冠在第7個字的詩句
冠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忽此四十載,弱冠來京華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斷河酒樓得花字落字二首
- 腐儒休致懶彈冠,樓倚新秋午夜闌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連夜書
- 徜徉沂水上,童冠七或五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題云屋趙資敬啟蒙亭風雩亭二首
- 五十四年前弱冠,設盆猶憶唱閩詞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三月八日百五節林敬輿攜酒約盛元仁戴帥初方
- 繄是丹青,間以冠髽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錦織回文圖
- 上丁祭孔廟,儒冠列如堵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春寒紀異
- 借服初金佩,峨冠尚黑頭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七月十日有感
- 神劍干將出,高冠獬豸昂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喜寓軒張夢符侍郎下訪
- 本非高蹈掛朝冠,自是危途舉足難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五月十一日生朝三首
- 折桂陪英彥,彈冠接寀寮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贈朱令中泮宮二首
- 膽怯何由戴鐵冠,只緣昭代獎孤寒。 -- 出自宋·龔穎·次韻贈西謂之
- 廊廟皆知己,彈冠意氣生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送贊可參議赴臨安粹三首
- 儒冠不戴戴星冠,人生榮華作夢看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送慈州茅主簿入道
- 客路遠千里,儒冠誤一生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次韻書懷
- 見說當年魯女冠,長年向此鉺金丹。 -- 出自宋·黃甲·魯女觀
- 聳父吳兒笑,儒冠武弁輕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還自豫章寄謝胡師承公
- 入壘畏膝行,免冠謝頭禿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次四兄韻答許下諸公
- 為山貴覆簣,彈冠重初沐。 -- 出自宋·郟亶·太倉隆福寺創觀音院以詩百韻寄妙觀大師且呈
- 解榻徐生入,彈冠貢子知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留別范元長二十八韻
- 執板手有痕,脫冠頂無發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出承天院候客
- 釋子相延暫解冠,一宵清話到更蘭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清話堂詩
- 短發蓬蓬戴小冠,客來歡喜愛供看。 -- 出自宋·林昉·贈張高士
- 野服從相笑,塵冠未許彈。 -- 出自明·劉師邵·寄虞衡王郎中
- 將貂續狗尾,以冠如沐猴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贈柯山夏梅月
- 戴芙蓉九華之冠,披云錦五色之裳。 -- 出自宋·毛吾竹·鈞天
- 景全堪作吾鄉冠,還有沈碑客未看。 -- 出自宋·彭德遠·雙溪亭
- 江山一片石,童冠兩三人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春日間游過石所山
- 聞道先生欲掛冠,先生幾日出長安。 -- 出自宋·邵經國·上樓參政
- 誰知吾勝概,名冠甬句東。 -- 出自宋·史彌應·過東吳
- 西風已掛沐猴冠,人語溪聲亦少寬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送隱上人還玉峰二首
- 曲臺峻清秩,峨冠凜奇趣。 -- 出自宋·釋長吉·贈臺倅徐太博
- 朅來林下人,掛冠脫朝綠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再和朱朝奉見寄
- 差池九子森童冠,屢舞交酬且眼前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辛巳自壽
- 北癢青云近,南冠白發流。 -- 出自宋·宋無·寄錢翼之
- 置俎均牢彘,峨冠信沐猴。 -- 出自宋·蘇敖·鴻溝
- 憶昔我年未弱冠,西來觀藝游神皋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送王秀才出京
- 入長天臺班,復冠鰲坡峻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累年告老恩旨未俞詔領祠宮遂還鄉闬燕間無事
- 武夫勿告勞,儒冠須出奇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群盜一首
- 誤稱蘭艷風流冠,且縱桃夭萬一憐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瑞香一首呈韓子平
- 鐵爪玉龍鱗,紅冠不染塵。 -- 出自宋·汪應辰·白雄雞
- 只今頭上半儒冠,誰肯公庭弄舌端。 -- 出自宋·汪應辰·宜春士愿樸而虛蒙珥筆之名每欲為邦人一洗之
- 漉酒巾籠五岳冠,懶攜琴鶴上朝端。 -- 出自宋·王文卿·麻姑壇
- 誤身人道是儒冠,穩稱圓冠我愧難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和張可投詩十首
- 曾攬軺軒一整冠,江西吏膽至今寒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寄徐稚山
- 縱弱不好弄,既冠知惜陰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白發吟
- 待教頭半白,掛冠老山林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白發吟
- 閑披鶴氅紫藤冠,帶得林泉骨相寒。 -- 出自宋·徐集孫·贈黃羽士
- 秋雨初晴后,雞冠早放花。 -- 出自宋·尤山·雞冠花
- 鶉結為衣鷸作冠,采芝何處問商顏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次韻趙子玉書懷
- 今茲固殊特,獨冠江南山。 -- 出自宋·元勛·靈巖