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冷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誰識清涼意思,珊瑚枕冷先知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臨江仙·半雨半晴模樣
- 去去山轉深,樹下益凄冷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游郭希呂石洞二十詠·傾月
- 西湖幾番夜雨,怕如今、冷卻鷗盟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聲聲慢·荷衣消翠
- 抱瑟空行古道,盟鷗頓冷清波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木蘭花慢·二分春到柳
- 嘆貞元、朝士無多,又日冷湖陰,柳邊門鑰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解連環·句章城郭
- 度野光清峭,晴峰涌日,冷石生云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甘州/八聲甘州
- 一翦靜中生意,任前看冷淡,真味深長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甘州/八聲甘州
- 待散以吹簫,跨鶴天風冷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摸魚子 高愛山隱居
- 堪嘆敲雪門荒,爭棋墅冷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湘月/念奴嬌
- 天清曉露涼,秋深藕花冷。 -- 出自元·薩都剌·秋日池上
- 年年依舊無情緒,鎮長冷落銀屏。 -- 出自宋·杜安世·河滿子·柳嫩不禁搖動
- 前君廣文直,共宿官舍冷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喜吳沖卿重過許昌
- 目清林葉凈,耳快石泉冷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奉答張寺丞再招游薛園
- 應笑菊花妍意少,籬邊冷落伴淵明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黃葵花
- 斷魂留夢,煙迷楚驛,月冷藍橋。 -- 出自宋·孫惟信·夜合花·風葉敲窗
- 政恐劉郎識桃耳,相從冷澹亦良難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約劉良叔觀苔梅
- 花光若朽補之窮,吐作冷花春幾幾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用鄭少傅韻題趙參政梅卷
- 已是年時欲雪天,誰回冷落作芳妍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十月六日園丁置墨紫
- 玉虬夜吼雙寶刀,曉霜冷透宮花袍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用王深造韻觀射寄呈吳門吳侍郎
- 方當繁暑日,草屩微微冷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題金州西園九首·葼徑
- 今日無言春雨后,似含冷涕謝東風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杏園宴上謝座主
- 空里做真修,恁清清、冷冷脫灑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驀山溪·修行鍛煉
- 楊柳煙凝露重,蓮花月冷風清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江月晃重山
- 入耳適宜聽,披衾不覽冷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夜雨
- 卻學雪中騎驢孟浩然,冷濕銀鐙敲吟鞭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陳云岫愛騎驢
- 世路恩仇收短劍,人情冷暖驗籠紗。 -- 出自清·李鴻章·赴試途中有感
- 道體渾淪參太極,皋比冷落坐西風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儒家秋
- 常憶西湖處士家,疏枝冷蕊自橫斜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墨梅
- 客來坐無氈,誰顧廣文冷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次韻何吉老游金鑾寺
- 參軍官小技能薄,寂寞冷坐誠宜然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吳子正招飲時權酒局不赴作詩戲之
- 祠宇眈眈海岸頭,況逢冷夜更清秋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宿南海神祠東廊候月烹茶次聞雷
- 秋色延高臺,臺荒廟亦冷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登釣龍臺
- 為君裁舞衣,天寒剪刀冷。 -- 出自隋··雜曲歌辭·墻頭花
- 鳥鳴澗壑空,泉響窗戶冷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南峰寺
- 月來照潭空,云起噓壁冷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劍池
- 雨過落紅蕖,斜陽半江冷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陳氏秋容軒
- 醉中時倒倚蒼蘚,秋風冷逼吟詩肩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太湖石
- 照水羞見影,汲水嫌手冷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金井怨
- 流藻舞波寒,驚虬翔壑冷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月林清影
- 圓甃夏生冰,光涵數星冷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師子林十二詠 冰壺井
- 納履歸來六載強,身閑冷看世人忙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閑居
- 元日家童催蚤起,起搔冷發惜殘眠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元日
- 池上秋開一兩叢,未妨冷淡伴詩翁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芙蓉二絕
- 舉世爭馳勢利場,君于冷處看人忙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題林戶曹寒齋
- 獨有廣文君卓識,殘杯冷炙也牢辭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聞喜宴李教君瑞不赴小詩贊美
- 未受京師傳子真,園池冷落戶庭貧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自和效顰一首
- 抽得元身閑處著,免他冷眼靜中看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和竹溪三詩·戊辰二月六日
- 不但春天無衣著,凄風冷雨絕須防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禽聲四首
- 王孫胡不歸,歲晏雪霜冷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叢桂
- 大屋修廊巖下路,凄風冷雨洞中春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游張公善權二洞四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