冠在第9個字的詩句
冠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徒把金戈挽落暉,南冠無奈北風吹。 -- 出自元·虞集·挽文丞相
- 流血涂野草,豺狼盡冠纓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 其十九
- 繡衣柱史何昂藏,鐵冠白筆橫秋霜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潘侍御論錢少陽
- 北闕圣人歌太康,南冠君子竄遐荒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流夜郎聞酺不預
- 抱劍辭高堂,將投崔冠軍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張秀才從軍
- 客來淡無有,灑掃涼冠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雨中過舒教授
- 君看頭與足,本自安冠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書焦山綸長老壁
- 但當謝客對妻子,倒冠落佩従嘲罵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
- 質非文是終難久,脫冠還作扶犁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又一首答二猶子與王郎見和
- 雪霜侵鬢發,塵土污冠袂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戴道士得四字代作
- 嗟我本何人,麋鹿強冠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潞公超然臺次韻
- 超然已了一大事,持冠而去真秋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趙閱道高齋
- 我是江南舊游客,掛冠知有老蕭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泗州南山監倉蕭淵東軒二首
- 何時神武門,相約掛冠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袁公濟和劉景文登介亭詩復次韻答之
- 長庚與北斗,錯落綴冠纓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程正輔游碧落洞
- 匡廬先生古君子,掛冠兩紀鬢未蒼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劉道原歸覲南康
- 恭惟皇帝陛下,睿思冠古,浚哲自天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興龍節集英殿宴教坊詞致語口號
- 過之不敢慢,佇立整冠纓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漢水
- 威行烏白蠻,解辮請冠裾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答任師中家漢公(一題:奉和師中丈漢公兄見
- 凄愴郇瑕色,差池弱冠年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哭韋大夫之晉
- 如今憔悴賦招魂,儒冠多誤身!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阮郎歸 耒陽道中為張處父推官賦
- 云髻半偏新睡覺,花冠不整下堂來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長恨歌
- 足傷金距縮,頭搶花冠翻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贖雞
- 世法貴名教,士人重冠婚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朱陳村
- 匹如剃頭僧,豈要巾冠主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祝蒼華 蒼華,發神名。
- 當時遺形骸,竟日忘冠帶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卯時酒
- 南北東西無所羈,掛冠目在勝分司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初致仕后戲酬留守牛相公 并呈分司諸寮友。
- 見逐張征虜,今思霍冠軍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送張判官赴河西
- 自從行卷日,直至掛冠余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書嘆
- 要識放翁真受用,大冠長劍只成癡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嘉定巳巳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
- 世間輸壞衲,切莫勸冠巾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霜月
- 破帽羸驂厭垢氛,掛冠歸伴故溪云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自閔
- 賀公托言師松喬,黃冠徑歸侶漁樵,老馬立仗不自聊,去如鸞鳳沖煙霄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題千秋觀懷賀亭
- 我來故祠竹蕭蕭,黃冠野服傳生綃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題千秋觀懷賀亭
- 曲幾方床娛永日,矮冠高屐駭群兒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山居戲題
- 平明亟不榻,亦未暇冠幘,檢校案上書,狼藉鼠嚙跡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鼠敗書
- 洛叟經名世,張侯勇冠軍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涪州道中
- 破屋頹垣吾已矣,大冠長劍汝為誰?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初秋自述
- 皂纛黃旗都護府,峨冠長劍大明宮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冬夜月下作
- 燈火青熒古屋深,掛冠境界已駸駸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病中偶書
- 但愁門有客,流汗強冠巾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四月二十九日作
- 翠木蕭森高蔽日,黃冠貧窶自畦蔬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宿黃僊觀兵火焚蕩之余惟一殿突兀猶在黃僊蓋
- 六十年非心自了,掛冠猶足補東隅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戊申元日
- 君看丈夫得意時,大冠如箕印如斗;一朝棄去豈復論,衣破何妨露雙肘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兩日意殊不懌作短歌自遣
- 兜鍪竟何成,豈獨儒冠誤?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夜感舊十二韻
- 總角回思如昨日,掛冠過限已三年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歲暮獨酌感懷
- 堂上君王凜八尺,大冠如箕熊豹顏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項王祠
- 笙簫震河漢,錦繡爛冠幘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子思兄參惠州軍
- 初登張公門,公子始冠幘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仲明父至宿明日遂行
- 儒服早紆丞相紱,戎冠再插侍中貂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文元賈公挽辭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