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在第11個字的詩句
冷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怨結齊姬,故宮煙樹翠陰冷。 -- 出自宋·唐玨·齊天樂·蠟痕初染仙莖露
- 虛堂宴坐萬緣空,疏竹冷冷度晚風。 -- 出自宋·徐瑞·用前韻寄仲退
- 江南春信無痕跡,余情在、冷煙殘月。 -- 出自宋·黃子行·花心動·誰倚青樓
- 三徑草荒真左計,一官冰冷更何求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秋懷二首
- 方士飛軒駐碧霞,酒寒風冷月初斜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小游仙詩九十八首
- 明月夜來回短影,何如照冷太湖濱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石版歌
- 猶自莓苔馬跡重,石嵌泉冷懶移峰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題陳山人居
- 筇竹巖邊剔翠苔,錦江波冷洗瓊瑰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筍鞭
- 濁酒不禁云外景,碧峰猶冷寺前春。 -- 出自唐·羅袞·清明赤水寺居
- 仙界路遙云縹緲,古壇風冷葉蕭騷。 -- 出自宋·孟賓于·題梅仙館
- 敗菊籬疏臨野渡,落梅村冷隔江楓。 -- 出自唐·徐仲雅·句
- 背云沖石出深山,淺碧冷冷一帶寒。 -- 出自宋·周濆·山下水
- 昨日朝天過紫微,醮壇風冷杏花稀。 -- 出自唐·建業卜者·題紫微觀
- 不假丹梯躡霄漢,水晶盤冷桂花秋。 -- 出自唐·曲龍山仙·玩月詩
- 幽谷啼鶯整羽翰,犀沈玉冷自長嘆。 -- 出自唐·張云容·與薛昭合婚詩
- 清泉白石長為伍,松頭露、冷滴方壇。 -- 出自元·沈禧·風入松 題石壇道士焚香
- 玄璧光浮銅雀研,紫綿香冷博山爐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浣溪沙 暮春集興
- 燕語銅樓淑景移,鏡臺香冷玉蟠螭。 -- 出自·袁華·無題擬李商隱(四首)
- 云母帳虛星采動,水晶宮冷露華凝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錢塘春感六首
- 云母帳虛星采動,水晶宮冷露華凝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錢塘春感(六首)
- 春夏秋冬閑不得,溫炎涼冷鎮長忙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瑞鷓鴣 原誤作點絳唇,茲依律改。但上下片
- 睹梨花、輕籠淡月,聞松聲、冷和清泉。 -- 出自元·長筌子·綠頭鴨·雨初晴
- 些兒真造化,誠能親見,膽冷心寒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純·滿庭芳 授記定庵
- 馬首桓州又懿州,朔風秋冷黑貂裘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有感
- 日轉漸長添篆縷,雨來忽冷覓羅衣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和劉公藝暮春有感韻
- 著此數枝更清絕,不辭耐冷立階前。 -- 出自近代·汪精衛·蠟梅
- 何處肥源未共求,風來同冷汗同流。 -- 出自·聶紺弩·清廁同枚子之二
- 犬吠衡門宿霧消,草堂風冷竹蕭蕭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病中感體元上人見訪
- 丹井泉澄天影小,玉壇風冷磬聲微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書山中道士壁
- 古壁苔荒鳴蟋蟀,水軒風冷謝芙蕖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病起二首
- 束緼未求曹相火,冥心將冷子綦灰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夜爐
- 野闊江深那向楚,霜深露冷更逢秋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十六夜州宅觀月
- 披嵐長嘯和巖洞,衣汗未冷毛發知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次茂洪韻
- 岸傍小店換馬去,氈裘障冷披蒙茸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宿吳江華嚴院
- 結客尋春過舊隄,雪香云冷鎖雙扉。 -- 出自宋·武衍·孤山訪梅不遇簡知己
- 縹緲碧云歸去曉,洞天霜冷玉簫清。 -- 出自宋·武衍·書畫扇
- 虎穴云埋山寂寞,蛟溪波冷月黃昏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周侯古祠
- 天風海濤撼宇宙,神清骨冷肝膽醒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蒲澗行
- 秋風原頭桐葉飛,幽篁翠冷山鬼啼。 -- 出自宋·蕭立之·送人之常德
- 又疑黑衣故宰相,香火未冷今生緣。 -- 出自宋·連文鳳·重游天竺
- 茅舍寒深題未遍,玉堂月冷夢空回。 -- 出自宋·連文鳳·試筆
- 云碧紗廚水閣中,鴛鴦花冷枕玲瓏。 -- 出自宋·王镃·水閣納涼
- 山酒柏香春壽母,桉書蕓冷夜呼兒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答唐玉潛
- 白虎氣銷遺瘦石,采虹影冷臥斜陽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過吳門感前游
- 清淚秋荒遼海鶴,古魂春冷蜀山鵑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聞家則堂大參歸自北寄呈
- 萱草堂深衣屢寄,桃花觀冷酒重攜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贈天目吳君實
- 孝友風微惟故井,神明胄冷尚荒州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舜廟
- 內史祠荒殘碣雨,黃門書冷半堆云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云間懷古
- 白露雨余砧欲動,黃花風冷扇初收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秋日郊居
- 不受春風半點塵,骨寒花冷雪為群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世言梅見外於離騷海棠不取於子美未有為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