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冷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何似袁安門晝掩,抱清冷、年年如舊。 -- 出自元·梁寅·珍珠簾 內(nèi)午冬雪
- 游鱗亦復(fù)來,露下芙蓉冷。 -- 出自元·于立·釣月軒
- 林居近冬候,雨晴天已冷。 -- 出自元·韓奕·秋齋
- 降仙卿,漸風(fēng)晴閬蒼,月冷蓬瀛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瑤臺第一層 吳大卿壽日
- 瀉銀河一派,珠千顆,泛冷波瀲滟,光照華池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沁園春·混沌之中
- 往事風(fēng)流云散,但翠衾、冷落余馨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鳳凰臺上憶吹簫簫 贈喬媼張氏 以上強村叢書
- 腰下鐵絲有箭,柰荒寒、冷霾彪穴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水龍吟 飛卿系出將種,予官燕趙時相識。讀
- 可人何處,滿庭霜月清冷。 -- 出自元·滕賓·百字令 贈宋六嫂 詞品五
- 似百煉吳鉤,氣挾風(fēng)霜冷。 -- 出自元·吳存·摸魚兒 送周君崇錄判
- 誰念玉佩飄零,翠房凄冷,幾度相思苦。 -- 出自元·張野·念奴嬌 白蓮用仲殊韻
- 浮玉山空,梧桐人去,月冷神仙屋。 -- 出自元·張可久·百字令 舟泊小金山下,客有歌大江東去詞者
- 夜分群籟沉,窗虛燭花冷。 -- 出自明·汪廣洋·夜直與架閣欒秉德期孫伯融不至
- 風(fēng)漲晴空飛絮急,雨滋冷砌任苔侵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池亭即事
- 袞袞懸河煩卒吐,疏疏冷銼賴于湘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又次韻鄧漢卿秀才送行
- 關(guān)山不隔四時寒,夜夜冷光沙如雪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關(guān)山月
- 山寒竹樹疏,歲陰云霧冷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再經(jīng)蒲溪往年避地處
- 湘妃危立凍蛟背,海月冷掛珊瑚枝。 -- 出自宋·蕭德藻·古梅
- 茲山昔曾登,當(dāng)暑毛骨冷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隱靜分題得靜字
- 老馬知涂益可羞,寒燈冷硯照窮愁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燈下嘆
- 折向紛華筵畔看,輸池冷淡水邊時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汪丞招飲問梅
- 殿依鯉石古,井汲龜泉冷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和杜老人龍門寺題寶界東柱
- 造化開生機,春寄雪霜冷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平寇
- 浩蕩靈槎泛,瑩潔仙掌冷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詠月追和韓昌黎韻
- 不作爝火燃,愿為死灰冷。 -- 出自宋·韓希孟·我質(zhì)本瑚璉,宗廟供頻蘩。一朝嬰禍難,失身
- 不作爝火燃,愿為死灰冷。 -- 出自宋·韓希孟·練裙帶詩
- 綠雨微消紫陌塵,湖光冷落似無春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取勝亭感舊
- 譬如坐湯鑊,傍觀冰玉冷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汴河汲井
- 復(fù)作掛猿枝,墨沈帶云冷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二月八日過靈殿祥公房
- 蕭瑟中林秋,云凝松桂冷。 -- 出自明·王守仁·秋夜
- 東澗結(jié)層冰,西澗涵清冷。 -- 出自明·張時徹·北征雜詠三首
- 茂陵石馬秋風(fēng)寒,玄香冷落黃金盤。 -- 出自明·程敏政·題蒙泉岳先生葡萄(先生在謫時所寫)
- 荒坰斜日淡,虛市野煙冷。 -- 出自元·張憲·臨安道中先寄賽京初
- 太湖之水通吳淞,綠波冷浸青芙蓉。 -- 出自元·張憲·贈鐫碑王生歌
- 富貴可憐成一夢,疏花冷雨信陵墳。 -- 出自明·李濂·登臺有感
- 寒烏忽飛來,伴此一枝冷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梅
- 濺衣黃土重,侵屨碧泉冷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和柯東海游安溪清水巖韻
- 吾曹貴晚節(jié),莫辭霜露冷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同彭漫者寄鉛山諸友韻送彭歸武夷
- 月滿霜飛菊始華,幽叢冷落帶煙斜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和通判九月望日始見菊花二首
- 噴云泄霧空濛外,濕翠冷沾襟袖間。 -- 出自宋·陳巖·翠微峰
- 窮哦吊羈艷,熾炬藥酷冷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賞梅游中塘分韻得影字呈水心
- 終朝饜清涼,半夜或凄冷。 -- 出自宋·杜柬之·云安玉虛觀南軒感事偶書五首
- 節(jié)食甘獨饑,薄衣耐獨冷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秋晚雜書三十首
- 焉知赤眉禍,暴尸肉未冷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雜興十二首
- 略剩繁華猶好在,細看冷淡奈愁何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涌金門城望五首
- 富兒貴公百花盡,吾曹冷落如殘菊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鄭無貳和予雜言有緣督之句用韻謝之
- 政用整嚴藏細潤,元從冷淡出清新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夏自然惠五言古體久之以律體和謝
- 避愁愁不舍孤影,怕冷冷偏旨老身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正月連雨
- 獨立味玄澹,徐步入深冷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訪臨川楊仲權(quán)于天慶
- 遙夜聞吹簫,山空月華冷。 -- 出自宋·方士繇·寒棲館
- 天凈神宇清,露重衣袂冷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對月簡松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