冰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冰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坐久令人忘慍喜,古今碧澗落寒冰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題鄭好古松圖和趙國興韻
- 梅黃詩句可爭能,素操兼看冷似冰。 -- 出自宋·陳章·答王存敬見贈
- 桃李花陰流似水,圖書滋味冷如冰。 -- 出自宋·崔覲·興元
- 云吐前峰疑霈雨,泉飛別澗旋凝冰。 -- 出自宋·刁約·過溪口廣慈院
- 不須有客問張恁,且要無人覓庾冰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孚舟亭新成賦十絕
- 近來衰老嗟何似,怕啖杭州六月冰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思家五首
- 高安僧寶姚圓至,鹽水誰其成醬冰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吳僧魁一山十絕
- 霜天鐘鼓趣晨興,老我無氈腳似冰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曉思
- 畫船處處歌春雪,廈屋遙遙貯臘冰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乙巳三月十五日監(jiān)察御史王東溪節(jié)宿戒方回萬
- 一紀(jì)錢塘去未能,寒梅涼菊暑天冰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留錢塘十二年
- 門前車馬熱如火,兀坐相對森寒冰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題暢上人文溪別業(yè)詩
- 中原赤氣已龍興,豈必橋江罪若冰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南唐
- 三十七日晝夜雨,中間一雪終無冰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人日立春記苦雨無冰
- 長吏于民無弋矰,如寒與裘暑與冰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呈趙左丞
- 村沽太薄全如水,凍面微溫尚帶冰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永樂沽酒
- 丹灶幾千年尚火,泉崖五六月猶冰。 -- 出自宋·方月澗·游黃山留題
- 岸巾已得杯中趣,橫吹如從天外冰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吏隱亭會集
- 鏡樣湖光照眼明,無風(fēng)無浪水如冰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相嚴(yán)寺僧樓
- 世人聾瞶喚弗應(yīng),執(zhí)熱為火寒為冰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說禪一首簡劉韶美
- 一朝索得乾坤蘊,豈但潛龍及履冰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讀易一首簡劉韶美
- 故與紅顏如美玉,尚余清影似寒冰。 -- 出自宋·胡長卿·和經(jīng)略煥章朱公千葉白梅詩
- 寒生雁背天將雪,冷入魚腮水欲冰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江景
- 白頭白項翅鋪銀,入手觀來卻似冰。 -- 出自宋·賈似道·淡白
- 白頭白項翅如銀,上手觀來一似冰。 -- 出自宋·賈似道·論真白色
- 適意浮沉多野果,熱中咀嚼喜清冰。 -- 出自宋·李復(fù)·再和叔弼暑飲
- 驚浪一溪噴飛雪,陰檐五月垂堅冰。 -- 出自宋·李復(fù)·寒泉亭
- 玉鱠堆盤魚勝雪,綠荷傾飲酒凝冰。 -- 出自宋·李復(fù)·和成李
- 金烏不轉(zhuǎn)銅壺箭,碧碗時分玉井冰。 -- 出自宋·李復(fù)·潞守歐陽叔弼召登鼎軒暑飲
- 君不見錦帳咋地石季倫,又不見冰澌渡河劉文叔。 -- 出自宋·李復(fù)·戲謝漕食豆粥
- 秋崖一夕卷炎蒸,那更揮斤為斲冰。 -- 出自宋·林光朝·前歲過真陽初識子欽今道出曲江不忍遽分手偶
- 山寒雨點半成雪,石冷泉流旋作冰。 -- 出自宋·林一龍·夜坐吟
- 迎春寒色愈嚴(yán)凝,小閣爐殘冷欲冰。 -- 出自宋·劉應(yīng)時·雪夜二首
- 流水涓涓止水停,要令漱玉結(jié)憎冰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鑒止堂
- 萬丈寒潭徹底清,霜天午夜欲生冰。 -- 出自宋·釋明辯·頌古三十二首
- 霏霏梅雨灑危層,五月山房冷似冰。 -- 出自宋·釋普濟(jì)·偈頌六十五首
- 隔岸紅塵忙似火,當(dāng)軒青嶂冷如冰。 -- 出自宋·釋乾康·詩一首
- 江南春水荻芽青,江北春風(fēng)魚上冰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江南
- 堪笑靈山兒戲劇,聚頭爭看蠟人冰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東東魏國之云仍,一清不減玉壺冰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韓東山遠(yuǎn)訪於西岑寄
- 日照松頭凍雪崩,又聞烘拆小池冰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雪晴
- 陰崖老樹春無葉,古竇寒泉夏作冰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由樵徑登北高峰遂至韜光庵
- 高山蔽日寒多霧,淺瀨通潮夜不冰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送人歸金華
- 蕩蕩空山草木青,枝禽飛下菜池冰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閑居
- 昊楚經(jīng)年殺氣凝,艱難國步涉春冰。 -- 出自宋·釋行?!ぜo(jì)感
- 數(shù)峰奇石翠層層,一片沙泉夜作冰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冷泉冬夜
- 搖頭只許無心得,入水元來不動冰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證道歌·證道歌
- 披毛戴角冰和水,削發(fā)披衣水合冰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古九十八首
- 三祗一念湯消雪,萬行須臾火爍冰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大圓智鏡
- 山河石壁三春霧,空色全彰六月冰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大圓智鏡
- 冰。 -- 出自宋·釋永頤·牽?;?/a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