凝在第3個字的詩句
凝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綠煙凝層城,豐草滿通衢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莊嚴精舍游集
- 笳鼓凝皇情,佳氣向金闕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召張世杰第十七
- 漠漠凝塵空偃月,堂堂遺像在凌煙。 -- 出自宋·葉紹翁·題鄂王墓
- 海門凝霧暗,江渚濕云橫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渡西陵十六韻
- 絳紗凝焰開金像,清梵銷聲閉竹房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新樓詩二十首·晏安寺
- 一峰凝黛當明鏡,十仞喬松倚翠屏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新樓詩二十首·龜山
- 寒氣凝為戎虜驕,炎蒸結作蟲虺毒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逾嶺嶠止荒陬抵高要
- 曉霜凝耒耜,初日照梧桐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和考功王員外杪秋憶終南舊居(一作岑參詩,
- 持杯凝遠睇,觸物結幽情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上巳日陪齊相公花樓宴
- 露色凝古壇,泉聲落寒井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吉中孚校書歸楚州舊山(中孚自仙官入仕)
- 交映凝寒露,相和起夜風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早秋望華清宮中樹因以成詠(一作常袞詩)
- 露華凝在腹,塵點誤侵睛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病蟬
- 玄想凝鶴扇,清齋拂鹿冠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臨頓為吳中偏勝之地陸魯望居之不出郛郭曠若
- 一唱凝閑云,再謠悲顧獸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奉和魯望樵人十詠·樵歌
- 蘿島凝清陰,松門湛虛翠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太湖詩·孤園寺(梁散騎常侍吳猛宅)
- 織恨凝愁映鳥飛,半旬飄灑掩韶暉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奉和魯望春雨即事次韻
- 夫陰凝而陽化兮,沖氣飪而為和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悲秋
- 室中凝塵散發坐,四壁矗矗見天下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二十八宿歌贈別無咎
- 何曾凝沼淥,有意隔朝暾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詠霜二首
- 照碧凝清光,相將飲萸菊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王鞏見贈
- 素骨凝冰,柔蔥蘸雪,猶憶分瓜深意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齊天樂·煙波桃葉西陵路
- 歌塵凝扇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瑞鶴仙·晴絲牽緒亂
- 流水凝酥,征衫沾淚,都是離痕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柳梢青·斷夢游輪
- 修竹凝妝,垂楊駐馬,憑闌淺畫成圖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高陽臺 豐樂樓分韻得如字
- 自銷凝,能幾花前,頓老相如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高陽臺 豐樂樓分韻得如字
- 清塵凝、層層刻碎冰葉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凄涼犯·空江浪闊
- 霜雪凝未通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從拜陵登京峴詩
- 冷艷凝輕露,清香度晚風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梅花 其九
- 低鬟凝思坐調琴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浣溪沙
- 愁見凝酥暖漸融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減字木蘭花·冷香浮動
- 淺黛凝愁,明波轉矚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江南曲/踏莎行
- 積水凝懸館,船寬或結樓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和黃亢與季父見訪
- 參差凝鳳管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侍宴樂游苑餞徐州刺史應詔詩
- 暮煙凝塞土,堠火落天涯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游延安宿馬太博東館
- 青暉凝輦路,佳氣擁宸居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春貼子詞·皇太后閣六首
- 天祿凝嚴近紫臺,書幃夜對雪華開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道粹雪夜直宿
- 一餉凝思,兩袖淚痕還滿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卜算子慢·溪山別意
- 疊鼓凝笳,幾處銀屏珠箔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石州慢·兒女籃輿
- 洞房凝遠情。 -- 出自南北·謝朓·奉和隨王殿下詩 二
- 露白凝湘簟,風篁韻蜀琴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和薛先輩見寄初秋寓懷即事之作二十韻
- 屏山凝睇已無存,何況玉鎪金帶枕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玉樓春
- 鴨頭凝練浦,鵝眼屑榆錢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換巢鸞鳳·桐扣亭前
- 澀塵凝滿砌,夕陽空自垂地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夢芙蓉·日長深院里
- 谷草凝煙色凈明,野猿悲露聲清苦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三級泉
- 一點凝墨狀生蠅,剔之不飛心始驚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畫中眾仙歌
- 新梢凝翠,落照余紅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戲作墨竹二本贈鶴林因為之贊
- 月色凝冰壺,桂花落金蟻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西湖大醉走筆百韻
- 金鼎凝霜,玉爐煅月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玉真瑞世頌
- 晨壇凝玉露,夜井浸珠躔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和張紫微韻題清虛菴
- 山色凝云翠幾重,鳥聲驚落夕陽紅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慵菴盧副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