冠在第9個字的詩句
冠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今日相從非偶耳,掛冠淮浙好尋盟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富公權宗丞十站
- 曾隨驍將遠追奔,勇冠諸軍繼虎賁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給散告帖
- 生怕紅塵,一點污儒冠。 -- 出自金·段成己·江城子 季春五日,有感而作,歌以自適
- 西風曉入貂裘,恨儒冠誤我,卻羨兜鍪。 -- 出自金·折元禮·望海潮·地雄河岳
- 道人鐵笛已在手,鐵冠八柱凌喬嵩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冶師行
- 海道東歸閑未得,法冠重戴發如銀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送貢尚書入閩
- 客來休怪頭不冠,巾冠豈為我輩設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題陶淵明漉酒圖
- 笑悠悠、造物戲人哉,冠纓絕。 -- 出自元·姚燧·滿江紅 送張子正廣西宣慰司都事
- 道士忻迎捧林果,儒冠遠迓挈壺漿。 -- 出自元·耶律楚材·贈五臺長老
- 白屋千家同慘淡,黃冠一老自婆娑。 -- 出自明·王世貞·癸未元日過敬美小酌試筆
- 鸞車翠旌颯如雨,星冠玉衣姣猶女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汨羅潭吊屈原
- 好把身心清凈處,角冠霞帔事希夷。 -- 出自唐·徐氏·題金華宮
- 賢哉只二疏,東門掛冠去。 -- 出自唐·王貞白·洛陽道
- 永懷宛洛游,曾是彈冠望。 -- 出自唐·趙冬曦·酬燕公出湖見寄
- 直繩備豪右,正色清冠蓋。 -- 出自唐·蔣冽·臺中書懷
- 已于人事少,多被掛冠留。 -- 出自唐·秦系·山中崔大夫有書相問(一作崔大夫有書問余山
- 不學庸庸自持者,高冠空食上農夫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依韻和正老自嘆之什二首
- 平生獨慕霍嫖姚,弱冠功名喜自邀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哭曾四丈供備
- 邇來拜東臺,巖穴彈冠喜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同子瞻送子敦赴河北都運次韻
- 看取星星種種、坐儒冠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虞美人·從來強作游秦計
- 古井猶窺光燦燦,儒冠不道鬢垂垂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題沙泉鵲梨古柳
- 渠觀有旁招,子行當冠軍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徐秀才十首
- 阮舍尤須辨南北,杜冠可無分小大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寄鄭良佐
- 仰攀高節處,豫約掛冠來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光祿朱卿挽詞十首
- 會當借巖谷,投老寄冠屨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鹿門寺
- 仗節氣蓋世,橫矟勇冠軍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關侯廟
- 想昔居此地,笑傲輕冠纓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盧巖
- 阮舍尤須辦南北,杜冠可無分小大。 -- 出自宋·阮閱·寄鄭良佐
- 供書小吏腕幾脫,免冠毛潁仍禿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西軒雜言
- 死節不知師李固,溺冠惟解法高皇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自西懸趨南鄭道中雜詠三首
- 天目洞霄期過處,星冠應不冒風塵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妙應大師往錢塘欲予贈行
- 臨歧祖帳,綺羅環列,冠蓋云叢。 -- 出自宋·李邴·玉蝴蝶·壯歲分符方面
- 下吏聞此言,喜躍倒冠綬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代上傅帥十二月二十三日生辰
- 杖藜相與行,童稚離冠屨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秋居雜詠十首
- 殷勤南郭綦,邀我速冠屨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與羅邵諸公同游陳氏園分江頭千樹人欲暗得樹
- 人言百花睡未起,獨冠群芳差可喜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寒梅上李舍人
- 或飲東入海,披發謝冠巾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再和
- 嫩葉森槍,輕塵飛雪,冠中州雙井。 -- 出自宋·楊無咎·醉蓬萊·見禾山凝秀
- 持炬接迎我,村醉欹冠巾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山居雜詩九十首
- 遲遲覽衿帶,櫛沐正冠屨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清晨謠
- 伏節舊聞英概偉,掛冠惜與壯心違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和鄭康道二首
- 晚歲歸心豈易收,掛冠已去復淹留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再乞休致未遂得二詩呈之奇鄉友
- 蘇秦天下辯,所失戀冠裳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反招隱
- 明朝稱賀明光宮,高冠長劍千官入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和鄭康道喜雪
- 埋玉腰間覓性宗,儒冠謀道有誰同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再和
- 脫屣紅塵誰肯辦,掛冠黑發世應無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和路樞四首
- 攬轡丹青久更恬,掛冠高處靜尤厭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和孫奇父
- 功臣彯甲奉朝請,貂冠峨峨來異王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次韻陳庭藻赴天申燕詩二首
- 青霞儻見分,誰能束冠裳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次韻李粹伯登鎮江粹廳覽亭
- 英姿雅望,凜凜玉立冠中都。 -- 出自宋·毛并·水調歌頭·漢代李元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