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在第7個(gè)字的詩句
冷在第七個(gè)字的詩句
- 內(nèi)苑秋深天氣冷,越羅衫子換吳綾。 -- 出自明·朱有燉·元宮詞(一百三首)
- 詩聯(lián)石鼎秋燈冷,韭剪春園夜雨深。 -- 出自明·朱右·憶鄉(xiāng)中諸故友
- 明月一輪簾外冷,夜深曾照坐禪人。 -- 出自明·紫柏大師·楞嚴(yán)廢寺
- 荒齋草盡腓,薄冷暗微微。 -- 出自明·宗乘·新冬
- 香塵不到襪羅冷,下階踏碎梧桐陰。 -- 出自明·鄒亮·梧桐仕女圖為錢孟實(shí)題
- 十二翠屏煙篆冷,曉窗秋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象·浣溪沙·只為相思怕上樓
- 盟寒釵鳳股,灰冷寶猊香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象·意難忘·魏紫姚黃
- 天秋木葉下,月冷莎雞悲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秋思
- 今夜送歸燈火冷,河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南鄉(xiāng)子·東武望馀杭
- 過沙溪急,霜溪冷,月溪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行香子 過七里瀨
- 易水蕭蕭西風(fēng)冷,滿座衣冠似雪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賀新郎 別茂嘉十二弟,鵜鴂、杜鵑實(shí)兩種
- 楚思淼茫云水冷,商聲清脆管弦秋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盧侍御與崔評(píng)事為予于黃鶴樓置宴宴罷同望
- 紅樓隔雨相望冷,珠箔飄燈獨(dú)自歸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春雨
- 青女素娥俱耐冷,月中霜里斗嬋娟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霜月
- 濕云不渡溪橋冷。 -- 出自宋·朱淑真·菩薩蠻·濕云不渡溪橋冷
- 雨中禁火空齋冷,江上流鶯獨(dú)坐聽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寒食寄京師諸弟
- 半榻松陰秋簟冷,一杯香飯午鐘催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游廬山山陽七詠其五萬杉寺
- 霜落初驚衾簟冷,酒酣猶喜笑言嘩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試院唱酬十一首其八次前韻三首之一
- 性如白玉燒猶冷,文似朱弦叩愈深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王適徐州赴舉
- 明朝事與孤煙冷,做滿湖、風(fēng)雨愁人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渡江云三犯
- 明朝事與孤煙冷,做滿湖、風(fēng)雨愁人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渡江云三犯/渡江云
- 還作一段相思,冷波葉舞愁紅,送人雙槳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解蹀躞
- 其色瑩琉璃,其冷勝冰雪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大熱五首
- 半夜不知香露冷,春風(fēng)吹夢過江南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紅梅
- 西風(fēng)半夜簾櫳冷,遠(yuǎn)夢初歸。 -- 出自唐·馮延巳·采桑子·小庭雨過春將盡
- 芙蓉花開秋水冷,水面無風(fēng)見花影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荷花
- 吳岫雨來虛檻冷,楚江風(fēng)急遠(yuǎn)帆多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姑蘇懷古
- 煩熱暗消秋簟冷,烝濡未解夜燈昏。 -- 出自宋·并敘·次韻子瞻雨中督役夜宿水陸寺二首
- 萬里平湖秋色冷,星辰垂影參然。 -- 出自唐·牛希濟(jì)·臨江仙·峭碧參差十二峰
- 傷心故人去后,冷落新詩。 -- 出自宋·晁沖之·漢宮春 梅
- 紫桂巖空瓊竇冷。 -- 出自元·黨懷英·青玉案·紅紗綠春風(fēng)餅
- 不知月底梅花冷,只憶橋邊步襪歸。 -- 出自宋·張鎡·鷓鴣天·御路東風(fēng)拂翠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