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在第12個字的詩句
冷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此夕行藏獨倚樓,風雨凄凄冷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卜算子·古寺枕空山
- 江漢飄浮二十年,一枕西風冷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卜算子·漁火海邊明
- 家貧近市常喧啾,燈夕無燈冷於水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元夕病中
- 只有詩囊澹似僧,卻嫌官屋冷於冰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重宿儲文
- 非意相干吾豈敢,年來端為冷虀吹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胡兄
- 要識廬山真面目,一溪明月冷於冰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贈詩僧
- 朱絲自斷虛銀燭,紅粉潛銷冷繡裀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楊給事師皋哭亡愛姬英英,竊聞詩人多賦,因
- 怪石夜光寒射燭,老杉秋韻冷和鐘。 -- 出自宋·伍喬·題西林寺水閣
- 一紀環墻,數年赤腳,捱他寒冷如囚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遇姜四翁所惠團襖
- 慵拈粉線閑金縷,懶酌瓊漿冷玉壺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【中呂】陽春曲 題情
- 偶然行至東籬下,自嗟自呀,冷清清和月對黃花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【仙呂】點絳唇
- 世人至今不敢嫚,坐上蛻骨冷不埋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游陵云寺
- 洞門蒼石流成乳,山下長溪冷欲冰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題三游洞石壁
- 太白經天照城闕,甲光侵肌冷如鐵,秦王袍沾楚王血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太白行
- 洞門千尺掛飛流,玉碎珠聯冷噴秋。 -- 出自宋·畢田·朱陵洞水簾
- 月色半簾間翡翠,蛩聲孤枕冷珊瑚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烈女秋
- 離離秋色上梧枝,向曉煙云冷硯池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儒家秋
- 漢四十年幾丞相,蹶張丞相冷如冰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申屠嘉
- 傾依慕善易為興,卻恐人心冷似冰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無名蹤跡故難興,智者消詳冷似冰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寒云暮羃結秋陰,月淡霜娥冷不禁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江上
- 紺色毬兒讓水晶,味甘如蜜冷如冰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值侯修學趣儒人稍急因遺蓮花蓮實西瓜于吾宗
- 勾漏砂星光燦夜,羅浮灶爐冷含愁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淳熙丙午與合皂化士彭正夫道人五羊相別開禧
- 一字于吾補不曾,詩書況味冷如冰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寄題張子登遂勤齋
- 如今獨坐吟詩句,茅屋茶煙冷未消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雪中
- 夫君何以致愁鬼,十年一官冷於水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聞圓機累日病酒戲作存問之
- 勸君著腳須教穩,多少旁人冷眼看。 -- 出自宋·曹豳·上竿詩
- 無梅詩興闌珊了,無雪梅花冷淡休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梅花十絕答石塘二林
- 官銜怪得清如許,文館雖然冷亦佳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方善夫赴鷺洲山長二首
- 溪昔放魚晴鱍鱍,門今羅爵冷涔涔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過章戴二首
- 柏子薰衣眉暈銷,女垣榆影冷蕭蕭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題寺壁二首
- 淳熙丞相潭潭府,今日門庭冷似霜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哭梁運管
- 絕喜鈴齋新有助,莫嫌玉局冷無懽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哀粹方巖仲并呈太守湯息庵
- 江水淮山明歷歷,孫陵晉廟冷沉沉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夢賞心亭
- 一夜紙窗明似月,多年布被冷于冰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雪作
- 桃杏花陰流似水,圖書滋味冷如冰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寒食書事感懷
- 出門相與望橫參,露浥幧頭冷逼簪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依韻和圖南五首·金牛相別呈誠之
- 狂蝶正便春從臾,好花猶怯冷禁持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同孫子直和李參政東園韻十絕
- 結盡丁香,瘦如楊柳,雨疏云冷。 -- 出自宋·趙鼎·怨春風/一斛珠
- 鞭后從他素發兼,涌清奔碧冷侵簾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山居詩二十四首
- 相見唯談海上山,碧側青斜冷相沓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寒月送玄士入天臺
- 再整魚犀攏翠簪,解衣先覺冷森森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詠浴
- 揭起青篷上岸頭,野花和雨冷修修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晚岸
- 別有洞天三十六,水晶臺殿冷層層。 -- 出自唐·章碣·對月
- 開緘雖睹新篇麗,破鼻須聞冷酒香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次韻酬張補闕因寒食見寄之什
- 長憶西山,靈隱寺前三竺后,冷泉亭上舊曾游,三伏似清秋。 -- 出自宋·潘閬·灑泉子
- 稽山有雪寒凝骨,鑒水無風冷徹心。 -- 出自宋·潘閬·寄會稽仲休山人
- 千石碧潭秋水骨,琢成孤枕冷于冰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送石枕與參政王給事
- 想椒盤寂寞,空傳舊頌,桃符冷落,誰撰新詩。 -- 出自宋·陳人杰·沁園春·太歲茫茫
- 隴首流泉不忍聞,月落雙溪冷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卜算子·寒透小窗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