冰在第2個字的詩句
冰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開冰帶井水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奉和夏日應令詩
- 放冰蜍飛到,絲絲窗隙。 -- 出自宋·蔣捷·瑞鶴仙·紺煙迷雁跡
- 玄冰膠坤軸,非君孰能斡? -- 出自明·劉基·秋夜感懷柬石末公申之
- 玄冰膠大谷,脫粟貴瑯玕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和脫因宗道感興(二首)
- 玄冰結太陰,河海溢銀汞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夏中病瘧戲作呈石末公
- 飲冰朝受命,衣錦晝還鄉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送姚侍御出使江東
- 春冰忽融冶,盡取無遺裔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漁具詩·禾參(吳人今謂之叢)
- 曉冰蹄下裂,寒瓦杖頭鳴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觀宋州田大夫打球
- 這冰壺人物,蓬山地位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江紅·指日中秋
- 似冰壺瀟灑,虛心直節,清標貞干,風月無邊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沁園春·徑竹扶疏
- 念冰膚秀骨,人間要見,除非是、真仙子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鼓笛慢/水龍吟
- 寒冰初泮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一斛珠·寒冰初泮
- 傲冰霜、雅態清香,花里自稱三絕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選冠子·憔悴江山
- 玄冰滿椀侵肌爽,絳雪堆盤入口消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題桃源
- 馱冰圍定猶嫌暖,紅日綻、雨收殘腳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花心動慢/花心動
- 塘冰膠燕觜,野水澀芹牙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十五日雪三首
- 寒冰狐自聽,源水使嘗求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歐陽永叔黃河八韻
- 春冰未破時,旋拉寒篙響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和玉汝舟中見懷
- 河冰夜合知霜勁,塞霧朝開見日紅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宋次道答弟中道寄懷
- 敲冰冰未泮,塞河流玉段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張正臣赴泰州幕
- 拖冰修網澀,出水朱鬐殭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云中發江寧浦至采
- 狐冰疑在耳,貍玉刻成蹄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和韓持國京師雪
- 盤冰賜近臣,絡繹中使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中伏日永叔遺冰
- 檐冰垂若綆,雪片大于鷗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月波樓詠懷
- 春冰薄薄壓枝柯,分與清香是月娥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后土廟瓊花詩
- 藏冰方北陸,解凍未東風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窮冬吟
- 長冰塹不流。 -- 出自南北·徐陵·出自薊北門行
- 待冰雪叢中看奇姿,乍一笑能回,上林冬暖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洞仙歌·年年青眼
- 斲冰無處用蘭拽,芙容木末安能攀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復用前韻答魯直并呈明略
- 飲冰嚙雪傅延年,要比蟾宮桂子妍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月下對白菊
- 春冰初泮,長川洶涌,桃花碧漲波瀾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望海潮·春冰初泮
- 泉冰聲更咽,陰火焰偏青。 -- 出自唐·竇庠·夜行古戰場
- 凝冰結重磵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·苦寒行
- 履冰豈惡寒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·君子行
- 寒冰結沖波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·從軍行
- 豐冰憑川結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·梁甫吟
- 溪冰寒棹響,巖雪夜窗明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題杜居士
- 澗冰妨鹿飲,山雪阻僧歸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山中冬夜
- 河冰天際白,岳雪眼前明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送鄭侍御赴汴州辟命
- 川冰生積雪,野火出枯桑。 -- 出自唐·崔曙·早發交崖山還太室作
- 河冰一夜合,虜騎入靈州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聞北虜入靈州二首
- 淵冰厚三尺,素雪覆千里。 -- 出自南北·南朝民歌·子夜四時歌
- 嚼冰論世事,怒頰赤已浮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見雪明日與祝山人游東湖僧寺訪陳巨中教授留
- 鏤冰剪水更鮮明,說道真奇絕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好事近·萬瓦雪花浮
- 清冰隔斷塵埃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清平樂·暗香千樹
- 喜冰雪相看,此君欲語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臺城路/齊天樂
- 檐冰雨沍苔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南樓令/唐多令
- 趁冰玉光中,排云萬里,秋艇載詩去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摸魚子·溯空明
- 曳冰簪霧帶,古色生春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國香
- 頒冰無下位,裁扇有高名。 -- 出自唐·包佶·同李吏部伏日口號,呈元庶子、路中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