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在第2個字的詩句
冷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庭冷鋪苔色,池寒浸月輪。 -- 出自·李中·獻中書潘舍人
- 月冷莎庭夜已深,百蟲聲外有清音。 -- 出自·李中·蛩
- 廚冷煙初禁,門閑日更斜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寒食日作
- 廚冷煙初禁,門閑日列斜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寒食日作
- 月冷天風(fēng)吹,葉葉干紅飛。 -- 出自宋·王周·落葉
- 爐冷蜘蛛喜,燈高熠耀期。 -- 出自唐·沈祖仙·秋閨
- 氣冷疑秋晚,聲微覺夜闌。 -- 出自唐·戴察·月夜梧桐葉上見寒露
- 風(fēng)冷聲偏苦,山寒響更深。 -- 出自唐·顧偉·雪夜聽猿吟
- 官冷坐無氈,任齋鹽朝暮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石州慢 送牛農(nóng)師赴石州學(xué)正
- 手冷不甘寒氣早,誰呵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南鄉(xiāng)子 和歐陽玄之韻
- 煙冷瑤欞,神游貝闕。 -- 出自元·王國器·踏莎行 云窗秋夢 復(fù)古詩集五
- 香冷虛堂窗幾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謁金門 秋望
- 香冷舊銅盤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紅林檎近 水屯冬景,次錢素 韻
- 夜冷西廂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減字木蘭花 崔女郎像
- 露冷廣寒夜,喚醒玉真愁。 -- 出自元·陸仁·水調(diào)歌頭 玉山名勝集
- 心冷狙徒,志循教父尋宗祖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燭影搖紅 贈高瑩蟾
- 鼎冷丹凝常藥凈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減字木蘭花 右九日九陽而還元 以上會真集
- 火冷熏爐香漸消。 -- 出自元·趙可·浣溪沙
- 春冷秋蒸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浪淘沙·和氣欲超升
- 月冷照青天。 -- 出自元·劉志淵·武陵春 警執(zhí)法
- 步冷東垣秋水,坐對汾亭夜月,兩地若為情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水調(diào)歌頭 文卿提刑自陜西按察改授河?xùn)|,其
- 冷冷一聲徐起,墜梁塵、不收彩云飛。 -- 出自元·胡祗*·木蘭花慢 贈歌妓
- 露冷霜寒百卉腓。 -- 出自元·胡祗*·鷓鴣天 甥孫以紅葉扇索樂府
- 霜冷雁來天。 -- 出自元·張之翰·南鄉(xiāng)子 謝王秋巖元帥重陽送糕果
- 酒冷香溫,幽恨無人顧。 -- 出自元·葉森·蝶戀花 西湖感舊
- 雪冷梅花萼,春早綠楊顛。 -- 出自元·白云山翁·水調(diào)歌頭 兀顏分憲至邑,奉和前題 河南通志
- 殿冷*娥不閉,人間散與清香。 -- 出自元·周權(quán)·清平樂·南樓劇飲
- 笛冷城頭客,巢安葉底兒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翔冬示上元夜對月之作次韻奉獻
- 自冷秋心霜露寫,偷娛海角夢魂尊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次韻伯夔宴集夏吷庵園屋月下看菊
- 霜冷風(fēng)清九月九,茱萸黃菊家園有。 -- 出自宋·宋白·九日三首
- 月冷秦淮,誤了三生鴛譜。 -- 出自當(dāng)代·梁羽生·陌上花·夢幻塵緣
- 冬冷春和俱入寇,三軍豈但只防秋。 -- 出自明·李開先·塞上曲一百首(錄一十四首)
- 色冷分禽跡,痕幽入樹陰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苔
- 巖冷秋空月,林清雪夜猱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孤山詩三首
- 徑冷秋苔合,杉寒宿鳥分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寄梵天上方政侄
- 露冷小池荷減綠,風(fēng)高幽砌菊添黃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暮秋
- 徑冷秋苔合,庭幽岳鳥還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題湖上僧房
- 節(jié)冷蟲微蠹,根閑蘚暗滋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謝擇梧律師惠竹杖
- 室冷秋苔色,軒閑夜月明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閑居書事
- 地冷庭松瘦,門間野徑通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憶龍山院兼簡蟾上人
- 室冷苔生榻,窗閑鳥覷琴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贈夷中師
- 草冷霜融晚,天寒日出遲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孱陵道中
- 筆冷吟呵凍,爐寒坐畫灰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戲呈覺老
- 眼冷寒梢明數(shù)點,知他是雪是梅花。 -- 出自宋·蕭德藻·句
- 夜冷神龍蟠水府,天青仙佩下瑤臺。 -- 出自宋·呂定·登翠云臺
- 月冷蘋花秋,此興白鷗共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野水橫舟
- 耳冷那聞白雪歌,眼寒不識春風(fēng)面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清明病中遣酒問訊史授夫
- 霜冷不移魚世界,葦殘聊作雁家緣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次以道荷葉浦
- 官冷坐名勢,天道會張翕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回放翁書
- 冒冷試出戶,霧氣方漭沆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中秋后一夜觀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