直夜對雪寄李師素侍郎
- 炫眼凝仙燭,馳心裊禁鐘。 -- 出自唐·令狐楚·南宮夜直宿,見李給事封題,其所下制敕知奏
- 粉痕凝水春溶溶,暖香流出銅溝宮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香水溪(在吳故宮)
- 莫道凝香句,前人獨可夸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錢塘送馬使君之吳中
- 環素凝宮沼,飛花綴苑條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禁中雪
- 眉山凝間氣,渤海識茲人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題六一東坡像
- 洛花凝曉月,鞏樹靄寒煙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懷舊
- 清露凝珠綴,流塵下翠屏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相和歌辭·長門怨
- 倩似凝之,媲如道韞,簾卷燕飛王謝堂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沁園春·莫信人言
- 重來凝碧,依然賡載相屬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念奴嬌·禁中張宴
- 水亭凝望久,期不至、擬還差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木蘭花慢·水亭凝望久
- 新歲凝嚴過舊冬,微和初扇八州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再和二首
- 雖則凝香無幾日,攽條下教得民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挽汪守宗博二首
- 袖中凝香未必非,建人惟恐我公歸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慶建州葉守
- 世有凝香樂,君侯總未知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項使君季約二首
- 身在凝香處,人居和氣中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壽湯侍郎
- 玉壺凝盡重重淚,寄與風流舊使君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寄前黃州竇使君
- 精金凝滑露筋膂,老玉磥砢開竅窟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富春山人為予道其所獲石于江中者狀甚怪偉欲
- 暮云凝碧可禁愁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浣溪沙
- 一色凝云合大和,定知宜瑞不宜多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雪留董景揚
- 簫吹凝寒氣,云山斂夕陰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仁宗皇帝挽詞七首
- 山色凝嵐水色清,山云長與水云平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經林逋舊居二首
- 荔子凝丹摘曉鮮,江南來路與云連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和曹殿丞寄荔支
- 遠峰凝黛雙蛾澹,流水連云一帶長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蛾眉亭
- 江上凝冰約水痕,門前殘雪綴溪云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冬日即事
- 倚屏凝睇,淚落成行。 -- 出自宋·李珣·中興樂
- 一點凝紅和薄霧,翠蛾愁不語。 -- 出自唐·牛希濟·謁金門·秋已暮
- 蠟燼凝來多碧焰,香醪滴處有冰痕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歲晚言事寄鄉中親友
- 儀冠凝寒玉,端居似沃州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題淮南惠照寺律師院
- 玉階凝正色,蘭苑漲芳塵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姚洎拾遺自江陵幕赴京
- 春宵凝麗思,閑坐開南圍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奉和裴使君清春夜南堂聽陳山人彈白雪
- 弦上凝颯颯,虛中想霏霏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奉和裴使君清春夜南堂聽陳山人彈白雪
- 真思凝瑤瑟,高情屬云鶴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奉酬于中丞使君郡齋臥病見示一首
- 有時凝然筆空握,情在寥天獨飛鶴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張伯英草書歌
- 半醉凝情臥繡茵,睡容無力卸羅裙,玉籠鸚鵡厭聽聞。 -- 出自唐·毛熙震·浣溪沙
- 倚闌凝望,暗牽愁緒,柳花飛起東風。 -- 出自唐·歐陽炯·鳳樓春·鳳髻綠云叢
- 片云凝不散,遙掛望鄉愁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云夢故城秋望
- 禁園凝朔氣,瑞雪掩晨曦。 -- 出自唐·上官儀·詠雪應詔
- 吹破凝酥動。 -- 出自宋·呂本中·宣州竹/虞美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