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在第7個字的詩句
冷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輕羅露濕鴛鴦冷,閑聽長宵嘹唳鴻。 -- 出自明·張紅橋·留別子羽七絕句
- 露濕暗香珠翠冷,赤欄橋上待歸鴻。 -- 出自明·張紅橋·紅橋和詩
- 闌干曉露芳條冷,池館斜陽綠蔭肥。 -- 出自清·歸莊·落花詩
- 荻花風起秋波冷,獨擁檀心窺曉鏡。 -- 出自清·王夫之·玉樓春 白蓮
- 共怪滿衣珠翠冷,黃花瓦上有新霜。 -- 出自唐·王涯·宮詞三十首
- 四海魚龍精魄冷,五山鸞鶴骨毛寒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中秋十五夜寄人
- 潭澄猿覷月,竇冷鹿眠苔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人游玉泉寺
- 梅寒爭雪彩,日冷讓冰痕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荊門病中寄懷貫微上人
- 神閑無萬慮,壁冷有殘燈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永夜
- 松吹竹簟朝眠冷,雨濕蔬餐宿疾生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秋日將離滑臺酬所知二首
- 雨新臨斷火,春冷著單衣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春居即事
- 空堂半夜孤燈冷,彈著鄉心欲白頭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秋夜聽任郎中琴
- 便應半酣后,清冷漱兼云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泛觴池
- 嫦娥斷影霜輪冷,帝子無蹤淚竹繁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春晚書懷
- 曉岫近排吟閣冷,夜江遙響寢堂虛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和峽州馮使君題所居
- 凌波亭亭仙佩冷,弄香嫋嫋香風吹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和敬步叔弟七月十二夜胡伯恭園池對月即事之
- 春風澤國吟箋冷,夜雨溪堂燕豆疏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贈禮部邵安簡公挽詞
- 別有玉盤乘露冷,無人起就月中看。 -- 出自唐·裴士淹·白牡丹
- 漏長丹鳳闕,秋冷白云司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和都官苗員外秋夜省直對雨簡諸知己
- 泉飛石澗游魂冷,風捲松濤匹馬嘶。 -- 出自唐·周渭·游兼山
- 賓客相從筵既冷,士民同出食猶寒。 -- 出自宋·程師孟·寒食游九仙烏石二山
- 謀溫藉狐腋,辟冷泥榴花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次韻元恕苦寒之什
- 探手始知簾外冷,照堂獸炭焰圍爐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坐客宋周士忽垂光和復用元韻答之三首
- 助清歸賦筆,送冷入歌簾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詰朝雨寒密雪雜下輒成一篇呈諸匠者幸賜光和
- 學輕頻舞袖,御冷盛張幨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某近辱諸公光和前篇鄙思未已復自次元韻奉呈
- 片輕消鑿落,光冷奪純鈞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依韻奉和司徒侍中雪二十韻
- 漸蓼花明,菱花冷,藕花涼。 -- 出自宋·王詵·行香子·金井先秋
- 歸時節,紅香露冷,月影上芭蕉。 -- 出自宋·舒亶·滿庭芳·閶闔天門
- 終夕玉堂魂夢冷,蜀江聲繞水晶宮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夜直聞御溝聲
- 風乾桐葉地,雨冷菊花天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多病
- 端使晴霄風露冷,云卷煙收平野。 -- 出自宋·米友仁·念奴嬌·九秋氣爽
- 雙鶴不歸秋自冷,萬牛回首句空傳。 -- 出自宋·劉望之·古柏
- 人情甚似吳江冷,世路真如蜀道難。 -- 出自宋·向滈·句
- 三尺荒墳埋玉冷,百年壯節倚天寒。 -- 出自宋·尤袤·劉屯田墓壯節亭
- 剩炷龍涎熏骨冷,旋調銀液鎮心忪。 -- 出自宋·郭世模·浣溪沙
- 穹廬漸耐胡天冷,政復難忘心耿耿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明妃曲
- 塵翳玉笙嗟耳冷,何人度曲顫鸞篦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劉常甫見贈二首
- 灑潤似驚萁火冷,驟寒不貸布衾重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喜雨韻
- 桑榆境界寧辭冷,芹藻杯盤可得肥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韻答陳居仁二首
- 溫柔屬東南,和冷經三五。 -- 出自宋·李處全·生查子
- 清淺黃昏時候,冷疏枝寒色。 -- 出自宋·韓淲·好事近·湖上有孤山
- 酒徒詩社,自此冷落,胸懷塵土。 -- 出自宋·韓淲·海月謠
- 晚色漸侵衣袂冷,恍疑身在蕊珠宮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和張周玉峨眉山行
- 青女降霜溪屋冷,白姑記日命宮災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病中有懷
- 沈水燒殘金鴨冷,胭脂勻罷紫綿香。 -- 出自宋·晁端禮·浣溪沙
- 懶炷薰爐沈水冷,罷搖紈扇晚涼生。 -- 出自宋·晁端禮·浣溪沙
- 悵望處,乍金絲冷落,蘭薰銷歇。 -- 出自宋·晁端禮·喜遷鶯·佇立蘅皋暮
- 浮榮河用縈懷,冷笑看、車馬喧喧塵土。 -- 出自宋·晁端禮·舜韶新
- 煙昏路漫漫,日冷云蒼蒼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趙玿赴成都府廣都縣尉以送君南浦傷如之何為
- 羽書不馳烽火冷,鳴雞吠犬何敢干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謝公定所寶蕃客入朝圖貞觀中閻立本所作筆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