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在第9個字的詩句
冷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秋意還深,漸銀床露冷,梧葉風高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漢宮春·秋意還深
- 九秋白玉盤高,夜來冷射銀河水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水龍吟·九秋白玉盤高
- 黃云南卷千騎,曉獵冷貂裘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水調歌頭 丙辰九日,從獵涿水道中
- 誰謂弓刀塞北,忽有冷泉高竹,坐我澤南州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水調歌頭 鎮陽北潭,追和老坡韻
- 明秀一峰寒,醉時眠、冷云幽處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驀山溪 和子文韻
- 念賈篋香空,謝池詩冷。 -- 出自元·錢霖·臺城路 次邵復孺韻
- 是月斜、花外幺禽,霜冷竹間幽鶴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東風第一枝 憶梅
- 追憶鶯花舊夢,回首冷煙霏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八聲甘州 秋日西湖泛舟,午后遇雨
- 昨朝大戰平虜堡,血冷轆轤連鞘埋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寫竹贈李長公歌
- 楊花厚處春陰薄,清冷不勝單夾衣。 -- 出自唐·徐氏·缺題
- 心清檻底瀟湘月,骨冷禪中太華秋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憶舊山
- 鶴靜窺秋片,僧閑踏冷痕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秋苔
- 縈紆似接迷春洞,清冷應連有雪山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新安道中玩流水
- 秋曹壁上奇山水,官冷尤將野趣宜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依韻和景彝觀刑部廳燕侍郎畫山水二首
- 據鞍風嫋嫋,橫策水冷冷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游昆羅山寺二首
- 巖桂香飄,井梧影轉,冷浸官袍潔。 -- 出自宋·謝懋·念奴嬌·霽天湛碧
- 欲休不休歲垂晚,似冷不冷霜復晴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西湖訪梅
- 依稀曾聽鈞天奏,耳冷人間四十年。 -- 出自宋·晁端禮·鷓鴣天·金碧觚稜斗極邊
- 兒號惟有韓司業,官冷誰憐鄭廣文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送邵馬勾二首
- 嵩云入洛秋容曉,水冷青洲蘭蕙小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王中玉生辰
- 草木得新露,襲人吹冷香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游東山
- 銀漢墜懷,冰輪轉影,冷光侵毛發。 -- 出自宋·楊無咎·曲江秋
- 獨倚西樓謾久,此懷冷淡誰知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木蘭花慢·斷虹收霽雨
- 攜酒去、何妨花邊露冷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月上海棠慢/月上海棠
- 杯深喜近圍爐火,香冷誰尋小樹花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和曾守洪倅喜雪
- 照人明月故應圓,露冷風清八月天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中秋不見月
- 好溫存、困中節概,莫冷落、窮里風流。 -- 出自宋·高登·多麗·人間世
- 猛火橫秋如爍,銀河冷浸月腳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扇子詩
- 落落不茍合,棲遲猶冷官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送黃叔寓赴平江教授
- 便更做、山人倦賞,畏冷無歡。 -- 出自宋·侯置·鳳皇臺上憶吹簫/鳳凰臺上憶吹簫
- 且放側堆金縷,驪山冷、來浴溫湯。 -- 出自宋·王千秋·滿庭芳·蕊小雕瓊
- 平白萬方包險穢,清冷一片起沉綿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次韻樞相雪中之什
- 旋收褫駭魄,亟反清冷居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過彌牟有攜魚過者買而放之因志以詩
- 百步得精廬,一丈清冷池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同游公玉伯氏季氏游水陸院濯纓閣以清斯濯纓
- 橫分樹矗矗,下枕溪冷冷。 -- 出自宋·范端臣·半山亭
- 壯觀供尊者,幽居稱冷官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龍湫
- 日和猶有采花蜂,日冷凄然難為容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賦道傍菊
- 我來欲問梅消息,地冷年年未放花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泊舟西村見居民云數里間有梅訪之殊未花
- 淫霖更值七八月,涼冷不待秋冬交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連雨即事
- 溪行又作叫巖登,涼冷端如快踏冰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游叫巖用范元卿自普康歸日留題韻
- 冉冉斷魂招不得,翠冷紅斜。 -- 出自宋·高觀國·浪淘沙·啼魄一天涯
- 蒼煙萬頃,斷腸是、雪冷江清。 -- 出自宋·高觀國·金人捧露盤 水仙花
- 不飄紅雨,不貪青子,冷澹卻相宜。 -- 出自宋·高觀國·太常引·玉肌輕襯碧霞衣
- 但得溶溶生意在,隨冷暖、鎮芳菲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唐多令·朔雪上征衣
- 朱絲一扣,萬籟不起冷光凝。 -- 出自宋·林正大·水調歌·耿耿銀潢凈
- 天風發奇芬,霜月潑冷艷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過眉山謁鄉耆宿李八丈提刑
- 天意俱慳與,無氈分冷官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大雪同楊景韓程子敬登寺樓
- 天矯長松千歲,上有冷然天籟,清響眇難收。 -- 出自宋·黃機·水調歌頭·金篆鎖巖穴
- 多君不許利臺驅,官冷瓢空日自娛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和峽州趙教授春后雪中惠酒
- 沙平鷺立秋無盡,月冷烏啼夜未央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登逍遙樓和方孚若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